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抖音热门文章正文

八十岁勇闯互联网,用东北菜治好了年轻人的精神内耗

抖音热门 2025年10月30日 12:04 1 admin
八十岁勇闯互联网,用东北菜治好了年轻人的精神内耗

·徐姥姥。(孙振成供图)


她是“犀利”的姥姥,

背后有个“闯祸”的外孙。


作者:周盛楠 刘宇轩


重阳节前夕,环球人物记者采访到了辽宁大连短视频博主徐淑兰(短视频平台ID:八零徐姥姥)和视频创作者、她的外孙孙振成。


“八零徐姥姥”这一账号自2023年更新以来,先后发布了多条农村美食视频——黄桃罐头、“小猪盖被”、炖肘子、红烧肉……


当大部分美食博主在展示“漂亮饭”、减脂餐时,网友们发现,徐姥姥的东北硬菜才是大多数人的心灵归宿。


说话很“犀利”的姥姥,做事爱“闯祸”的外孙,让无数网友回到了长胖都会被夸的童年,也治好了他们的精神内耗。


八十岁勇闯互联网,用东北菜治好了年轻人的精神内耗

八十岁,正是闯的年纪


“八零徐姥姥”的起号,是孙振成仔细观察后的“精心谋划”。


他对记者回忆,当时家里的情况是这样的:80岁的姥姥爱唠嗑,姥爷却不爱说话,家里儿孙越来越多,但能陪老人聊天的没几个。


2023年春节期间,孙振成回到辽宁老家,用手机记录下了姥姥的日常:张罗年夜饭、盼子女回家、生活中处处节俭……他拍摄了7条视频,平均点赞量达到3万。


同年5月,孙振成正式辞职回到老家,一边陪伴姥姥,一边做短视频。之后的两年时间里,“八零徐姥姥”账号粉丝达到1400多万。


有记者上门采访,告诉了徐姥姥这个数据。


“一个粉丝就代表一个人吗?”徐姥姥很惊讶,“哎呀妈呀,那么多人!”


对于自己的走红,徐姥姥很兴奋。去县城赶集时,好多人围上来问她:“是徐姥姥吗?我一直看你视频。”


“哎呀妈呀,我太高兴了,又多了一条路,多个朋友多条路嘛。”徐姥姥对环球人物记者说。


在北京录节目期间,她戴着口罩在前门溜达,也被路人认出来。徐姥姥一激动,拉着那个姑娘的手就聊开了:“你从哪儿来的啊?”“干什么工作的?”“在北京玩几天啊?”……


导游急得在旁边催,“再不走就晚高峰了”。家人好说歹说,才结束了这场“粉丝见面会”。


还有人按图索骥,找到徐姥姥家里。姥姥炖了肉,说啥都要留人家吃午饭。


不懂热梗和热搜的徐姥姥,凭着最质朴的热情闯进了互联网世界。网友评论说,尽管她的视频没有精致滤镜,只有美食的锅气、不时冒出的金句和祖孙之间的互相打趣,却恰恰成了最动人的“流量密码”。


八十岁勇闯互联网,用东北菜治好了年轻人的精神内耗

银发博主,让年轻人上头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5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5年6月,中国60岁及以上的“银发网民”规模达1.6亿人。


其中,“银发博主”数量庞大,视频内容丰富,涵盖了做家务、上老年大学、k歌、玩密室逃脱等内容。他们在摄像头前演绎高效率的一天,令不少年轻人自叹不如,有网友形容说:“好燃,看得我在被窝里翻了个身。”


能让年轻人看得“上头”可不简单。在孙振成看来,这是带着爱和了解的双向奔赴。“拍摄老人,不能遵循脚本逻辑,而要遵循他们的生活逻辑。”


随着徐姥姥年岁渐长,体力下降,孙振成会把一期内容分成两次拍摄:第一天先帮着姥姥干完农活,顺便拍一些镜头;第二天再拍一点做饭的场景。这样既不会干扰老年人的生活节奏,也不会让她疲惫。


他的视频没有剧本,都是在开拍之后,祖孙俩在唠嗑中磨出来的。


美食视频不敢说让网友看完就会,但怎么着也得输出几条做饭经验,博主光闷头苦干不行,这就需要拍摄者去引导。


“和面为啥要放盐?”“为啥一半凉水一半热水?”……孙振成一边拍一边问,徐姥姥就开始源源不断地输出经验。


2024年,孙振成开启直播带货,徐姥姥一有时间就去直播间跟网友唠嗑。她经常“零帧起手”,段子说来就来。


上个月的直播中,有人问徐姥姥有几个子女,孙振成开玩笑地说8个。徐姥姥惊得直摆手,说:“算上影子也没有8个啊!”喜剧效果瞬间拉满。


孙振成说,姥姥这么多的粉丝,都是在长久的陪伴和了解中积累下来的,“深情不及久伴,厚爱无需多言”。


在他看来,老人最需要的是陪伴和交流,是有人带他们拥抱时代的变化。“在人生的后半场,他们同样年轻。”


八十岁勇闯互联网,用东北菜治好了年轻人的精神内耗

“不整虚的,踏实就赢了”


环球人物:您和老伴在一起60年了,平时还会拌嘴吗?


徐姥姥:居家过日没有不拌嘴的。俺俩经常为种庄稼拌嘴,一般谁有道理就按谁的方法来。有吵吵的时间,还不如去地里除几棵草。


咱们女同志也不能说全部都是咱们对,这样想就不行。夫妻双方得互相原谅、互相体贴,这才叫两口子。


环球人物:网友都打趣您外孙在“啃老”,您怎么看待“啃老”这个现象?


徐姥姥:俺外孙这么远跑家来陪伴我,我还跟他学了不少知识,还有那么多人认识了我,他可没“啃老”。


年轻人呐,本身挣得不多,在城里做什么都需要花钱。孩子有时候给家里老人买的东西,恐怕他自己都舍不得吃。


有的老人觉得我是老人,(孩子)挣钱得给我花。其实孩子有困难是不会跟老人说的,当老人的心里得有点数。


环球人物:您觉得老年人应该如何预防网络诈骗?


徐姥姥:你要遇着一些事情,感觉自己处理不了的话,你得多深思,多考虑。网上有的东西卖得很便宜,买了还能再给点东西,结果就被骗子寻着了。不要贪小便宜,卖得太贱,我还不想要,天上不会掉馅饼。


环球人物:现在年轻人老是觉得钱不够花怎么办?


徐姥姥:我刚结婚的时候,大米饭都做不好,不是糊了就是干了。有了小孩了,他们上街看到好吃的,我就少买点,尝尝味道,然后试着做,小孩还愿意吃,咱们也省钱。有的人一个月赚1000块钱还不够花,你才挣500块钱,到时候还能省个块八的,过日子就是得自己去安排。




监制:张 勉

编审 尹 洁

编辑:刘 潇


(文章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加微信“HQRW2H”了解细则。欢迎大家投稿和提供新闻线索,可发至邮箱tougao@hqrw.com.cn。)

发表评论

德业号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24 德业号.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