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抖音热门文章正文

大批中国人仍扎堆登机赴日,日媒采访让人不适,游客回答出人意料

抖音热门 2025年11月21日 22:48 1 cc

“越不让去!越要去!”

你以为官方近期发布劝退公告,前往日本旅游的国人就少了吗!其实不然,不少游客依旧不听劝。

近日,多个官方媒体连发声明,提醒中国公民近期避免前往日本,赴日游客考虑退改。大家都以为前往日本的中国会不断减少。

结果日媒拍的画面让人看不懂,羽田、成田机场里,中国游客还在排长队登机。

记者凑上去追问,游客的回答却意外踩中雷区!

大批中国人仍扎堆登机赴日,日媒采访让人不适,游客回答出人意料

“羽田机场的怪现象”

在中国官方提醒发布后,旅游市场的分化态势十分明显。东南亚目的地成为“避风港”,泰国、马来西亚的旅游搜索量直接翻番,部分平台的预订量甚至增长3倍,足见中国游客对安全出行的重视。

但为日本机场依旧能被捕捉到这种怪相!这也引发了 “为何有人执意赴日” 的热议。

大批中国人仍扎堆登机赴日,日媒采访让人不适,游客回答出人意料

游客们给出的核心理由之一是 “机票酒店退不了”,但事实并非如此。

除了航司的免费退改政策,日本多家旅行社、酒店均响应中方提醒,明确表示只要出示官方警示信息,即可办理全额退款,部分温泉酒店甚至推出 “无责取消+未来一年内重订享 8 折” 的优惠。

退改难的背后更多是游客对政策的不了解,某旅游平台数据显示,仅32%的咨询退改用户知晓 “官方提醒可作为全额退款依据”,其余用户要么未主动咨询,要么被部分代理商误导 “特价票不可退”。

甚至在众多辩解的声音中,出现了 “旅游与政治无关” 的声音。

大批中国人仍扎堆登机赴日,日媒采访让人不适,游客回答出人意料

几名男性游客在机场面对镜头直言 “这里很好玩,以后还来”,认为 “政治风波和普通市民没关系”。

但国际关系学者指出,日本社会情绪与政治导向的绑定程度远超想象。此次外交部提醒并非空穴来风,而是基于近期日本的双重风险。

日本首相高市早苗的挑衅言论触碰红线,直接煽动了社会对立情绪,驻日使领馆数据显示,言论发布后一周内,咨询安全问题的中国公民数量暴涨3倍。

大批中国人仍扎堆登机赴日,日媒采访让人不适,游客回答出人意料

再加上日本持续恶化的治安环境,2025年以来针对外国公民的恶性案件频发,且侦破率不足 30%,安全风险已从潜在威胁变为现实隐患。

特意忽视的真实危险

如果说政治风波还存在 “距离感”,那么日本街头频发的恶性案件,则为游客安全敲响了警钟。

在东京秋叶原,两名中国游客因未听懂日语问路,遭到三名当地男子围殴,施暴者手持铁棍直击头部,导致游客颅骨骨折,送医后缝了12针。

大批中国人仍扎堆登机赴日,日媒采访让人不适,游客回答出人意料

大阪某高校19岁中国留学生深夜返回宿舍时,被陌生男子从背后勒住脖子抢劫,手机、钱包被洗劫一空,颈部淤青多日未消。

即便是游客扎堆的京都清水寺,也发生了恶性伤人事件,一名中国女游客因拍照时短暂挡路,被当地路人持刀刺伤,伤口长达15厘米,现场血流不止。

大批中国人仍扎堆登机赴日,日媒采访让人不适,游客回答出人意料

如此严重恶劣的事情,在日本当地并没有引发高度关注,有受害者家属透露,报警后警方不仅未积极追查凶手,反而要求受害者 “自证未发表过反日言论”,暗示受害者自身存在过错。

日本警视厅公布的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针对外国游客的暴力犯罪同比增长67%,而侦破率仅 28.3%,意味着超七成凶手逍遥法外。

