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资讯文章正文

“摇一摇”广告乱象为何屡禁不止?

热点资讯 2025年11月12日 04:23 1 admin

文/冯致婷

近日,“双十一”购物活动进入尾声,各大APP的广告投放却依旧“火力全开”。投屏广告无孔不入,“摇一摇”广告更是沦为骚扰重灾区,手机轻微晃动或指尖无意触碰屏幕,页面便会被强制跳转至“双十一”会场,关闭按钮隐蔽难寻、退出流程繁琐复杂。这种“被动触发”的广告形式严重干扰用户正常使用,引发网友广泛吐槽,不少网友直言“手机仿佛不受控制”,甚至调侃“个个APP都能速通电商会场”。

“摇一摇”广告的野蛮生长,本质是平台凭借技术优势侵犯用户权益。不少APP刻意调高陀螺仪灵敏度,把用户日常的轻微晃动硬算成“同意观看”,让广告观看从“自愿选择”变成“强制触发”。江苏省消保委调查显示,九成用户反感这类广告,觉得自身权益被侵犯。更危险的是,部分广告会直接跳转付款页面,加上免密支付的普及,很容易给用户带来财产风险。面对这种“技术霸凌”,用户除了卸载APP几乎没别的办法,数字空间里用户与平台的权利严重不对等。

“摇一摇”广告乱象为何屡禁不止?

这类乱象屡禁不止,核心是违法成本低但商业收益高。2023年2月,工信部就在一份通知中明确:不得利用高灵敏度“摇一摇”等易造成误触发的方式诱导用户操作。可两年过去,违规情况依然存在。广告投放成本低、赚钱快,而监管层面取证难、处罚轻,就算平台被查,也往往只是被处以小额罚款,根本起不到震慑作用。这种收益和成本的巨大反差,让一些企业只顾着靠广告变现,完全忽视用户体验,陷入短视的经营逻辑。

“摇一摇”广告乱象为何屡禁不止?

治理“摇一摇”广告乱象,需要多方一起发力。监管部门要明确技术标准,规定“摇一摇”的触发灵敏度和关闭方式,同时加强执法力度;平台得放弃“流量至上”的想法,把用户权益放在第一位,给用户自主关闭“摇一摇”这类触发式广告的权利;用户也应增强维权意识,遇到违规广告及时举报。从更深层次来看,这还需要明确数字时代平台和用户的权利边界,通过制度规范平台行为,让技术真正为人民服务。

数字技术本该便利人们的生活,而非制造麻烦。整治“摇一摇”广告乱象,不仅能改善用户体验,更能重塑数字社会的信任。唯有监管从严、平台守底线、用户敢发声,才能遏制技术滥用,让每个人都能切实享受到数字技术带来的红利。

发表评论

德业号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24 德业号.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