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4号入伏当天,北京朝阳医院急诊一天收了17个低钾晕倒的年轻人,全是靠外卖续命的白领。大暑前后,人体每天随汗流失的钾高达350毫克,相当于跑丢两根...
2025-07-27 0
你有没有过这种感觉?就是你把一个人当好哥们,有事没事拉他一把,觉得人心换人心,总能处得不错。结果有一天,他为了点蝇头小利,转头就给了你一刀。那滋味,别提多难受了。
最近,中国就在经历这么一件事,而出乎很多人意料的是,捅刀子的这个“朋友”,是我们交往了68年的巴拉圭。
就在7月14号,巴拉圭总统圣地亚哥·佩尼亚,在一个公开的投资会议上,兴高采烈地宣布,他将在30天内,用“最高规格”来接待咱们台湾地区的领导人赖清德。
你听听这词儿,“最高规格”,生怕别人不知道他有多热情,多重视。时间、地点、姿态,全都给你摆得明明白白。这已经不是什么外交上的试探了,这就是把挑战书直接甩到了我们脸上。
消息一出,很多人都炸了。有网友直接说:中国对巴拉圭这么多年的真情实意,看来是真喂了狗了。
这话糙,但理不糙。
要知道,巴拉圭可是南美洲唯一一个还和台湾当局保持所谓“邦交”的国家。 即便如此,中国大陆和巴拉圭之间,从1957年算起,也有了长达68年的交往历史。这些年,我们没少打交道,尤其是经济上。
别的先不说,就说吃肉这事。中国大陆现在是巴拉圭牛肉最大的买家。 巴拉圭的农场主们,养的牛能不能换成真金白银,很大程度上得看中国市场的脸色。连疫情最严重那几年,全世界都自顾不暇,对拉美那边关注度降到冰点的时候,中国也没忘了他们,各种援助和贸易一点没停。
咱们可以说是仁至义尽了。结果呢?昨天还一口一个“中国兄弟”,今天就能为了台湾递过来的那点“好处”,反手给我们一记耳光。这翻脸的速度,比翻书还快。
这操作,简直就是立陶宛的翻版,甚至可以说是“威力加强版”。
说起立陶宛,大家应该还记忆犹新。2021年,波罗的海那个小国,非要冒天下之大不韪,允许台湾当局用“台湾”的名义设立所谓的“代表处”。这一下就踩了“一个中国”原则的死穴。
我们的反应是什么?外交关系直接降为代办级,经贸往来近乎冰封。 立陶宛对中国的出口额断崖式暴跌,从一个本来就不算大的数字,直接跌到可以忽略不计。那些指望中国市场的立陶宛商人,哭都没地方哭。
折腾了好几年,到了2024年,立陶宛换了新总统,想跟中国缓和关系。可光说漂亮话有什么用?核心错误不纠正,经济的冷风就得一直吹着。欧盟出面调停了好几次,也没用。这是原则问题,没得商量。
立陶宛的教训就摆在那,血淋淋的,热乎乎的。按理说,巴拉圭政府里但凡有个懂点国际政治的,都应该把这案例翻烂了才对。
可佩尼亚政府偏不。他不仅要走立陶宛的老路,甚至还想玩出点新花样。如果说立陶宛是背后捅刀,那巴拉圭这波操作,简直是把刀子在我们胸口上又拧了半圈——毕竟,我们和立陶宛可没有68年的交情。这种老友背叛的戏码,分量更重,刺得也更深。
当然了,巴拉圭和台湾当局勾勾搭搭也不是一天两天了。这么多年,台湾为了保住这在南美洲唯一的“邦交国”,可以说是下了血本。
捐款、投资、技术援助、留学生奖学金……能给的都给了,就差直接发钱了。巴拉圭呢,也一直是个看人下菜碟的主儿,谁给的钱多,他就跟谁笑得欢。
这次佩尼亚如此高调地邀请赖清德,你真以为是所谓的“民主价值”或者“深厚友谊”?
别逗了。
佩尼亚宣布这个消息的场合,是一个双边投资会议。 这潜台词,简直不要太明显:“赖先生,人来就行,但记得把钱带来啊!我们这儿的项目都等着开工呢!”
这就像一场精心策划的商业演出,舞台搭好了,演员就位了,就等金主爸爸打赏了。
更有意思的是巴拉圭过去的表现。他们经常是前脚刚从台湾那拿完援助,后脚就隔空对中国大陆喊话:“我们非常希望和伟大的中国建立更紧密的贸易关系!”
这种两头通吃的算盘,打得噼啪响。
佩尼亚这次可能也是这么想的。他觉得,一方面,高调接待赖清德,可以从台湾那里拿到实打实的经济援助,还能顺便讨好一下美国,刷一波“民主阵营”的存在感。另一方面,他又觉得,中国大陆家大业大,应该不至于为了他这么一个南美小国,就把生意全停了。毕竟牛肉还是要吃的,大豆还是要买的。
说白了,他赌的就是中国会为了大局而“忍”。
但他这次,恐怕是真算错了。
看到这个消息后,我们外交部在7月15号的回应,一如既往地冷静克制,但每个字都像钢针一样,扎得结结实实。
外交部用了三个词:“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人心所向、国际大义、大势所趋。”
这三个词摆在一起,释放的信号再明确不过了:中国,这次不打算忍了。
什么是“人心所向”?就是全世界180多个国家都承认“一个中国”,你巴拉圭非要当那个刺头,你逆的是全世界的人心。
什么是“国际大义”?就是尊重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这是联合国宪章的基本准则,是国际关系的基石。你挑战这个,就是挑战国际秩序。
什么是“大势所趋”?就是中国的统一是历史必然,中华民族的复兴是挡不住的潮流。螳臂当车,不自量力。
这已经不是劝告,而是警告了。
68年的感情,说不要就不要了。这种吃着中国的饭,还想砸中国的锅的行为,别说我们自己,连任何一个讲道义的路人看了,都觉得不地道。
更何况,今天的中国,早已不是那个在国际舞台上需要忍气吞声的“吴下阿蒙”。我们有足够的实力和工具,来维护自己的核心利益。
立陶宛就是最好的例子。我们甚至都不需要动用什么惊天动地的手段,仅仅是严格执行海关检验检疫标准,在商言商,就能让它的经济感受到切肤之痛。
巴拉圭难道以为自己的身板比立陶宛更硬?
