首页 抖音推荐文章正文

加沙大逃亡!以军封锁道路向平民开火,人被当“安全样本”

抖音推荐 2025年10月05日 15:21 1 admin

你可能见过太多关于战争的新闻,但很少有人能像他这样,用六百九十天的饥饿与恐惧,把 “幸存” 两个字写得这么沉重。

在加沙他熬到了最后,却没能和儿子的坟墓好好告别。

加沙大逃亡!以军封锁道路向平民开火,人被当“安全样本”

2023年10月7日后的那几周,以军的炸弹落在拉法他家里时,13岁的儿子当场没了气息,其他孩子带着伤,好几位亲人也永远留在了那片瓦砾里。

你没法想象那种绝望:炸弹炸碎的不只是房子,是一家人吃饭的桌子、孩子写作业的台灯,还有往后所有 “正常生活” 的可能。

之后的日子,他就像被抽走了所有支撑,孩子陆续逃到国外,自己住的公寓炸没了,亲戚家也成了废墟,连个遮风挡雨的地方都找不到。

加沙大逃亡!以军封锁道路向平民开火,人被当“安全样本”

有人说 “等待会有希望”,可在加沙那种地方,等待更像坐以待毙,没吃的,没安全,只能攥着仅剩的一点力气,盼着不知道会不会来的转机。

一年多后,转机真的来了:一份工作许可递到他面前,朋友和相关机构帮着对接荷兰外交部,又跟以色列、约旦反复沟通,最后总算有 13 个加沙人能去荷兰,他是其中一个。

但这过程磨了快两个月,每天都在 “能走” 和 “走不了” 之间悬着,那种焦虑比饿肚子还难受。

加沙大逃亡!以军封锁道路向平民开火,人被当“安全样本”

更让人心里发堵的是以色列的规定:除了身上的衣服和身份证,啥都不能带,充电器、书都不行。

他没抗议,不是不想,是真没什么可带的,儿子生前穿的衣服、玩的玩具,早跟着楼房炸成灰了。

唯一剩下的,就只有一本古兰经和一把梳子,那是他能摸到的、关于儿子最实在的念想。

2025年8月27日出发那天,他只告诉了父亲,跟老人平常一样道别后,才突然反应过来:这可能是最后一次见了。

加沙大逃亡!以军封锁道路向平民开火,人被当“安全样本”

自从儿子上次跟他说话被炸弹打断,连句完整的 “再见” 都没说出口,他就再也不敢奢望 “好好告别” 这种事了,在加沙,离别往往比想象中来得更突然、更残忍。

集合点在代尔拜拉赫,三辆大巴装了一百三十人,有留学生,有要跟家人团聚的,也有像他一样拿了工作签证的。

那天,他们三车人走了,可还有两百万人困在加沙,那地方两年没通电,晚上黑得伸手不见五指,只有无人机的嗡嗡声一直在头顶转,走夜路都得提着心。

加沙大逃亡!以军封锁道路向平民开火,人被当“安全样本”

往南走的路上,眼里的废墟越来越多。

汗尤尼斯整个成了瓦砾堆,拉法更彻底,几乎被从地图上抹掉了。

以军新修了路,可那路不是给老百姓走的,是让坦克、军车开的。

以前总说拉法是 “红线”,不能碰,可各国都闭着嘴不说话,红线早就成了随便踩的泥巴路。

路边的场景更让人难受:成千上万人围着废墟,就为了领 “加沙人道基金会” 的援助箱,这基金会还是美以设的。

加沙大逃亡!以军封锁道路向平民开火,人被当“安全样本”

联合国人权办说,三个月里至少两千人在领援助的时候没了命。

你想啊,那些当爹的得多无奈?一边是肯定会饿死,一边是去领援助可能被炸死,只能闭着眼赌一把。

路上撒着成千袋面粉,还有破了的援助箱,看着就像在嘲笑,你们想要的食物,在这里成了要命的东西。

加沙大逃亡!以军封锁道路向平民开火,人被当“安全样本”

