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抖音热门文章正文

美国新任驻华大使抵京,下飞机后第一句话,就让中国对他不抱幻想

抖音热门 2025年05月17日 17:41 1 admin

美国新任驻华大使抵达北京履职,然而,他下飞机后的第一句话,就让中国对他不抱幻想。那么,这位驻华大使究竟什么来头?他又可能给中美关系带来怎样的变化?

美国新任驻华大使戴维·珀杜,中文名庞德伟,已于5月15日抵京履职。他在社交媒体上发布的第一句话——“我已准备好在这里开始工作,让美国更加安全、强大和繁荣”——迅速引发关注。

美国新任驻华大使抵京,下飞机后第一句话,就让中国对他不抱幻想

这句话看似普通,却因其未提及中美关系或合作愿景而显得不同寻常。我们知道,大使的职责本应该是在两国之间搭桥,按外交惯例,大使到任通常会强调促进两国友好。但庞德伟的发言完全聚焦美国利益,甚至将“安全”置于首位。

从字面上讲,这也不算错,每个国家派驻大使当然是为了本国利益,但外交场合讲求分寸,讲求姿态,他连个场面话都不愿意说,未免太过直接。这一表态不仅折射出特朗普政府的对华政策基调,也让外界对中美关系未来的改善空间产生疑虑。

先来看看庞德伟的履历,他今年76岁,不是外交官出身,而是商界转政坛。他从商40多年,曾在法国、新加坡、香港等地工作过,管理过锐步、Dollar General 等公司,后来进入政界,当了六年共和党籍参议员。去年底,特朗普提名他担任驻华大使,今年4月29日获参议院批准。

那么,特朗普为什么选他?两个原因。第一是信得过。庞德伟是特朗普圈子里的人,属于“亲信级别”;第二是懂生意。特朗普认为,派个懂经贸的人来北京,也许能在这个领域打开局面。

不过,庞德伟如今或许并不能算是一个“纯商人”,他上任前在国会听证会上的发言就亮明了对华态度。他说,中国对美国发动了“新形态战争”,是对“现有世界秩序”的威胁,还说中美关系是“21世纪最重要的外交挑战”。这些话说明他对中国的态度偏向鹰派。

美国新任驻华大使抵京,下飞机后第一句话,就让中国对他不抱幻想

而在他过去的政治活动中,也有不少“对华不友好”的举动。比如他曾窜访台湾,与蔡英文会面,公开表达对台湾的支持。这无疑是踩了红线,所以,庞德伟的上任,本身就不是为了修复关系而来,更多是为了“执行任务”。

对于这样一位大使,中方也并未刁难。外交部发言人林剑表示,中国欢迎庞德伟履职,并愿意提供便利,也再次强调中国对中美关系的立场——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话说得不软不硬,表达的是中方愿意合作,但合作是有条件的,不是一味迎合,这一表态既展现了中方的外交风度,也隐含着对美方态度的审慎观察。

值得注意的是,庞德伟到任的时机也很微妙。眼下,中美虽然在经贸领域有些缓和,但整体关系依旧紧张。政治互信低,战略竞争激烈,尤其是在台湾、科技、南海等问题上,美方动作频繁。大使在这种局势中,不可能是“单打独斗”,他更多是政策的传声筒,或者说是桥梁。

但问题是,这座桥梁能不能通?或者说,他愿不愿意修?现在看,他更多是代表特朗普政府对中国“强硬施压”的一环。虽然庞德伟有商界背景,但他的过往发言和言行并没有显示出缓和姿态。换句话说,他不太可能主动去“修桥补路”。

美国新任驻华大使抵京,下飞机后第一句话,就让中国对他不抱幻想

同时,庞德伟与特朗普的密切关系可能成为双刃剑。作为特朗普的忠实支持者,他曾公开质疑2020年大选结果,并在国会山骚乱事件中坚定维护特朗普。这种忠诚度使其能直接向白宫传递信息,但也可能限制其外交灵活性——若一味执行特朗普的对抗性政策,反而会加剧中美僵局。

当然,从历史经验看,中美关系的走向从来不是靠一位大使扭转,更多是由两国最高层决定的,庞德伟对中美关系的影响势必有限。不过,大使也不是可有可无的人,他是沟通的窗口,是信息传递的通道,如果庞德伟愿意发挥这个作用,那他就是推动者;要是他只想着执行命令,那他就是传声筒,甚至是搅局者。

有分析认为,庞德伟的履新让中美关系不太可能迎来转机,至少不会马上好转。他第一句话就表明了立场,也定了调。中国不会对他抱有幻想,这不是失望,而是看清现实。

对于中国来说,更重要的是做好自己的事。中美之间还会有很多博弈,但主动权不在一句话,而在行动。驻华大使来了,只是一个信号,但这个信号不太友好,后面会怎么走,还得看庞德伟接下来的表现,以及特朗普的下一步动作。

美国新任驻华大使抵京,下飞机后第一句话,就让中国对他不抱幻想

中美关系是否能破局,不取决于一张嘴,而取决于两双手是否愿意握在一起。庞德伟说美国要更强大,那中国也有自己的底气——和平靠合作不是靠强压,互利是双赢不是零和。一句话,坐飞机来的不一定是客,能不能当桥梁,还是得看他愿不愿意走下来。

发表评论

德业号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24 德业号.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