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抖音推荐文章正文

突报!美联储主席鲍威尔,传来重磅!

抖音推荐 2025年07月13日 02:30 1 cc

7月11日,美国联邦住房金融局局长兼房利美和房地美董事会主席比尔·普尔特突然发表声明,称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考虑辞职“将是对美国的正确决定”。 美联储发言人对此拒绝置评,但这一罕见的公开喊话立即震动金融市场。

突报!美联储主席鲍威尔,传来重磅!

就在两天前,特朗普还在公开场合指责当前利率“至少高了3个百分点”,让美国每年多付出3600亿美元再融资成本,并宣称“不存在通胀”,企业“正涌入美国”,敦促美联储立即降息。

特朗普对鲍威尔的不满早已是公开的秘密,但近期攻势明显升级。本月,特朗普加大了对鲍威尔的批评力度,不仅呼吁其辞职,更明确表示将提名想要降息的人担任美联储主席。

突报!美联储主席鲍威尔,传来重磅!

白宫国家经济委员会主任凯文·哈塞特也加入战局,批评美联储“落后于形势”,未能与其他央行同步调整利率。 这些言论与特朗普的降息呼声形成政策合围。

更值得关注的是,特朗普团队正在筹划制度性干预。据报道,特朗普正考虑在鲍威尔任期结束前任命“影子主席”,通过政治压力迫使美联储提前降息。

这一非常规操作引发市场对美联储独立性的深度忧虑。债券巨头品浩环球固定收益警告,此举可能导致货币政策信号混乱,甚至扰乱市场预期。

突报!美联储主席鲍威尔,传来重磅!

即使鲍威尔迫于压力辞职,特朗普的降息目标也未必能快速实现。美联储的决策机制决定了主席仅拥有12票中的1票,调整利率需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多数成员支持。

当前FOMC内部对降息存在显著分歧。6月会议纪要显示,虽然多数官员认为今年可能需要降息,但具体路径存在三派观点:多数支持年底前适度降息,部分反对年内任何降息,仅少数支持7月立即行动。

纽约大学经济学家Mark Gertler强调:“新任主席必须用合理的降息理由赢得同事支持。他不能叫来海军陆战队采取强制行动。” 这种集体决策机制成为抵御政治干预的重要屏障。

更复杂的是,特朗普重塑美联储理事会的机会有限。七名理事任期交错,多数民主党任命理事将任职至2030年代,形成制度性制衡。

普尔特作为房利美和房地美董事会主席,其逼宫言论与房地产市场的压力密切相关。特朗普政府近期重启两房私有化计划,推动房利美和房地美结束政府托管状态。

这一政策变化引发市场担忧。专家警告,私有化可能推高抵押贷款利率0.5个百分点以上,增加购房者负担。最新数据显示,美国4月成屋销售环比下降0.5%,年化销售总数400万套,创2009年以来最差4月表现。

房利美最新财报显示,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净收入达71亿美元,连续第29个季度盈利。但其预测2025年抵押贷款利率平均为6.5%,这一水平仍将抑制购房需求。

普尔特作为两房掌门人,其施压鲍威尔的举动,可能反映房地产金融界对高利率环境持续的不满。降低利率可缓解住房市场压力,为两房私有化创造更有利条件。

当前这场围绕美联储领导权的斗争,已超越个人去留,上升为对美国央行百年独立传统的挑战。自上世纪50年代摆脱财政部控制以来,美联储一直小心翼翼地维护政策独立性。

特朗普的“影子主席”设想直接冲击这一传统。哥伦比亚大学法学院副教授莱夫·梅南警告:“对候选人而言,提前被提名并被期望担任美联储‘影子主席’绝非好事,结局可能是糟糕的。”

德意志银行证券美国高级经济学家布雷特·瑞恩指出:“归根结底,这是委员会的决定,不论下一任美联储主席是谁,都必须构建协商一致。” 这一观点揭示了美联储决策机制的核心——集体领导制对个人权威的制度约束。

突报!美联储主席鲍威尔,传来重磅!

市场反应已显现担忧。4月21日,美国股市在交易量清淡的情况下大幅下挫,道琼斯指数下跌653点,显示领导层不确定性正加剧市场波动。

在多重压力下,鲍威尔的去留成为市场焦点。他的主席任期至2026年5月,但作为理事的任期将持续至2028年。鲍威尔已坚称不会提前辞职。

若鲍威尔最终离任,产生市场影响为,短期利率预期波动加剧,抵押贷款利率不降反升,以及美联储信誉折损导致的长期风险溢价上升。

突报!美联储主席鲍威尔,传来重磅!

目前市场预计美联储年内将降息约50个基点,这一预期为短期债券提供支撑,但长期债券风险敞口脆弱性增加。

美联储理事克里斯托弗·沃勒等潜在继任者虽支持降息,但在FOMC中仍属少数派。更换主席无法改变美联储集体决策机制,也不能保证特朗普的大幅降息要求能获得多数委员支持。

突报!美联储主席鲍威尔,传来重磅!

美国房地产市场面临深层挑战。房利美预测2025年抵押贷款利率平均为6.5%,房屋销售量仅490万套。房利美和房地美私有化可能推高抵押贷款利率0.5个百分点以上,让购房者雪上加霜。

普尔特这一声“辞职对美国正确”,表面上指向鲍威尔个人,实则射向美联储百年制度的核心。这场以“正确”为名的逼宫,最终考验的是美国经济治理体系在政治风暴中的定力与智慧。

发表评论

德业号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24 德业号.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