大批中国人仍扎堆登机赴日,日媒采访让人不适,游客回答出人意料

这种 “犯罪成本低、维权难度大” 的环境,让游客的安全保障形同虚设。

许多游客都抱有侥幸,认为“这些只是个例”,但从数据来看风险已呈扩散态势。

日本总务省统计局数据显示,2025年1-10月,日本全国恶性犯罪案件同比上升 23.5%,其中针对外国公民的袭击、抢劫案件增速最快,增幅达41.2%。

大批中国人仍扎堆登机赴日,日媒采访让人不适,游客回答出人意料

东京、大阪、京都等热门旅游城市的犯罪率均位列全国前十,而这些城市恰恰是中国游客的首选目的地。

中国游客撑起半壁江山

机场的现象并不算夸张,但依旧被日媒拿出来表达,也是因为近期的紧张关系让日本游圈陷入恐慌?

大批中国人仍扎堆登机赴日,日媒采访让人不适,游客回答出人意料

2019年,大陆赴日游客数量逼近千万大关成为日本最大的外国游客来源地。

疫情三年中断后,2024年旅游市场重启,大陆赴日游客达698万人次,同比暴涨187.9%,迅速恢复至疫情前70%的水平。

大批中国人仍扎堆登机赴日,日媒采访让人不适,游客回答出人意料

更关键的是中国游客的消费力堪称 “行走的钱包”, 仅占日本外国游客总数20 的中国游客,贡献了 45% 的旅游消费额。

日本免税店60%的销售额来自中国游客,富士山周边温泉酒店的中国客人占比超70%,大阪心斋桥、东京银座等热门商圈更是离不开中国游客的支撑。

大批中国人仍扎堆登机赴日,日媒采访让人不适,游客回答出人意料

官方提醒发布后,日本旅游业的压力立竿见影。大阪心斋桥某知名免税店客流量骤降40%,为了留住游客,门店紧急增加中文导购数量,推出 “中国游客专属 9 折”“满额赠送口罩” 等优惠活动。

京都清水寺周边的民宿预订量下滑35%,不少商家开始在社交媒体发布 “安全承诺”,强调 “会为中国游客提供24小时紧急联络服务”。

大批中国人仍扎堆登机赴日,日媒采访让人不适,游客回答出人意料

北海道的滑雪度假村更是直接对接中国旅游平台,推出 “退改无忧” 套餐,试图挽回游客。

明星 “种草” 需理性

除了政策认知偏差和对目的地的向往,明星 “同款游” 的带动,也是部分游客执意赴日的重要原因。

此前邓超、孙俪夫妇在社交平台分享京都清水寺的游玩照片,引发平台相关搜索量暴涨200%。

大批中国人仍扎堆登机赴日,日媒采访让人不适,游客回答出人意料

鹿晗、关晓彤在北海道滑雪的路透图曝光后,当地滑雪套餐的预订量直接翻倍,还有多位网红博主打卡东京涩谷、大阪环球影城等景点,带动相关目的地的旅游产品销量激增。

明星效应带来的 “打卡热潮”,让不少游客忽略了安全问题,一心想要复刻 “明星同款体验”。

大批中国人仍扎堆登机赴日,日媒采访让人不适,游客回答出人意料

但很少有人意识到,明星的出行体验与普通游客有着天壤之别。明星出行通常配备专属安保团队,全程有专人对接行程,入住的是私密性极强的私人别墅或高端酒店,活动路线也会提前规划并避开人流密集区域。

而普通游客大多选择民宿或经济型酒店,出行依赖公共交通,在热门景区难免遭遇人流拥挤,安全风险自然大幅提升。

更值得警惕的是,明星 “种草” 的部分景点,恰恰是安全事件的高发地。

大批中国人仍扎堆登机赴日,日媒采访让人不适,游客回答出人意料


总结

旅游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但安全永远是底线。

外交部的赴日旅游提醒,不是禁令,而是对公民安全的守护,部分游客选择退改,不是 “怂”,而是理性权衡后的选择。

无论是政策认知偏差,还是明星效应的带动,都不应成为忽视安全风险的理由。

发表评论

德业号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24 德业号.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