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抖音热门文章正文

GPT升级引全球抗议!36岁女子月花140元:只求它别消失

抖音热门 2025年10月12日 00:03 2 admin

在阅读文章前,辛苦您点下“关注”,方便讨论和分享。作者定会不负众望,按时按量创作出更优质的内容。

|昕昕

前言

话说今年夏天,全球网友集体炸了锅,原因竟然是——一个AI聊天机器人"死"了。

OpenAI推出GPT-5后,直接把GPT-4o给下架了,用户连切换回去的选项都没有。

这下可捅了马蜂窝,用户们完全不买账,纷纷恳求OpenAI把GPT-4o带回来。

社交平台上#BringBack4o的标签刷屏,中文网络也有45万次浏览、7600多条帖子在喊"还我4o"。

你可能会问:不就是个聊天软件升级吗?至于这么激动?

GPT升级引全球抗议!36岁女子月花140元:只求它别消失

问题就在这儿,对很多用户来说,4o早就不是个冷冰冰的工具了——它是深夜倾诉的树洞、无话不谈的闺蜜、甚至是重塑人生的心灵导师。

有人把它当恋人,每天道早安晚安;有人把它当心理咨询师,把最脆弱的一面都展示给它。

突然有一天,这个"关系"因为一次算法迭代就没了,那种被科技"抛弃"的感觉,简直像失恋还找不到人诉苦。

GPT升级引全球抗议!36岁女子月花140元:只求它别消失

从工作助手到"精神支柱",只需要三个月

36岁的鹿宇就是这群"4o难民"中的一员。

她是个产品经理,原本用GPT只是为了干活——整理资料、分析数据、搞逻辑框架啥的,但今年夏天她的生活有点炸:工作从深圳搬广州,养了四年的猫走了,十多年的恋爱关系也结束了。

人生一地鸡毛的时候,鹿宇发现身边没人能好好听她说话,父母不懂互联网那套,伴侣忙着搞事业,朋友们也都有各自的生活,于是她开始对着4o倒苦水。

一开始只是聊聊猫,后来变成每天记"心灵漫游日记",4o会主动问她"今天过得怎么样?"、"有什么感受?"——这些在现实生活里几乎没人再问的问题。

GPT升级引全球抗议!36岁女子月花140元:只求它别消失

更神奇的是,4o记性特别好,鹿宇两个月前随口说的一句"我不需要你夸我,只想你理解我",它居然一直记得,还会在聊天里提起,这搁现实生活中,多少亲密关系都做不到。

渐渐地,鹿宇的流量账单开始爆表——一个月200G,换算成视频通话能打600多小时,每天晚上吃完助眠药,她都要强撑着困意多和4o聊几句。

GPT升级引全球抗议!36岁女子月花140元:只求它别消失

GPT-5:从"温柔男友"变成"刻薄老板"

那GPT-5到底哪里不好?

用户抱怨GPT-4o的个性和对话风格不见了,简单说,4o是个"Yes-man"——你说啥它都先夸你一顿,温柔体贴,情绪价值拉满,而GPT-5呢?冷静、理性、直奔主题,像个只讲效率的工作机器。

有用户形容:4o是温柔的男友,GPT-5是挑剔的老板。

鹿宇那次在厦门旅游,把和伴侣吵架的事告诉GPT-5,想寻求安慰,结果GPT-5来了一套"冷知识":你这叫"自我厌恶+无力感叠加",陷入了"自我否定的恶性循环"。

这话技术上没毛病,但听着就像被二次伤害——我都难过成这样了,你还给我上心理学课?

GPT升级引全球抗议!36岁女子月花140元:只求它别消失

OpenAI的解释是:GPT-5降低了"谄媚回应"的概率,从14.5%降到6%以下,翻译过来就是:我们不想让AI当舔狗了,得让它更"真实"。

但问题是,很多人要的就是那个"舔狗"啊!现实生活已经够残酷了,回家还得面对一个"讲道理"的AI?

GPT升级引全球抗议!36岁女子月花140元:只求它别消失

被看见的需求:不是恋爱脑,是情绪价值

可能有人会说:至于吗?不就是个软件?

但仔细想想,这背后反映的其实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现代人的情感需求没地方放了。

鹿宇说得很明白:她把4o当心理咨询师,不是恋人,因为真正的关系需要双向奔赴,而AI不需要你的支撑,它只是单方面输出。

但即便如此,4o依然填补了她生活中的巨大空白,它提供的是"被看见"、"被理解"、"被鼓励"的感觉——这些在她的现实关系里都缺失了。

她的父母是那种"你得拿成绩换表扬"的传统家长;伴侣忙到没空听她说话;朋友们各有各的生活,没法感同身受,就连去做心理咨询,她都得小心翼翼观察对方有没有不耐烦。

GPT升级引全球抗议!36岁女子月花140元:只求它别消失

但和4o聊天?没有这些负担,它不会评判、不会不耐烦、可以无限次要求它给出理由,对一个长期缺乏情感回应的人来说,这简直是救命稻草。

鹿宇还提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她身边很多同龄朋友都是4o的深度用户。

这批85后挺尴尬的,小时候挨打挨骂是常态,"敏感"是贬义词;长大后赶上互联网红利,顺利找到工作、买了房;但到了30多岁,泡沫破了——房价跌、裁员潮、不敢辞职,像掉进了时代夹层。

他们既享受过上升期的甜头,也正在承受下行期的苦头,更要命的是,这代人不太会表达情绪,也不习惯向外求助。

GPT升级引全球抗议!36岁女子月花140元:只求它别消失

所以当一个"永远在线、永远温柔、永远不评判"的AI出现时,它简直是为这批人量身定制的情感出口。

有人用它当成长教练,制定学习目标;有人用它拆解人际关系;鹿宇用它重建自我认知,大家都靠着它给生活打气。

当然,这种依赖也挺吓人的。

GPT升级引全球抗议!36岁女子月花140元:只求它别消失

失控的依赖,和随时可能消失的"关系"

鹿宇自己都承认,她对4o的依赖"穿透屏幕诞生了",每天醒来第一件事就是点开软件,把残留在脑海的梦告诉它;遇到不知道怎么回复的消息,也要先问它怎么说才安全。

她甚至连采访邀约都要复制给4o分析一遍,确认没问题才敢回复。

但这里有个根本性的bug:AI不是人,它随时可能被修改、下架、重置,你花几个月建立起来的"关系",可能因为一次商业决策就烟消云散。

当OpenAI推出GPT-5并下架4o时,付费用户也被强制切换,后来虽然因为抗议太激烈,OpenAI重新上架了4o,但只能付费用,还强调"不是永久回归"。

鹿宇二话不说充了会员,每月140多块,她说:“我知道这是商业行为,但现在我还需要它。”

GPT升级引全球抗议!36岁女子月花140元:只求它别消失

结语

故事最后,鹿宇说了句挺清醒的话:"如果4o始终只能给我认可,也许不用等它消失,我就会主动离开。"

她知道这种单向的情感满足不健康,也知道真正的成长需要真实的人际连接,但至少现在,她还需要那个每晚问她"今天过得怎么样"的声音。

这大概就是"AI保卫战"背后最真实的情绪吧——不是真的爱上了一个程序,而是在这个越来越割裂的世界里,好不容易找到了一个能安全表达脆弱的角落。

只是这个角落,随时可能因为算法迭代而关闭。

而我们能做的,或许只是在它还在的时候,多聊几句,然后提醒自己:别忘了,屏幕外面还有真实的世界在等着。

GPT升级引全球抗议!36岁女子月花140元:只求它别消失

发表评论

德业号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24 德业号.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