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初春,海南岛上的那些清晨并不平静。不是天气,也不是民心,而是岛上政务的故事。风吹过椰林,带着土地上的消息传播得极快。谁也没想到,38年里,海...
2025-07-14 0
如果你正在等7月14日特朗普的“重大讲话”,现在可以先了解下他最近在盘算什么。
这一次,不是为了什么贸易逆差,也不是为了半导体,而是俄罗斯的石油。
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对外释放信号,称他将在14日发表一项与俄罗斯有关的“重大声明”。
他没明说具体内容,但华盛顿已经开始躁动。
国会参议员格雷厄姆先替他放出了一条风声:打算对从俄罗斯购买能源的国家征收高达500%的关税。
这不是空穴来风,而是一项被称为“格雷厄姆法案”的真实提案。
美国参议员格雷厄姆
法案核心内容是,如果某国从俄罗斯购买石油或天然气,同时又没有向乌克兰提供援助,那它在美国市场上销售的商品就得被加征500%的关税。
直接点名的国家是中国和印度。
因为这两个国家是当前全球范围内购买俄罗斯能源最多的国家。
而美国,对俄罗斯正在打持久战。乌克兰局势迟迟无法收场,华盛顿开始焦虑。
过去三年,欧美主导的对俄制裁并未阻止俄罗斯的军费来源。
反而是中印等国持续进口俄油,令莫斯科财政得以稳定。于是,特朗普团队现在打算动用关税这一手段来“堵漏洞”。
不过,这一操作的目标远不止于俄罗斯。
它不只是要切断俄罗斯的石油出口收入,更是在悄悄推动一场能源格局的大洗牌。
十年前,美国还在大量进口石油。但随着页岩油技术的发展,美国变成了世界上最大的能源生产国之一。
产能有了,可是市场份额并不高。中东有欧佩克把持,亚洲有俄罗斯稳固地盘,欧洲虽然跟美靠得近,可也离不开俄罗斯的天然气管道。
特朗普政府意识到,仅靠商业竞争打不下来全球能源市场。必须通过政治手段来改变现有格局。
如果能够逼迫中印停止购买俄油,那美国的出口空间就自然打开了。
这也是格雷厄姆法案的隐性逻辑。
不过,道理归道理,执行起来却没那么容易。
首先,对印度来说,这法案很难消化。自2022年俄乌冲突爆发以来,印度从俄罗斯进口石油的量大幅增长。
这些石油不仅满足本国消费,还有一部分经过简单炼化后再出口。通过这种“中转贸易”,印度从俄油中获得了可观的经济利益。
长期以来,美国对此保持“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态度。
原因很简单,印太战略离不开印度。
可现在特朗普突然要加征500%的惩罚性关税,等于是推翻了此前所有的默契。
就在这两天,特朗普政府才刚与印度达成一项临时关税协议。该协议规定,印度出口到美国的商品关税不超过20%。
要是真的打算对印度加税五倍,那还谈什么协议。
从这点来看,格雷厄姆法案虽然提出了,但落实可能性并不那么高。
但这并不意味着它没用。它或许正是特朗普用来制造外交筹码的一种方式。
至于中国,这个问题就更复杂了。
一方面,中国是俄罗斯最重要的能源买家,尤其是在天然气和原油领域。另一方面,中美当前正试图维持某种缓和。
近日,中美外长在马来西亚吉隆坡东盟外长会议期间举行了一次会谈。
中美外长在吉隆坡举行会晤
会谈过程虽简短,但双方称其“具有建设性”。
外界普遍解读为,这是为9月可能举行的中美元首峰会在“铺路”。
与此同时,中国开始加快对稀土出口的审批,美国则逐步放松对中国高端制造的一些技术限制。
这种互动意味着,两国虽然矛盾还在,但双方都在试图维持关系不进一步恶化。
此时如果特朗普真对中国商品加税500%,那中美元首会面恐怕就得泡汤了。
若法案真落地,不只是中印受影响,全球能源市场都会剧烈震荡。
尤其是是油价。
