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资讯文章正文

山西狗咬人血案再曝细节:剔骨刀上无死者DNA,真相更扑朔迷离

热点资讯 2025年11月17日 17:24 1 admin

一审庭审现场,当被告申某的辩护律师拿出 DNA 检测报告时,全场哗然。报告明确显示,案发时申某挥舞的剔骨刀上,仅检测出申某本人的 DNA,并未发现死者郭某的任何生物痕迹。这一结果与此前 “申某持刀刺死郭某” 的初步认定形成强烈冲突,也让案件的核心事实变得模糊。

按照常理,若郭某身中九刀并因失血性休克死亡,凶器上理应残留其血迹或组织样本。但检测结果却完全相反,这不禁引发多重疑问:郭某的致命伤口是否真的来自这把剔骨刀?案发现场是否存在另一把未被找到的凶器?混乱打斗中,是否出现了 “己方误伤” 的情况?这些疑问直接动摇了 “申某故意伤害” 的指控基础,也让责任划分变得异常复杂。

律师在庭审中明确提出,DNA 检测结果表明,现有证据无法直接证明申某的刀具与郭某的死亡存在直接关联。“既然刀上没有死者的生物痕迹,就不能排除其他可能性。” 律师进一步推测,案发时现场人员混杂、空间狭窄、光线昏暗,郭某一方共有五人,且情绪激动,不排除在混战中相互误伤的可能。“如果部分伤口并非申某造成,那么将全部责任归咎于他,显然不符合法律的公平原则。”

这一关键证据的披露,让舆论瞬间反转。此前不少人基于 “一死三伤” 的结果,倾向于认定申某防卫过当,但如今 DNA 检测的矛盾,让更多人开始质疑案件的真相:“没有 DNA 匹配,凭什么认定是申某刺死了郭某?”“会不会是郭某一方在打斗中自己造成了伤害?” 这些疑问,也让法官在认定事实时面临更大的挑战。

山西狗咬人血案再曝细节:剔骨刀上无死者DNA,真相更扑朔迷离

随着庭审的推进,案发前后的完整细节也逐渐浮出水面,这场悲剧的酿成,源于一场情绪失控的连锁反应。

正月初二下午,申某的儿子小申和朋友出门准备驾车时,突然被邻居郭某家拴在门外的土狗扑咬。小申事后回忆,狗先后咬了他两次,腿上留下明显伤痕。担心朋友也遭到袭击,情急之下,他顺着狗链将狗拽起,两次摔在地上,狗随后失去了动静。

意识到闯了祸,小申第一时间前往郭家说明情况,但家中无人应答。回家后,他让母亲联系郭某一方协商解决,没想到对方态度极其强硬,不仅拒绝沟通,还言语指责小申 “故意杀狗”。协商无果后,小申选择报警,希望通过警方调解处理此事。

当天晚上,小申一直在派出所等待郭某一方前来协商,但直到深夜,对方始终没有出现。他不知道的是,此时的郭家,正被愤怒情绪裹挟,一场更大的冲突即将爆发。郭某的妻子赵女士事后坦言,得知狗被摔死后,她 “气不过”,觉得 “狗都死了,对方还要报警,根本没把郭家放在眼里”。这种情绪的积累,让她失去了理性判断,决定带着两个女儿上门 “讨说法”。

山西狗咬人血案再曝细节:剔骨刀上无死者DNA,真相更扑朔迷离

当晚 19 时许,天色已完全黑透,赵女士带着两个女儿来到申家。她们没有按门铃,也没有敲门,而是直接采取了极端行为 —— 踹门、砸窗,最终破门而入。申家的门窗玻璃被砸得粉碎,碎片散落一地,屋内的宁静被瞬间打破。申某和妻子、女儿正在家中休息,面对突然闯入的三人,顿时陷入恐慌。

邻居听到巨大的嘈杂声后,曾试图上门劝架,但赵女士和两个女儿情绪激动,根本无法阻止。随后,郭某本人也赶到现场,原本的 “三人对峙” 升级为 “五人混战”。申家仅有三人,而郭家一方有五人,且气势汹汹。申家的老式住宅结构特殊,没有明确的围墙,院子连着院子,屋内空间狭窄,人员混杂在一起,冲突一触即发。

