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6月9日,一名身穿囚服的男子被押下车。他的名字叫宋永佳,外号“乔四”,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影响最大的黑帮头目。此前他犯下的暴力犯罪、强奸、绑架、...
2025-09-09 0
说起来,世上最扎心的骂人话,不一定是刀枪剑戟那么明显。最难熬的,反倒是那些明知道你求生不得已,还要冷嘲热讽、落井下石的闲言碎语。有些人,哪怕为了一口饭豁出去命,即便救了全家、顶着晦气熬到天亮,也能被人戳着脊梁骨骂一辈子。1906年,安徽饥荒闹得天昏地暗,隔村有“李三丫”,就是被骂得最狠的那个。她全家差点饿死,最后一道命门,是她自己硬着头皮干的——可讲到嘴上,谁都不带一点夸她,只剩一句“丢人”。
咱们得把日子拉回去,那年月真不是现在坐办公室喝奶茶能琢磨出来的。按当时的说法,村里老孙头家里五口有四口已经没了,连牛棚里的草都啃光,剩下半截木梁上还挂着几撮鸡毛——就这么惨。李三丫的男人卧床不起,两个孩子浑身发青,逢上这天,能吃上一口稏米已经算产地奇闻了。她就拿着竹篮到处翻垃圾堆,捡点烂洋葱,刮树皮,甚至屋后的蟋蟀都不放过。最后实在混不下去,把一直舍不得剪的头发剃了,拧成一把去城里找换价钱——那种窘境,是真正的“你要脸还是要命”。
这天城里歪打正着来了几个南洋商人,正好碰上灾情,拿着一台新式相机,说谁肯拍张照片,就给几斤稻谷。李三丫当时站在集市口,脸色煞白,瞧见娃娃们蹲在墙角捂着肚皮哭。她那瞬间,其实心里不是不犹豫的。旁边那老大娘悄悄拉了她一下:“拍了,回头让人议论死。”但她盯着家里头的几个骨瘦嶙峋的娃,几乎没想太多,手一抖就答应了——一瞬间被人围起来看热闹,各种羡慕、嫌弃、瞧不起混着砸过来。但那几袋米,真是救命的粮。全家能熬过荒年,最后是她顶着“不要脸”的名头换来的。
可哪儿想到,她刚回村,背后骂声连着打雷似的。什么“见不得人”、什么“丢乡丑”。明明命是她救的,结果却被骂成“败家娘们”。连自家孩子都不敢去马路边跟人玩,怕“那谁家是不要脸的”。这事儿,哪个年代仔细想想,真叫荒唐又扎心。咱们平常嘴上说“要脸”,可等饿得你连鞋底都啃了,还要拿啥顶着脸过日子?有时候,一个命跟一张脸,真的只能选一个。
再说被拿出来“议论”,可不是一时半刻能过去。后来外头那些南洋人还真把照片寄回自家,印到广州的报纸上,结果消息传出去,好些有钱人真把粮食源源送来。周边县城、外省甚至上海码头都搭上了支援队,一箱箱米面流进了饥荒地带。说白了,李三丫这回“出丑”,救下的远远不止自家那些人。可村里人依然嘴硬,嚷嚷说“要是真有骨气,早饿死在家里”。这话听起来,是不是感觉有点似曾相识?你仔细品品,现在朋友圈里谁贴求救、谁做公益,不也是被一些人冷嘲热讽,“摆拍”“作秀”随口就来。人前是清高、体面,私底下在家掏兜没粮,还真比谁都怕死。
咱们扯远点,安徽那一年的灾情,比《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还要煎熬。全村能活下来没几个,全靠几家拼命跳出来认“低人一等”,才保住了一点福气。有一回,村东的王二婶把自家纸灯笼拆了,拿去换两个白薯,回来的路上全村都知道了,结果她在家窝了半年不敢出门。可后来谁问起灾年熬过来的故事,王二婶却活得老长,别人都没影了。说白了,那些被骂得最凶的,总是活下来的。所谓“高尚”“要脸面”的,大多只剩下在碑文里的名字。真实生活,就是这么黑白分明——谁能嘴硬到“饿死也不求活”,还真得有点技术含量。
