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2025年7月11日,在马来西亚吉隆坡举行的中国—东盟外长会上,一场备受瞩目的会晤吸引了全球目光——美国国务卿鲁比奥与中国外交部长王毅举行了双...
2025-07-12 0
7月20日入伏,不出意外,今年三伏天将出现这5个现象,与往年不同
三伏天,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的时段,民间百姓说的“苦夏”就在此时 。2025年的三伏天将于7月20日正式开启,到8月18日结束,共计30天。据气象专家分析,今年三伏天有五个与往年不同的现象,大家要早做准备,平安度过这个三伏天。
今年三伏天仅有30天,打破了过去连续10年40天超长三伏的纪录。但天数减少可不意味着会更凉爽,国家气候中心发出预警,今年可能会遭遇"浓缩型酷暑"。由于副热带高压强盛,热量集中释放,华北、黄淮等地可能出现连续15天35℃以上的高温天气,像重庆、武汉、南京等长江中下游的“火炉城市”,极端温度甚至可能突破40℃,炎热程度不容小觑。大家要及时关注天气预报,做好防暑降温措施,尽量避免在高温时段外出。
随着气候的变化,今年降雨带出现北移现象,京津冀等北方地区的空气湿度大幅增加,常常超过70%,呈现出以往只有南方才有的“南方式闷热”。在这种湿热交织的环境下,人体汗液难以蒸发,体感温度飙升,中暑的概率比平常增加3倍。建议大家及时补充水分,家中最好备上藿香正气水等防暑药品;室内可以使用空调、风扇等设备来调节温度和湿度,营造相对舒适的环境。
城市的热岛效应在今年三伏天表现得尤为突出,夜间低温普遍维持在28 - 30℃ ,打破了以往夜间散热降温的规律,人们仿佛置身于一个巨大的“蒸笼”中,夜晚也难以获得凉爽。这样的高温环境严重影响睡眠质量,长期睡眠不足还会影响身体健康和工作生活效率。建议大家将卧室空调温度设定在26℃左右,并开启除湿模式,同时可以使用一些辅助睡眠的工具,如凉席、冰枕等,来帮助自己获得更好的睡眠。
8月19日出伏后,“秋老虎”可能会强势来袭,尤其是华北地区,或许会迎来持续10天左右的“秋包伏”高温天气 。农谚有云“晚立秋热死牛”,今年立秋时间相对较晚,预示着立秋之后高温天气仍会持续一段时间,这对于秋收工作来说,需要格外注意防范干旱对农作物的影响。农民朋友们要合理安排农事活动,及时灌溉,确保农作物的生长;大家在日常生活中也不能掉以轻心,继续做好防暑工作。
高温天气不仅影响身体,还容易影响情绪。科学统计显示,气温每升高1℃,人们情绪失控的风险就会增加12% 。在今年格外炎热的三伏天里,大家更容易出现烦躁、焦虑、易怒等情绪,也就是所谓的“情绪中暑”。我们要学会自我调节情绪,保持心态平和,可以通过听音乐、阅读、与朋友聊天等方式来缓解压力和不良情绪;同时,也要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让自己的身心得到充分的放松。
面对今年特殊的三伏天,大家要提前了解这些现象,做好应对准备,平安度过这个炎热的时期。
相关文章
当地时间2025年7月11日,在马来西亚吉隆坡举行的中国—东盟外长会上,一场备受瞩目的会晤吸引了全球目光——美国国务卿鲁比奥与中国外交部长王毅举行了双...
2025-07-12 0
地球上的每个生命,哪怕是细菌都要面对死亡,除了我们人类自己,我们不知道其他生命对死亡的恐惧如何。但我知道,人最怕的不是死亡,而是对死亡的想象。不妨试想...
2025-07-12 0
小米SU7上市三个月销量破圈,但真和特斯拉Model3停一块儿,准车主们摸着方向盘还是犹豫了。参数党看小米赢麻了,老司机却默默刷卡提走特斯拉——这波差...
2025-07-12 0
2025年7月9日前夕,特朗普突然解冻乙烷出口、芯片设计软件和航空发动机对华限制。贸易战打到第七年,这波主动让步罕见得很。但明眼人都懂,美国是被中国的...
2025-07-12 0
北京暴雨天我亲眼看见的毛主席纪念堂:排队的人、流泪的老人还有那些必须知道的事7月10号早上我五点多就去天安门广场了,那天预报说有雨。人挺多的,来升旗的...
2025-07-12 0
关税大棒砸到头上才清醒?特朗普7号一纸25%关税通知甩给韩国,李在明转头就提“改善韩中关系”。北京9月阅兵的邀请函还压在桌上,这局棋够他头疼的。美国这...
2025-07-12 0
“历史昭示我们,文明的繁盛、人类的进步,都离不开文明的交流互鉴。”7月10日,习近平主席向全球文明对话部长级会议致贺信时强调。这不由得让人想起,11年...
2025-07-12 0
据环球时报报道,在7月9日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有记者提问称,美国总统特朗普日前表示,最近中美关系有所改善,中国政府在贸易领域一直对美进行一种公平的政策...
2025-07-12 0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