混乱中,申某感到自身和家人的安全受到严重威胁,他摸到窗台上的一把剔骨刀,开始胡乱挥舞,试图逼退对方。最终,这场打斗造成了一死三伤的惨重后果:郭某身中九刀,因失血性休克死亡;赵女士和两个女儿不同程度受伤,其中一人构成重伤;申某本人也鼻骨骨折,身上多处淤青。

山西狗咬人血案再曝细节:剔骨刀上无死者DNA,真相更扑朔迷离

除了 DNA 证据的矛盾,庭审中的另外两个关键争议点,也直接影响着案件的定性 —— 申家 “五次报警无人到场” 的说法,以及双方对 “入户行为” 的定性分歧。

申某的女儿在庭审中回忆,案发当晚的混战持续了约几十分钟,期间,申家一共拨打了五次报警电话,但始终没有警察到场。“我们当时真的很害怕,对方人多势众,还在打砸,我们只能一遍遍报警求救,但电话打出去后,一直没有回应。” 这一细节曝光后,引发了公众对基层公安反应机制的强烈质疑。

邻里冲突本是常见的民事纠纷,若警方能及时介入,或许就能阻止矛盾升级。但在这起案件中,申家的五次报警均未得到回应,最终导致冲突失控演变为刑事案件。截至目前,警方尚未就 “为何未及时出警” 这一问题作出正面回应,但这一细节无疑为申某的 “正当防卫” 辩护提供了新的支撑 —— 在求助无门、面临紧迫危险的情况下,采取防卫行为具有更强的合理性。

山西狗咬人血案再曝细节:剔骨刀上无死者DNA,真相更扑朔迷离

另一个核心争议点,是郭某一方的行为是否构成 “非法侵入住宅罪”。赵女士在庭审外表示,她和家人只是 “走进邻居家讨说法”,并不认为自己的行为是 “非法侵入”。但申家一方坚持认为,对方未经允许,砸窗、撬门、强行冲入家中,属于典型的非法入侵。

这一定性分歧至关重要,因为 “非法侵入住宅” 是正当防卫的重要适用前提。根据我国刑法规定,对正在进行的非法侵入住宅等不法侵害,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但在这起案件中,由于案发现场没有监控,部分证人证词模糊,双方对入户行为的描述截然不同,给法官的认定带来了极大难度。

不过,赵女士在庭审外的一段供述,成为了对她不利的关键证据。她承认,当时上门 “砸玻璃泄愤” 是因为 “脑子一热,想着出出气”,并没有真正想要协商解决问题。这句 “出出气” 的坦白,直接印证了其行为的挑衅性和违法性,也为申某一方的 “正当防卫” 主张提供了实质性支撑。目前,赵女士及两个女儿已因涉嫌非法侵入住宅罪,被另案提起公诉。

山西狗咬人血案再曝细节:剔骨刀上无死者DNA,真相更扑朔迷离

为了证明案发时申某处于 “被多人围殴” 的危险境地,申某的家属在庭审中提交了相关医疗资料。资料显示,申某在冲突中造成鼻骨骨折、面部淤伤、肋部擦伤等多处伤情,这些伤情经鉴定并非轻微伤。

律师指出,这些伤情足以证明,申某在案发时确实遭到了郭某一方的暴力攻击,其人身安全受到了紧迫且现实的威胁。“一个年过六旬的老人,面对五名年轻力壮的闯入者,在狭窄昏暗的空间里被围殴,鼻骨都被打断了,这种情况下,他的防卫行为是出于生存本能,完全符合正当防卫的构成要件。”

山西狗咬人血案再曝细节:剔骨刀上无死者DNA,真相更扑朔迷离

在司法实践中,正当防卫的认定需要满足 “存在不法侵害”“不法侵害正在进行”“防卫行为针对不法侵害人”“防卫限度没有明显超过必要范围” 等条件。申某的伤情证据,与郭某一方非法侵入住宅、持械打砸的行为相互印证,形成了完整的证据链,证明了 “不法侵害” 的真实性和紧迫性。

结合之前的 DNA 检测结果,律师进一步提出,既然申某本人也遭受了严重伤害,且凶器上没有死者的 DNA,就不能排除郭某一方在攻击申某时,因自身混乱导致受伤的可能。“在多人混战的场景下,很难精准判断每一处伤口的来源。如果申某的防卫行为是为了阻止对方的持续攻击,那么即使造成了严重后果,也不应认定为防卫过当。”

发表评论

德业号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24 德业号.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