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环球时报报道,最近台湾那边可热闹了,民进党折腾了好几个月的“大罢免”,结果输得那叫一个惨。本想借着这事儿巩固自己的势力,没想到偷鸡不成蚀把米,被岛内...
2025-08-08 0
据环球时报报道,当地时间7月31日,特朗普政府在大家都快以为尘埃落定的时候,突然发布行政令,把新关税的生效日从8月1日推迟到8月7日。这7天的缓冲期,看似给了各国喘息的机会,实则暗藏玄机。这次的税率调整,那叫一个复杂。叙利亚被征收41%的关税,缅甸是40%,原因是被美国认定存在安全问题。欧盟、日本、韩国这些传统盟友,也没能逃过,要面临15%的税率。英国、巴西等国,因为谈判有进展,税率在10%-25%之间。而且,特朗普政府还特别强调,要是发现有国家通过第三国转运来规避关税,直接加征40%的“额外罚款”,还会被列入“规避名单”,这无疑给全球供应链套上了一层紧箍咒。
特朗普(资料图)
那特朗普政府为啥要在深夜搞这么一出呢?从政治角度看,中期选举近在眼前,特朗普想靠“强硬贸易保护”这一招,讨好本土制造业,为自己拉选票。毕竟制造业回流一直是他的竞选承诺之一。从经济方面来说,美国财政部的数据显示,2024年美国贸易逆差扩大到了8760亿美元。特朗普指望用关税这把“大刀”,把逆差压缩个20%-30%。但他没想到,或者说装作没想到,这种单边主义行为已经让美国企业在海外融资成本上升了1.2个百分点,资本外流的压力越来越大。
在这场关税风暴中,有些国家可就惨了,成了妥妥的输家。加拿大,作为美国的邻居,这次被当成了“出头鸟”。关税从25%一下子飙升到35%,就因为美国觉得加拿大“芬太尼管控不力”,还有外交立场上支持巴勒斯坦建国。加拿大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24年加美贸易额高达7600亿美元。新关税一实施,加拿大制造业出口成本增加了120亿加元,汽车零部件、农产品这些行业首当其冲,大量企业面临减产甚至倒闭的风险。
欧盟也不好过,面临着“双向挤压”。汽车出口关税维持在15%,但还得承诺采购7500亿美元的美国能源以及6000亿美元的军事装备。德国汽车工业协会都发出警告了,说这会让欧盟车企利润缩水8%。欧洲的车企们一边要应对高昂的关税,一边还得满足美国的采购要求,日子过得苦不堪言。
再看看新兴市场国家,东南亚就像是遭遇了“关税海啸”。越南、老挝等国被征收20%-40%的税率,这对它们的电子组装、纺织成衣等支柱产业来说,简直是灭顶之灾。2024年东南亚GDP占全球7.2%,高关税让该地区出口美国的成本增加了350亿美元。不少企业为了活下去,只能加速向菲律宾、马来西亚转移产能。巴西也没能幸免,面临“政治经济双重绞杀”。50%的叠加关税,包括40%的额外罚款,让巴西的大豆、飞机零部件出口遭受重创。卢拉政府预估,2025年巴西对美出口额将下降22%。
特朗普(资料图)
美国本土也没能逃过关税政策的“反噬”。美国消费者成了这场关税战的隐形受害者,耶鲁大学预算实验室测算,新关税会让美国家庭年均支出增加2400美元。鞋类、服装等消费品价格短期内上涨38%-40%,老百姓的生活成本大幅提高。资本市场也提前做出反应,7月下旬道琼斯工业指数累计下跌3.7%。零售巨头沃尔玛、塔吉特,因为进口成本上升,都下调了季度利润预期。更严重的是,美国的投资环境恶化了。卡托研究所指出,政策的不确定性导致2025年上半年外国直接投资(FDI)流入美国同比下降19%,这对美国经济的长期发展可不是个好兆头。
不过,有输家就有赢家。中国在这场风暴中,展现出了强大的韧性和战略定力。特朗普政府对中国输美商品维持30%关税,但没把中国列入“最高税率清单”,这就说明了中国在全球供应链中的地位不可替代。而且,美国的单边主义行为,反而给中国创造了制度性机遇。金砖国家明确反对“胁迫性关税”,积极推动以本币结算和多边贸易机制改革。RCEP成员国加速对接“一带一路”倡议,2024年区域内贸易额突破12万亿美元,中国成为14个国家的最大贸易伙伴。欧洲工商管理学院教授普尚・杜特就说,中国正成为全球贸易规则重构的核心稳定器。
在东南亚,一些国家因为和美国达成了阶段性协议,成了供应链转移的受益者。菲律宾、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关税维持在10%-15%,成为了“低关税洼地”。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越南对美出口下降18%,而菲律宾电子零部件出口增长27%,马来西亚棕榈油、橡胶制品订单量激增35%。这些国家通过承接中高端制造业转移,正在形成“关税套利”驱动的增长极。