我们来看看它的家底。巴拉圭的经济支柱是什么?大豆、牛肉。 这两样东西最大的买家是谁?中国。一旦我们决定收紧缰绳,比如以“生物安全”或“技术标准”为由,放缓对巴拉圭牛肉和大豆的进口检验流程,那对巴拉圭的农场主和出口商来说,就是灭顶之灾。
成千上万吨的货会烂在港口,无数的家庭会因此失去收入。这点损失,台湾当局给的那点援助,够填窟窿吗?杯水车薪而已。
再把视线转回台湾。赖清德这几年在所谓“外交”上,可以说是四处碰壁。
从洪都拉斯到尼加拉瓜,再到瑙鲁,台湾所谓的“邦交国”一个个离他而去。他现在能拉住的,也就是巴拉圭这种给钱就能办事的“朋友”了。
赖清德这次出访,说白了,更像是一场自我安慰式的“刷存在感”之旅。他心里清楚,台湾的国际空间正在被极限压缩,但他又必须得做点什么,给岛内的支持者一个交代。于是,巴拉圭这个愿意出租舞台的国家,就成了他的救命稻草。
可问题是,这种靠金钱堆砌起来的舞台,能有多牢固?又能有多大意义?
除了能让岛内媒体炒作出几篇“外交突破”的头条,让绿营选民集体高潮一下,几乎没有任何实质性的价值。这种“金元外交”,本质上是饮鸩止渴。 今天你能用钱买来笑脸,明天就有别人能用更多的钱买走它。
归根结底,这场闹剧里,台湾当局是那个绝望的表演者,巴拉圭是那个贪婪的舞台提供商,而他们共同挑战的,是一个正在崛起,且对原则问题绝不退让的大国。
国际社会是个很现实的地方,没有那么多童话故事。任何一个大国,都绝不会容忍一个所谓的“朋友”,一边享受着你的好处,一边在背后捅你的刀子。
你可以有你的选择,你可以决定跟谁站在一起。但你必须明白一个道理:一旦你选了中国的对立面,那就别再指望能从中国这边捞到任何好处。
巴拉圭现在就站在这个十字路口。它要当第二个立陶宛,可以,没人拦着。但立陶宛吃过的苦,它恐怕得加倍尝一遍。
时代变了。中国已经拥有在全球范围内维护自身利益的决心、意志和能力。任何国家,想同时吃中国的饭,又砸中国的锅,最终的结果,只会是把自己的碗也摔得粉碎。
佩尼亚总统,真的该好好算算这笔账了。为了赖清德送来的那几张支票,搭上整个国家的未来,这笔买卖,真的划算吗?
相关文章
7月14号入伏当天,北京朝阳医院急诊一天收了17个低钾晕倒的年轻人,全是靠外卖续命的白领。大暑前后,人体每天随汗流失的钾高达350毫克,相当于跑丢两根...
2025-07-27 0
看到文章结尾,麻烦您点个关注,有任何的想法和观点,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感谢您的支持与喜欢!文|一盏月编辑|一盏月陈佩斯,一代小品之王。他在春晚上的小...
2025-07-27 0
一种新规则出现了,警告之后就是开火。沈飞造歼-16飞机用的是新方法。一架飞机被分成47个标准模块。不同的车间同时安装不同的模块。最后再把这些模块组装到...
2025-07-27 0
前言2020年春,新冠疫情,把罗罗公司这家英国老牌航空发动机巨头,打的稀巴烂,负债54亿英镑!可在面对中国抛出的橄榄枝,罗罗公司硬是摆出一副“宁死不屈...
2025-07-27 0
不得不说,特朗普今年获得诺贝尔和平奖的希望变大了!7月26日,特朗普在社交媒体发文说,他已分别与柬埔寨首相洪马内和泰国代首相蓬探通话,并警告若两国持续...
2025-07-27 0
7月中下旬,中国与越南在广西举行“携手同行—2025”陆军首次联合训练,主题为“边境地区联合执勤训练”。这一事件看似寻常,却如同一颗投入南海的石子,激...
2025-07-27 0
青岛港那次,准备得好好的欢迎仪式,咋说停就停了?都布置好了,红地毯都铺上了,码头上一下子就没了声音,怪得很,就等着那几艘从美国来的大船了。那年是198...
2025-07-27 0
一个24岁的女人,在河里找到了。她送外卖才一个月多点。她有一个两岁的孩子。五十米的距离,她就再也回不去了。7月25日上午,搜寻有了最后的结果。救援人员...
2025-07-27 0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