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太极爱好者都有过这样的困惑:练了大半年,动作还是僵硬不协调,别说养生效果,有时候还觉得腰酸背痛;看着别人练得行云流水,自己却总找不到感觉,越练越没...
2025-11-06 0
从1981年到1991年,经过长达十年的不懈坚持,历经坎坷和磨难,她终于把她的农村丈夫落户北京。这漫长的十年中,她为孩子上了北京城市户口,丈夫有了北京城市户口,最终也有了一份正式工作。回城后,除了住房紧张,除了发生一些家家难免的磕磕碰碰、大小摩擦以外,再也没有什么其他的困难了。
本文的主人翁叫杨春梅,她是一名北京知青,曾在山西省吕梁地区的一个小山村插队落户生活了十二年,最后以假离婚的方式带着年幼的儿子回到了北京,再历时十年,终于把自己的农村丈夫变成了北京城里人。有关杨春梅大姐坎坷曲折的回城经历,听我慢慢给大家讲述。
1968年12月下旬,十七岁的杨春梅也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和同学们一起乘坐火车离开北京,来到了山西省吕梁地区一个叫郭家沟的小山村插队落户,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那年,十七岁的杨春梅身高还不足一米五,身体瘦弱得像个十四、五岁的孩子。
上世纪六十年代末,山西省吕梁地区的农村还很落后,乡亲们的生活很苦,勉强能解决温饱问题。在农村生活过的人都知道,六十年代偏远的农村山区,劳动生产基本靠人力和畜力,大多以人力为主。挑粪、耕耙、播种、锄地、收割等等,哪种农活也不轻松,让城里长大的孩子干这样的农活,也真难为他们了。
北京知青在山西(图片来源网络)
经过几年的插队生活,乡亲们给予了北京知青很多关爱和照顾,乡亲们的淳朴善良和真诚,令知青们深受感动,特别是女知青,得到一些温暖和关爱,就容易被感动。久而久之,一部分女知青就渐渐喜欢上了淳朴善良的农村小伙子,感情的火花一旦被点燃,也就形成了燎原之势。
1975年秋后,二十四岁的杨春梅顶着父母和同学们坚决反对的巨大压力,毅然决然嫁给了本生产队一个叫郭春生的年轻后生,她成了郭家沟大队第二名嫁给农村小伙的北京知青。因为这,她母亲气得大病一场,并写信说要和她断绝母女关系。因为当时已有部分知青通过招干或招工离开了农村,这个时候选择和农村青年结婚,大家都觉得她不够明智。
婚后第三年春天,也就是1977年的3月初,杨春梅生了一个男娃,她给娃娃起名叫郭明春,一家三口人的名字中都有一个“春”字,他们一家三口都是春天出生的。
那年冬季,国家恢复了中断十年的高考,杨春梅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参加了1977年冬季全国统一的大中专招生考试,因为多年没摸过课本,仅凭一两个月的突击复习没有多大成效,杨春梅最终名落孙山。第二年夏季她再次报考,结果再次落榜。
看看一起来插队落户的同学们都先后通过招工招干离开了郭家沟,自己又遭遇了两次高考落榜的打击,杨春梅的心情很沮丧,情绪低落到了极点。有时半夜睡不着觉,她就坐在院子里的磨盘上哭。郭春生很心疼杨春梅,就安慰她:“这次考不上咱来年再考,早晚都能考上。就算考不上,我也不会让你和娃娃受苦,我有的是力气,挣全年的工分以外,能打柴能开荒,不愁日子过不好。”
郭春生的话语虽然很感人,可杨春梅的心思就是想通过高考离开农村,回到城里生活。当时农村的生活太苦,工人和农民的差别太大,杨春梅已经开始后悔当初没听父母的话,不该这么着急嫁给农民。
一晃就到了1979年初夏,就在杨春梅不分昼夜复习功课,全力以赴备战高考时,国家有了新政策,还生活在农村没招工回城的知青可以返回原籍了。这一消息不亚于晴天霹雳,杨春梅欣喜若狂,第一时间她就跑到公社知青办咨询知青回城事宜。
图片来自网络
可到了知青办才知道,像杨春梅这种已经嫁给农民的知青,国家暂时还没有回城政策。也就是说,只要跟农民结婚的知青,就无法回城。杨春梅哭着问工作人员:“那我该咋办呀?我想回北京,我想念爸爸妈妈……”
知青办的工作人员看她怪可怜的,就偷偷告诉她:“要想回北京,只有离婚一条路。”“可我不想离婚,我不想伤害他。”“先办理离婚手续,等把户口迁回北京,你俩再复婚就是,这也叫假离婚。”工作人员一句话令杨春梅醍醐灌顶,她一口气跑回了家。
没有争吵,更没有打闹,郭春生哽咽着:“春梅,只要你能回北京,你要你心里畅快,咱俩离婚后就算你不和我复婚,我也不怨恨你……”
在郭春生父母和亲戚的强烈反对下,郭春生偷偷找大队书记开了介绍信,和杨春梅一起到公社民政部门办理了离婚手续,杨春梅带着三岁的儿子过郭明春回到了北京。没费多大周折,就办理好了她和儿子的落户手续,随后接班顶替她母亲的岗位,到北京第二毛纺织厂当了一名车间工人。