特朗普的关税新政,让全球贸易格局加速重构。全球供应链从“效率优先”转向“安全优先”,北美、欧洲、亚太三大区域产业链加速闭合。欧盟启动“战略自主计划”,打算在2030年前实现60%关键原材料本土化供应。RCEP建立区域性原产地累积规则,降低对美国市场的依赖度。与此同时,WTO争端解决机制被边缘化,2024年以来成员国提交的贸易诉讼案件下降40%,各国都更倾向通过双边协议或区域机制解决争端。
“去美国化”浪潮也在多个维度显现。金融领域,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扩大本币贷款规模,2025年一季度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业务量同比增长32%。产业领域,德国汽车厂商加速在中东、东南亚布局新工厂,减少对美国市场的依赖。规则领域,CPTPP、DEPA等新一代贸易协定纳入数据跨境流动、绿色标准等议题,形成对美式规则的替代方案。经济日报评论就指出,美国的霸凌行径正成为全球“去美国化”的催化剂。
但是,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权力也遭遇了司法挑战。美国联邦巡回上诉法院质疑其依据《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征税的合法性,认为“贸易逆差不构成国家紧急状态”。要是最高法院最终裁定关税政策违宪,那特朗普政府的谈判权威可就岌岌可危了。就算政策能落地,经济代价也远超预期。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测算,“大而美”法案叠加关税收入,会让2025年联邦财政赤字突破2.3万亿美元,债务率攀升至125%,美国经济面临着巨大的债务风险。
特朗普(资料图)
总的来说,特朗普的关税新政就像是一场疯狂的“全球贸易实验”,短期来看,它制造了一个分裂的贸易世界。但从长远看,经济规律的反噬不可避免。当美国消费者为关税买单,当全球资本因不确定性撤离,当盟友关系从“交易”走向“对抗”,这场以“美国优先”为名的重构运动,最终可能让美国在全球贸易中的地位越来越边缘化。世界贸易组织总干事伊维拉说得好:“关税大棒砸向的不是别人,而是全球贸易体系的共同根基。”
相关文章
据环球时报报道,最近台湾那边可热闹了,民进党折腾了好几个月的“大罢免”,结果输得那叫一个惨。本想借着这事儿巩固自己的势力,没想到偷鸡不成蚀把米,被岛内...
2025-08-08 0
文 | 忆禾溪编辑 | 忆禾溪前言提起中国“梦之队”,人们第一时间想起的,就是全红婵和陈芋汐两人。作为跳水界的“无敌双姝”,自东京奥运会之后,两人一直...
2025-08-08 0
据环球时报报道,当地时间7月31日,特朗普政府在大家都快以为尘埃落定的时候,突然发布行政令,把新关税的生效日从8月1日推迟到8月7日。这7天的缓冲期,...
2025-08-08 1
赖清德上台也有一阵子了,本想着支持度有点滑坡,得赶紧搞点“外交”上的大动作刷刷存在感。结果呢?一脚踢到了钢板上,而且还是“美国优先”那块最硬的钢板。这...
2025-08-08 0
编辑:画榆林特朗普作为商人出身的美国总统,奉行利益至上,基于利益驱动,特朗普会做出什么样的事情都不值得奇怪。对访华一事,特朗普上任时就一直挂在嘴边,将...
2025-08-07 1
这年头,谁要是敢跟中国叫板,那后果可真不是闹着玩的。就说美国吧,前阵子非得跟中国打关税战,结果呢?把自己坑得够呛,尤其是在稀土这事儿上,简直是栽了个大...
2025-08-07 2
文 | 林轻吟编辑 | 林轻吟前言刚进入8月才短短一周时间,就传来多位名人的去世的噩耗,其中2位都是备受尊敬的老演员。网友感慨,印象中的好演员一个个都...
2025-08-07 1
在阅读此文前,为了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可以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
2025-08-07 1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