换句话说,“底线”在哪?外人说你没底线,不过是站在安全地带起哄。李三丫还活得明白:有活命的底线,就是最大的底线。真有人饿死在田埂上,也没人会跳出来给他刻碑歌功颂德。你看那些村镇里最喜欢讲“祖宗规矩”的,灾过几十年,谁还记得当初谁“丢脸”?纪念馆修起来,照片掛在正中间,那些骂她的乡邻早没了人影。李三丫到晚年,最宝贝的,就是那张褪色的照片。聊天她还开玩笑:“我不是不怕脸丢,其实那天是最有骨气的。”听得人都愣了,细思可真有味道。
到头想想,活下来是一种本事。能在众口铄金里不怕指点,才是真正的勇敢。那些装腔作势、拿道德当武器的人,嘴巴动得快,碰上难处一样也会低头。咱们网上的风气不是也这样吗?别人求助就批评“博眼球”,换个角度说,有人帮忙就有生命活下去。这叫“华丽批判”,可这批判除了自己爽一把,真没解决过谁的问题。
人都是有软肋的。李三丫敢为了孩子放下一切,扛着骂名活下来。这样的人不是“没脸”,是敢直面绝望——这比那些藏在舒适区瞎嚷嚷的,哪个更靠得住?灾难面前,规矩没那么值钱。嘴硬能撑一天,肚子里没东西,全是虚的。谁能保证自己遇到那种天灾人祸的时候,还能清高地死去?还不是各自认怂,身边有一口饭就流眼泪。
最后还得说点心里话,有些道理,只有身临其境才懂得。等到哪天换你饿到极限,掉进绝境,脸面和命比起来,哪个都没好意思喊出声。李三丫的照片,后来被挂在纪念馆中央,是给这个世界一点提醒——不要动不动审判别人的活法。救命的那一天,也许就是你最丢脸的一天,但那也是你最硬气的一天。
这事儿,你们觉得呢?活着要不要脸?就算是换了我,逢灾年、饿到骨头响,估计照片早拍了,还得多拍几张。讲起李三丫,她到底是“没底线”,还是“最能扛事”?等你真有了孩子、真怕饿死,估计这种选择喉头一咽就明白了。评论区聊聊,别光看热闹——这样的人物,才是真正进了史书的“英雄”。
相关文章
1991年6月9日,一名身穿囚服的男子被押下车。他的名字叫宋永佳,外号“乔四”,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影响最大的黑帮头目。此前他犯下的暴力犯罪、强奸、绑架、...
2025-09-09 0
人生在世,永远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一个先来。9月8日,越剧圈传来噩耗:49岁的越剧演员孟再平在8月31日离开了人世,即使打了120万的抗癌针也没能留住生...
2025-09-09 0
最近看新闻,总觉得国防部发言人说话方式变了味,以前总绕弯子,现在直来直去,比如海军舰艇在南太平洋转悠,开炮演练,澳新赶紧发警报调整航班。国防部一回应,...
2025-09-09 1
涂经纬的主持之路,有着深厚的成长背景作为铺垫。小时候的她,就展现出了与众不同的活泼劲儿,爱唱爱跳,能说会道,那灵动的模样,任谁见了都会忍不住夸赞几句,...
2025-09-09 0
台海风云再起,短短两天内,澳大利亚对华连出两记阴招,先与日本发表涉台联合声明,公然干涉中国内政;后派军舰强闯台海,起降军机抵近福建沿海,甚至关闭信号、...
2025-09-09 0
说起来,世上最扎心的骂人话,不一定是刀枪剑戟那么明显。最难熬的,反倒是那些明知道你求生不得已,还要冷嘲热讽、落井下石的闲言碎语。有些人,哪怕为了一口饭...
2025-09-09 1
胶东人喝酒时有一句土话:酒再烈,也醉得了今天,救不了昨天。 把这句话搁在滕景禄身上,格外刺心——老滕这辈子就像一口缸,前半段用来装米,后半段被倒进污...
2025-09-09 1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的结尾,8万羽和平鸽在天安门广场放飞,象征着中国的和平力量,也寄托着中国人民对和平与繁荣的追求和...
2025-09-09 1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