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抖音热门文章正文

美方代表很意外,中方拒绝一个请求,美媒爆料:有一国家转向北京

抖音热门 2025年10月15日 06:43 1 cc

当地时间10月12日,美国贸易代表贾米森·格里尔带着一丝不解与意外,出现在福克斯新闻的镜头前。

他公开抱怨了一件令华盛顿感到“挫败”的事:中方近期出台了稀土出口管制新规,美方对此“毫不知情”,而当他们试图拨通北京的电话寻求紧急沟通时,得到的回应却是礼貌而坚定的“已读不回”。

这通被“拒接”的电话,看似只是中美激烈博弈中的一个微小插曲,但它所激起的涟漪却远超预期。

就在同一天,美国总统特朗普的情绪如过山车般起伏,前一刻还怒气冲冲地威胁要对所有中国商品加征100%的关税,后一刻却又话锋一转,声称“想要帮助中国”。

而在这场令人眼花缭乱的交锋之外,美媒彭博社的一则爆料,则从另一个维度揭示了这场博弈更深远的影响:一个传统的欧洲国家——瑞士,正在悄然加快“转向北京”的步伐。

一次被拒的通话背后

贾米森·格里尔口中的“意外”,与其说是对中方具体政策的不解,不如说是对中方回应方式的不适应。

在华盛顿部分决策者的惯性思维里,美国掌握着博弈的主动权,可以随时设定议题、掌控节奏。然而,这一次,中方用行动打破了这种“想打就打、想谈就谈”的旧有模式。

要理解这通被拒的电话,必须将时间线拉回到不久前的西班牙马德里。

当时,中美双方在经贸会谈中刚刚达成了避免局势升级的默契。

美方代表很意外,中方拒绝一个请求,美媒爆料:有一国家转向北京

然而,这份脆弱的共识很快就被美方在9月的一系列单边行动所撕毁。

华盛顿不仅收紧了针对中国企业的半导体出口管制,试图锁死中国科技发展的咽喉,还计划对中国船只征收额外的“港口费”。这些行为无疑是对双方互信的严重破坏。

因此,中方出台稀土新规,并非无端的“突然反击”,而是对美方率先破坏规则的合理且对等的回应。

当美方在采取打压行动后,又想通过一通临时的电话来“了解情况”并主导后续对话时,中方选择了沉默。

这种“冷处理”传递的信号清晰而有力:沟通的大门并未关闭,但对话必须建立在平等和尊重的基础之上,中方绝不接受那种“美方先破坏共识,再要求中方妥协”的不平等对话。

美方的反应,恰恰印证了其战略上的“措手不及”。

特朗普总统戏剧性的态度转变,从威胁施加极限关税到释放缓和信号,前后不过几个小时。

美方代表很意外,中方拒绝一个请求,美媒爆料:有一国家转向北京

这种前后矛盾的表现,被华尔街戏称为“TACO”(特朗普总是退缩),它暴露了美方在面对中方精准反制时的焦虑与策略混乱。

他们严重低估了中国的决心与经济韧性,更严重高估了自己手中的筹码。

以稀土为例,美国的稀土供应链安全问题早在奥巴马政府时期就已被多次警告,但十几年过去,美国始终未能建立起有效的自主产业链。

这种建立在“想当然”之上的施压策略,一旦遭遇对方的坚决抵抗,便立刻显得外强中干。

更有深意的是,格里尔选择在媒体上公开抱怨中方“拒接电话”,这本身就是一场精心设计的舆论战。

其目的在于“既甩锅又施压”,试图将沟通中断的责任推给中方,将美国塑造成一个寻求对话而不得的“受害者”,从而掩盖自己率先升级局势的行径。

然而,这种老套的剧本,在中方沉稳而坚定的节奏面前,效果已大打折扣。

关税大棒的反噬

就在华盛顿为一通电话而大做文章时,大洋彼岸的欧洲,正发生着更为深刻的结构性变化。

彭博社的报道犹如一颗投入水中的石子,揭示了美国单边主义政策正在产生的“反噬效应”——瑞士,正显著加快与中国的合作步伐。

这并非一次寻常的外交走近,其背后是美国关税大棒挥舞下的现实压力。

据报道,美国已对瑞士进口商品加征高达39%的关税,这一远高于其他欧洲国家的税率,直接导致瑞士对美出口急剧下滑,严重冲击了其经济利益。

面对这种“以邻为壑”的政策,瑞士与其被动承受损失,不如主动寻找新的、更稳定的合作伙伴。

美方代表很意外,中方拒绝一个请求,美媒爆料:有一国家转向北京

于是,世界看到了中瑞两国合作的全面提速。

第四轮中瑞外长级战略对话顺利举行,双方不仅明确要加快推进自贸协定的升级谈判,还将合作的触角延伸至人工智能、绿色发展、数字经济等代表未来的前沿领域。

瑞士的这一系列动作,无疑是对美国关税压力的最直接回应,是一次理性的战略调整。

瑞士的“转向”,精准地戳中了美国的两个“敏感点”。

首先,它彻底暴露了美国单边关税政策的失败。

华盛顿本想通过关税壁垒胁迫他国、巩固自身利益,结果却事与愿违,反而将包括传统伙伴在内的国家推向了别处。

其次,它打破了美国试图拉拢盟友、构建对华“脱钩”包围圈的企图。

事实证明,在一个全球化深度交融的时代,稳定、开放和可预期的市场环境,远比空洞的政治口号更具吸引力。

美方代表很意外,中方拒绝一个请求,美媒爆料:有一国家转向北京

瑞士的选择并非个案,它代表了一种趋势。

当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的阴云笼罩全球时,中国所坚持的自由贸易规则和对外开放政策,正成为越来越多国家眼中的“避风港”。

中国一边在中美博弈中沉着应对,展现出“不惹事但也不怕事”的战略定力;另一边,则始终对世界其他国家敞开合作的大门。

这种双轨并行的策略,不仅稳固了自身的发展基本盘,也为全球经济注入了宝贵的确定性。

从美方代表的“意外”,到中方坚定的“拒接”,再到瑞士务实的“转向”,这一连串事件清晰地勾勒出一条逻辑线:

一个国家的国际信誉和影响力,并非源于其施压的能力,而在于其遵守规则和尊重伙伴的诚意。

中国的电话,始终为真诚的对话者保留着。

这场仍在继续的博弈,正在用事实证明,相互尊重、平等对话,才是解决分歧、走向未来的唯一正道。

参考资料:

美贸易代表:对中方反击感到意外,想打电话被拒了——观察者网

美方代表很意外,中方拒绝一个请求,美媒爆料:有一国家转向北京

发表评论

德业号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24 德业号.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