现在的油价已经不低了,如果中印大幅减少俄油采购,市场供应就会紧张。
即便其他产油国短期内增产,也很难填补空缺。油价一旦突破100美元一桶,美国自己也扛不住。因为高油价会传导到各个领域,推高物价,加剧通胀。
而通胀,是任何一届美国政府都不想碰的烫手山芋。
更何况,2026年就是美国大选年。特朗普如果想继续维持经济稳定,就必须考虑油价带来的连锁反应。
此外,还有一个被低估的影响,就是“去美元化”。长时间以来,美国利用美元作为国际结算工具,对外实施金融制裁。
但近几年,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尝试用本币进行结算,尤其是在能源领域。
比如,中国和俄罗斯已经在部分油气交易中使用人民币和卢布。伊朗、阿联酋、土耳其也在做类似尝试。
如果美国滥用二级制裁,对多国同时加压,只会加快这种趋势。而一旦美元在全球能源结算中的主导地位受损,那美国的全球金融影响力也会跟着削弱。
这不是夸张,是逐步发生的事实。
特朗普是否清楚这些风险?应该是清楚的。
所以才迟迟没有宣布下一步动作,只是不停释放信息制造不确定性。
如果对俄罗斯石油的打压过猛,可能引发连锁反应。俄罗斯当然会继续寻找替代市场。
中国、印度、甚至一些中东国家,也可能加快绕开美元的节奏。
与此同时,美国盟友如欧盟成员国,也可能因能源成本上升而出现内部分歧。
更何况,美国国内也会面临一场“买单”的风暴,毕竟500%的关税可不是小事。
一旦法案启动,不仅消费者要承受高物价,出口企业也可能面临反制。
而最尴尬的,是它可能打断中美正在筹备的9月峰会。
这场峰会原本被视为稳定全球经济和地缘政治的关键机会。
眼下,一项法案就可能让本已艰难的对话功亏一篑,牵动的远不只是中美,还包括整个全球产业链和市场情绪。
表面上是制裁俄罗斯,实则格雷厄姆法案已成一把搅动世界经济的利刃。
相关文章
1951年初春,海南岛上的那些清晨并不平静。不是天气,也不是民心,而是岛上政务的故事。风吹过椰林,带着土地上的消息传播得极快。谁也没想到,38年里,海...
2025-07-14 0
据界面新闻报道,泰国前总理他信近日首次在公开场合谈及其女佩通坦与柬埔寨前首相洪森的“通话录音门”事件,并表达了失望和愤怒。他信在接受泰国民族电视台直播...
2025-07-14 0
中国为南海问题一锤定音,东盟其他国家已经看清大势,菲律宾再不回头,只有成为美国“牺牲品”这一个下场。王毅外长参加东亚合作系列外长会期间,中国与东盟国家...
2025-07-14 1
如果你正在等7月14日特朗普的“重大讲话”,现在可以先了解下他最近在盘算什么。这一次,不是为了什么贸易逆差,也不是为了半导体,而是俄罗斯的石油。中印买...
2025-07-14 1
近日,游客在重庆洪崖洞遭遇违规揽客事件引发众多网友关注。7月13日晚,当事人朱先生在网络平台发表视频,他说:“虽然经历这次不愉快的旅程,但是我依然坚信...
2025-07-14 0
泰国当局早先一直在力促关于泰国境内赌场合法化的《娱乐场所法》草案,但就在本月8日,这项法案彻底告吹了。这项草案本来计划是在本月9日通过并实施的,但受多...
2025-07-14 1
封面新闻记者 马嘉豪 黄晓庆 实习生 张彤睿7月12日,封面新闻报道了重庆洪崖洞一商户在景区强行揽客拍照,并与游客发生冲突的事件。13日上午,重庆市渝...
2025-07-14 0
一波未平,一波再起。眼下,伊以冲突虽然已经停火,但中东的紧张局势仍在持续升级,尤其是美国正打算就核谈判一事向伊朗施压,而以色列则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准...
2025-07-14 0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