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哭到失声?清晨六点多,送别的队伍已在八宝山遗体告别厅外排起长队,冷风刮过,黑伞一片。没有花圈的张扬,只有低低的啜泣声把空气染得发紧。正前排那个单薄的...
2025-10-27 0
10 月 24 日的北京,秋风带着凉意吹过八宝山革命公墓。
这里挤满了从各处赶来的人,连公墓外的马路上都停满了车。
而在这场告别式里,有两个场景让人印象深刻,一个是翁帆哭红的双眼,另一个就是清华大学宣布的重要决定……
10 月 24 日上午 8 点刚过,八宝山革命公墓的入口就排起了长队。
到了 9 点告别仪式准时开始时,从停车场往大礼堂走的那条路,已被人群挤得满满当当。
队伍里有中科院专家,有戴着校徽的清华师生,有头发花白的普通老人,还有带孩子来的家长。
每个人手里的白花都捏得紧紧的,脚步慢得像是想多留一点时间。
走在队伍中,能听到小声议论杨老生平的声音,还有人翻着手机里的老照片,满是惋惜。
离礼堂不远的地方,不少人捧着浅蓝色封面的生平纪念册。
无需言语,那份发自心底的不舍全写在动作里。
家属区前排,翁帆身着素衣,眼睛肿得像核桃,时不时按着眼角,眼泪仍不停滑落。
与杨老相伴近 21 年,从青丝到微霜的朝夕相处,如今只剩孤身一人,这份痛可想而知。
她曾在采访中说 “有他在身边,何其有幸”,此刻想起这话,更让人揪心。
翁帆旁边站着一位身形挺拔的中年男子,是杨老的次子杨光宇。
这位获化学博士学位的金融行业英才,特意从外地赶来送别父亲,一身深色正装衬得神情愈发凝重。
这位从小在父亲支持下打造家庭小实验室的儿子,此刻正用沉默承载着深切的悲痛。
早在告别式前,清华就已用行动缅怀杨老。
10 月 18 日逝世消息公布后,高等研究院立刻在科学馆一楼 119 庑设了缅怀室。
房间里陈列着杨老的工作照、讲学照与家庭合影,留言本已写满好几页:“杨老一路走好,您的精神我们会记住”“学物理遇到困难,就想想您”。
十来天里,清华师生、校友、外地物理爱好者纷纷带着鲜花前来,安静伫立,用各自的方式道别。
告别式当天,清华校领导站上台的瞬间,现场立刻安静下来。
“杨振宁书屋和档案资料库正式建成启用!” 话音落下,短暂沉寂后响起细碎的赞叹。
这哪里是普通的书屋与资料库,里面藏着杨老捐赠的书刊、手稿,还有他珍藏的字画雕像,每一件都镌刻着对科学与教育的热爱。
正如杨老曾说 “清华是我的根”,这份 “精神家园” 既圆了他的心结,也让我们能随时 “触摸” 到他的痕迹。
其实杨老与清华的缘分,始于青春,贯穿一生……
作为清华校友,他目睹母校物理学科亟待发展,1997 年牵头建起高等研究中心(后更名高等研究院),特意借鉴普林斯顿模式,只为提升科研水平。
七十多岁的他为研究院四处奔波:筹集经费、制定章程、寻访人才,甚至亲自飞多国邀请顶尖物理学家加盟;
自掏腰包添置设备,把珍藏书刊借给缺资料的学生;
还无偿捐赠字画雕像,说 “放在学校能让更多人看到”。
更令人敬佩的是,82 岁高龄时,他仍坚持给大一新生上物理课。
站久了会累,却从未缺课,难懂的知识点就举例子讲透,下课被学生围住也耐心解答,分享科研心得。
许多学生正因这堂课爱上物理,走上科研路,杨老掏心掏肺的付出,清华始终铭记。
如今建书屋、存资料,就是要让这份双向奔赴的情谊延续,让他的精神永远扎根在清华园。
其实直到这次密集的报道,许多人才真正懂了杨老的伟大……
这位 20 世纪最顶尖的物理学家,成就足以比肩爱因斯坦、牛顿。
与李政道提出 “宇称不守恒”,拿下华人首个诺贝尔物理学奖;
和米尔斯创立 “杨 - 米尔斯规范场论”,成为粒子物理标准模型的基石;
“杨 - 巴克斯特方程” 更给统计物理与数学开辟新方向。
随便一项成就都够科学家骄傲一生,他却包揽多项,“科学巨匠” 名副其实。
更可贵的是他的家国情怀。
上世纪 50 年代就想回国效力,虽因故而迟,却始终以己之力相助:定期回国讲学,带回前沿成果;牵线中外高校合作;设奖学金资助贫困生。
曾有人误解他 “不关心祖国”,如今终于看清真相 ——“我是中国人,我的根在中国” 不是空话,而是他用一生践行的 “科学报国” 誓言。
学术能力与家国情怀,如双光照亮后人前路。
告别式上,除了翁帆的眼泪与清华的决定,还有两处细节牵动人心。
大家都在猜杨老的安葬地,多数人盼他能留在八宝山 —— 这里安葬着众多国之栋梁,更有他的挚友邓稼先。
年轻时一同求学,后来一个研理论、一个造原子弹,都为国家拼尽全力。
杨老曾在文中怀念邓稼先,说两人是 “千里共同途”,若能长眠相伴,便是圆了两位先生的夙愿,让他们在另一个世界继续畅谈科学与祖国发展。
另一处牵挂是出席的名人。
作为世界级大师,学界、政界、文化界人士的到来,既是对他的认可,也是对科学精神的尊重。
当天,知名科学家、教授与清华老领导纷纷到场,安静站在队伍里送别。
看到这一幕,不少人感慨:“杨老这一辈子,值了!”
杨振宁先生走了,带着对科学的热爱、对祖国的牵挂与对亲友的不舍。
但他从未真正离开,精神与故事都藏在清华的书屋与资料库中,代代相传。
而我们,终将汲取他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的力量,认真生活、心怀家国,不负这份光与热。
相关文章
真哭到失声?清晨六点多,送别的队伍已在八宝山遗体告别厅外排起长队,冷风刮过,黑伞一片。没有花圈的张扬,只有低低的啜泣声把空气染得发紧。正前排那个单薄的...
2025-10-27 0
国民党这轮人事地震,不是内斗,是一场自救。211人集体辞职,听起来像溃败,实则是断腕。郑丽文接手的不是一个政党,而是一艘漏水的船——地方党部三无:没人...
2025-10-27 0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永盛联盟有挂吗,以及永胜联盟代理”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石家庄心诚永盛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澳门...
2025-10-27 0
今天给各位分享人海大厅有挂吗的知识,其中也会对人海大厅怎么买房卡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人生中最不想去的...
2025-10-27 0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研究员、首席战略科学家毕金峰在 2025 科普中国说带来演讲《为留桃香:科学家与时间赛跑的 “保味战”》,分享了科...
2025-10-27 0
10月25日,童增工作室发布讣告:中祥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中国老龄科研中心原副研究员、中国宋庆龄基金会原理事、中国民间保钓联合会会长、中国民间对日索赔...
2025-10-27 0
夜幕下的华盛顿,10月15日的IMF总部大厅灯火通明,全球经济领域的重量级人物齐聚一堂,咖啡的香气与紧张的气氛交织,预示着一场影响全球的思想碰撞即将上...
2025-10-27 1
前言10月15日,新加坡总统公开劝中国放弃“自给自足”,称这是为了世界和平。然而,这个国家自己却费尽心思搞淡水自主,粮食安全也找中国企业合作。凭什么你...
2025-10-27 0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