一切都安顿好以后,杨春梅回到郭家沟,和郭春生办理了复婚手续,硬是把他接回了北京。因为当时杨春梅父母的住房也很紧张,杨春梅和她儿子住在半间偏房里,房间勉强能睡下她和儿子,郭春生来到北京,不光是工作不好找,吃住也成了难题。
杨春梅和郭春生复婚没告诉她父母,她母亲得知女儿偷偷和郭春生复婚后,气得两天没吃饭,不让郭春生进家门,还要把杨春梅娘俩赶出家门。杨春梅的父亲心疼女儿和外孙子,就对他老伴说:“你把春梅撵出去,让她去哪!难道要让她和外孙子睡马路不成……”在杨春梅父亲的干涉下,杨春梅和她儿子才没沦落到街头。
家里确实住不开,郭春生晚上就到火车站候车室的长凳上睡觉,白天到处找零活干,各方面都不是多顺心。岳母不让登门,工作不好找,吃住都是难题,郭春生感觉在北京生存压力太大,他想回山西。杨春梅就安慰他,咬牙坚持一下,慢慢就会好起来的。
之后的日子里,杨春梅到处帮郭春生找工作,也到相关部门求助,希望得到相关部门的帮助。这期间,郭春生在煤场拉过煤,在火车站当过装卸工,在建筑工地干过临时工,捡拾过废品,还在砖厂干了几年。砖厂管吃管住,郭春生虽然在砖厂吃了不少苦,倒是有了一个栖身之地。
1986年冬季,杨春梅姑姑家的小表弟参军入伍了,他居住的那间房子空了下来,杨春梅就搬到姑姑家暂时借住,郭春生也能时常过来看看,夫妻俩总算有了缠绵的机会。
杨春梅的表弟退伍后,杨春梅的单位给她分了福利房,房子虽然很小,可总算有了属于自己的家。当时国家正着重解决知青配偶的户口和工作问题,杨春梅就借机到相关部门反映情况,相关部门负责人最终受理登记,答应尽快解决杨春梅配偶的户口和工作问题。
1991年开春,杨春梅终于迎来了一个天大的好消息,她丈夫郭春生的工作落实了,他被安置在北京水电厂(密云)工作,户口也从山西农村迁到了北京市郊,转成了城镇户口。工作单位和落户地虽然很偏僻,当毕竟是正式工作,是北京城镇户口,杨春梅和郭春生都很知足。十年的风雨坎坷,十年的漫长等待,杨春梅终于把自己的农村丈夫变成了北京户口的城里人,也得到了父母的认可。
郭明春19岁那年,考上了北京理工大学,他替母亲圆了大学梦。2000年初,杨春梅居住的单位宿舍楼(筒子楼)拆迁,杨春梅分到了一户回迁楼,面积虽然不大,比起之前的居住环境,那真是有着天壤之别。
图片来自网络
目前,杨春梅和郭春生的退休生活很快乐,他夫妻俩时常回到郭家沟小住,那里的老房子还完好无损,院子里长满了树木,院门口的那棵老槐树一个人都抱不过来了,他夫妻俩都很喜欢山村的宁静和安详。
讲述完自己和农村丈夫的情感生活往事,杨春梅大姐很感慨,她说几十年的时光转瞬即逝了,她也成了白发老人,回忆走过的人生路和自己年轻时的抉择,也没有什么后悔和愧疚,她很知足。唯一的遗憾,就是因为回城错失了高考的机会,没能圆自己的大学梦,上大学可是她从小的梦想。
其实,世上原本就没有什么完美无缺,只要知足就好,知足常乐嘛。在这里,衷心祝愿杨大姐和她老伴晚年生活充实美满,开心快乐,幸福健康到永远!
作者:草根作家(朱成金)(感谢杨大姐提供素材)
相关文章
很多太极爱好者都有过这样的困惑:练了大半年,动作还是僵硬不协调,别说养生效果,有时候还觉得腰酸背痛;看着别人练得行云流水,自己却总找不到感觉,越练越没...
2025-11-06 0
近日,“中安卫士北京”公众号公示了北京市公安局公交总队2025年11月份拟聘用勤务辅警名单,名单包含80人,并附带了拟聘用辅警的毕业院校信息,其中不乏...
2025-11-06 0
美军在南海的日子最近过得不太顺,10月26日那天,尼米兹号航母在那边搞军演,结果半小时内连摔了两架飞机。一架是MH-60R海鹰直升机,另一架是F/A-...
2025-11-06 0
一张委任状,把“林森”两个字签在蒋介石头顶,1935年4月1日,老蒋成了民国唯一“特级上将”。听起来威风,可细看那场授衔,更像给狮子挂牌:牌是木头做的...
2025-11-06 0
一场精心算计的边境梗阻,正搅动着连接两大洲的物流大动脉,就在北方冰封水道因为酷寒无法通航之际,贯穿大陆的钢铁长城传来了意想不到的消息,华沙方面毫无征兆...
2025-11-06 0
点击关注“红网体育”更多精彩内容屈芷欣(右二)和教练张旋(右一)站上领奖台。图/新华网在11月4日结束的第十五届全运会跳水项目女子个人全能决赛中,来自...
2025-11-06 0
“录音门”爆出的第七天,秦雯的名字已经从热搜第一掉到了第十,但代价却像雪球一样越滚越大:警方调卷宗、资本撤项目、编剧委员会连夜改合同,连白玉兰奖都要“...
2025-11-06 0
在阅读文章前,辛苦您点下“关注”,方便讨论和分享。作者定会不负众望,按时按量创作出更优质的内容。文I李Lin环球编辑I李Lin环球前言哈喽,大家好,小...
2025-11-06 0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