上午九点到了以方叫 “凯雷姆沙洛姆” 的口岸,这是他第一次直接面对以军,整个流程冷冰冰的,全靠摄像头和远处的指令。

阿拉伯工人上车念不能带的东西,然后一个一个核对身份,接着自己走在铁丝网和高墙夹着的通道里,红灯亮了就得停,等扩音器里模糊的阿拉伯语命令。

遇到岔路口他不敢动,怕走错一步就没了命,只能举手问该往哪走,直到听见 “向右” 才敢挪脚。

加沙大逃亡!以军封锁道路向平民开火,人被当“安全样本”

在这儿,人不像 “人”,更像被检查的 “安全样本”。

但他倒觉得,不用直面那些炸了他的城市、杀了他儿子的士兵,反而能轻松一点,他怕自己看见那些人的脸,会忘了他们做过的事。

最后他在持枪的以军面前递上护照,对方扫了一眼,低声说 “完成”,这是他第一次近距离看这些人:他们一边笑着聊天,一边吃东西,跟平常人没两样。

加沙大逃亡!以军封锁道路向平民开火,人被当“安全样本”

可他心里翻江倒海:“一张会笑的脸,怎么就能变成杀人的脸?” 他赶紧移开目光,不敢看太久 ,怕看久了,会忘了这些人手里的枪,曾对准过他的家人。

出了口岸,各国使团的大巴在等着,荷兰代表给他们发签证和吃的,他接过餐食的时候,心里一阵愧疚。

在加沙,孩子们最大的梦想,不过是能吃到一口好久没尝过的东西,比如一块正常的面包,一口热汤。

加沙大逃亡!以军封锁道路向平民开火,人被当“安全样本”

他现在有了自由、安全,还有吃的,可这只是他一个人的幸运,还有那么多人在加沙饿着肚子、躲着炸弹。

大巴穿过 1948 年被占的土地,绕开西岸,往奈格夫和死海方向开,他隔着窗户看外面,大片大片的空地,只有零星几个村子。

这时候他想起巴勒斯坦学者阿布西塔说的:当年难民被赶走后,他们的土地百分之八十以上都空着,要么就没几个人住。

加沙大逃亡!以军封锁道路向平民开火,人被当“安全样本”

其实不是没地方、没资源,是有人太贪心,抱着 “殖民至上” 的想法,非要把别人的家占了,五个小时后到了巴勒斯坦 — 约旦桥,约旦的安保跟以军一起查名单。

换了约旦的大巴后,他看见司机跟一个女以兵熟络地打招呼,这在加沙根本不敢想,那边的人见了以军,躲都躲不及。

进了约旦,光检查护照就用了五个小时,到半夜才完,约旦那边明显想让他们赶紧走。

加沙大逃亡!以军封锁道路向平民开火,人被当“安全样本”

其实约旦和埃及嘴上说反对把人赶走,可实际做的,更多是把边界守紧,不让加沙人进来,而不是去阻止以色列的轰炸。

在约旦,他终于能给家人打电话报平安,10岁的女儿巴图尔在电话里笑着,声音里的开心藏都藏不住;在埃及的姐姐听他说话声音虚,当场就哭了。

拉法被占了之后,他就再也没去过,有人说墓地被铲平了,可没人能证实,一想到那些没了的遗物,还有找不到的坟墓,眼泪就忍不住往下掉。

加沙大逃亡!以军封锁道路向平民开火,人被当“安全样本”

在加沙的时候,他没工夫哭,要忙着找吃的、躲炸弹,现在终于能哭了,可眼泪里全是说不出来的疼。

其实我们总说 “幸存者是幸运的”,可对他来说,这份幸运带着太多沉重,他走出来了,可儿子的坟墓还在废墟里,两百万人还在加沙等着希望。

他带着那本古兰经和梳子,不是为了自己,是想让更多人知道:加沙不是新闻里的一个地名,是有孩子在饿肚子、有父母在找亲人的地方,是还有人在盼着 “能好好活着” 的地方。

发表评论

德业号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24 德业号.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