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抖音热门文章正文

美国搞出无人机新物种?靠这项黑科技,能悬停能快飞,还不用跑道

抖音热门 2025年10月22日 16:41 1 cc

前言

众所周知,直升机和固定翼飞机斗了几十年,谁也替代不了谁。

但现在,美国军火巨头洛克希德·马丁甩出了个“新物种”——Nomad无人机!这家伙号称能直上直下,还能嗖嗖地快飞,直接把两条赛道给合并了。

这可不是小打小闹,它身上那门“吹翅膀”的绝活,可能真要变天。

美国搞出无人机新物种?靠这项黑科技,能悬停能快飞,还不用跑道

Nomad 是一个可扩展旋翼无人机系列洛克希德·马丁公司

核心绝活:“吹翅膀”的技术

这Nomad无人机最大的门道,在于一项叫做“旋翼吹制机翼”的技术。您听这名字可能有点绕,咱打个比方就好懂了。

它长得有点怪,有一对固定的翅膀,像普通飞机,但翅膀两头呢,各装了一个大大的旋翼,像直升机。妙就妙在这里!它起飞的时候,旋翼呼呼转,向下猛吹风。可这风没白费劲儿,而是紧紧地“吹”在它自己的翅膀上表面。您想,风吹翅膀,自然就产生额外的升力,这就好比在垂直起飞最费劲的时候,有人从上面帮它托了一把,特别省劲。

等它飞起来,要往前加速的时候,更绝的来了。它不需要像有些垂直起降飞机那样,笨拙地把发动机或者旋翼整个扭过来,只需要稍微调整一下姿势,翅膀借着气流,很自然地就从“被吹着托起来”变成“被推着向前飞”,这个过程非常顺滑。就因为这一手,它才能既拥有直升机的垂直起降本领,又能获得接近固定翼飞机的速度和航程,算是取了巧,走了条捷径。

不是一个,是一窝:大小号都安排上

西科斯基这回野心不小,它不是只搞一个型号,而是直接规划了一整个“Nomad家族”。这说明这项技术的扩展性很好,就像盖房子,地基和主体结构差不多,往上可以盖成小别墅,也可以盖成摩天楼。

他们已经试飞成功的是最小的型号,叫Nomad 50,重约52公斤,翅膀张开三米多,算是个技术验证者,先看看这条路通不通。通了之后,更大的就来了,比如翼展5.5米的Nomad 100,还在图纸上的,甚至有朝一日要造出跟黑鹰直升机差不多大的巨无霸。这样一来,从小规模的战术侦察到大型的物资运输,各种活儿都能包圆了。

动力上也挺灵活,小号的为了隐蔽和安静,用油电混合动力,像咱们的混动汽车;大号的要力气大,还得靠传统的烧油发动机,实在。这种系列化的思路,对于买家来说有个好处,就是以后维护保养、人员培训都方便,因为基本原理是相通的。

美国搞出无人机新物种?靠这项黑科技,能悬停能快飞,还不用跑道

Nomad 运送医疗物资洛克希德·马丁公司

有个“AI大脑”,自己会飞

这么先进的飞机,操作起来是不是特别复杂?西科斯基想到了这点,给它装上了一套非常聪明的“大脑”——叫做Matrix的自主飞行控制系统。

这套系统目标就是高度自动化。基本上,操作员只需要告诉它“去哪个地方,干什么活”,比如“去A点巡逻一圈,看看有什么情况”,它就能自己规划路线,自己飞过去。路上要是遇到突然出现的障碍,比如高压线、山丘或者恶劣天气,它自己能识别出来,并且聪明地绕开,最后还能自己找地方安全降落。

这对军队来说可太有用了。一方面,普通士兵经过简单培训就能指挥它,降低了门槛;另一方面,最关键的,可以让它去执行那些极度危险的任务,比如飞到敌人防空火力很强的区域侦察,这样就避免了飞行员牺牲的风险。用在民间也一样,比如让它去地震后的山区送急救药品,或者在复杂的城市楼宇间穿行,它的“自动驾驶”能力能大大提高安全性和可靠性。

能干哪些活儿?军民两用都是好手

说了这么多,这Nomad无人机到底能派上什么用场呢?用处可真不少,堪称是个“多面手”。

先说说军用:

它的垂直起降能力是最大法宝,意味着它不依赖机场跑道,可以分散部署在前线哨所、小型军舰上,不容易被敌人一锅端。它能执行侦察监视、给炮兵指示目标、传递情报信息这些任务,甚至还能挂上点小型弹药,对关键目标进行精确打击。同时,它还是个优秀的“后勤兵”,能像空中快递一样,把前边急需的药品、弹药、零部件,精准投送到车辆难以到达的孤立据点或危险地带。

再看看民用,前景同样广阔:

抢险救灾: 发生洪水、地震时,它能快速向道路中断的“孤岛”区域投送救生设备、食品和药品。

林业防火: 可以对茫茫林海进行日常巡逻,及时发现火情烟点。

管线巡检: 用来巡查绵延千百公里的石油天然气管道、高压输电线路,效率比人工作业高得多。

海事监控: 在广阔的海域进行巡逻,监控情况。

可以说,只要是又需要跑得远、又需要能悬停仔细看、还去不了机场的地方,它都能派上用场。

美国搞出无人机新物种?靠这项黑科技,能悬停能快飞,还不用跑道

图:西科斯基“游牧者”垂直起降无人机在舰船甲板上的渲染图(图片来源:洛克希德·马丁公司)

结语

所以,您看,西科斯基搞的这个Nomad无人机系列,还真不是个小打小闹的玩意儿。它用一项巧妙的气动技术,试图打破直升机与固定翼飞机几十年来的界限。背后反映出的,是未来航空器发展的一种趋势:更智能、更灵活、更全能,而且尽可能不依赖容易受损的基础设施。

当然,现在它还处在发展的早期阶段,但这条路一旦走通了,无论对未来的军事行动方式,还是对咱们普通人的民生服务,都可能带来不小的改变。咱们可以继续保持关注,看看这个“能直着飞也能横着走”的家伙,以后还能玩出什么新花样。

发表评论

德业号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24 德业号.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