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资讯文章正文

南航通报“员工体测考核后猝死”:成立专项工作组,帮家人渡难关

热点资讯 2025年11月04日 18:06 1 cc
南航通报“员工体测考核后猝死”:成立专项工作组,帮家人渡难关

本文仅在今日头条发布,请勿转载

10月30日,南航一名38岁的安全员在参加规定的3000米体测时突发不适,经全力抢救无效不幸猝死。

事件发生后,南航迅速发布通报,明确事件经过并表示将协助家属共渡难关。这一悲剧不仅让一个家庭陷入悲痛,更引发了社会对岗位体能要求、个人健康管理及企业用工保障等问题的广泛讨论,背后的多重启示值得每个人深思。

南航通报“员工体测考核后猝死”:成立专项工作组,帮家人渡难关

从岗位属性来看,安全员的体能考核具有其合理性与必要性。

作为保障航空安全的关键岗位,安全员肩负着应对飞行中各类突发安全事件的重任,无论是制止违规行为、处置突发事件,还是保护乘客与机组人员安全,都需要过硬的身体素质作为支撑。

3000米体测等体能考核项目,并非南航单独设立的特殊要求,而是航空行业针对安全员岗位制定的常规规范,其核心目的是确保从业人员能够胜任高强度的应急处置任务,筑牢航空安全的第一道防线。

从现有信息来看,南航严格按照规定组织体测,事件发生后现场及时开展抢救,后续也积极对接家属善后,在事件处置流程上符合行业规范,并无明显疏漏。

南航通报“员工体测考核后猝死”:成立专项工作组,帮家人渡难关

这起悲剧更给所有人敲响了个人健康管理的警钟。

38岁正值中年,正是上有老下有小、家庭责任最重的人生阶段,生命的意外离世让整个家庭承受了不可承受之重。在现代社会,猝死已不再是罕见现象,而心脏问题、心血管疾病往往是猝死的主要诱因。

很多人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常常陷入“重工作、轻健康”的误区,认为自己“平时没大病”“年龄还不算大”,就忽视了身体发出的细微预警信号——比如偶尔的胸闷、心慌、头晕,或是体检时心电图出现的轻微异常,都可能是身体在提醒需要关注健康。

中年阶段的身体机能已开始逐渐发生变化,长期的工作压力、不规律的作息、缺乏系统锻炼等因素,都可能悄悄埋下健康隐患。

无论身处何种岗位、何种年龄,都应摒弃“侥幸心理”,主动重视每一个身体信号,定期做好全面体检,尤其关注心率、血压、心血管等核心指标,在参与高强度运动或体能测试前,更要充分评估自身状态,必要时咨询专业医生,这是对自己负责,更是对家庭负责。

同时,事件也为企业的用工管理与健康保障体系提供了重要启示。

尽管安全员岗位有明确的体能要求,但企业在人员选拔、日常健康管理与考核安排上,仍有进一步优化的空间。

南航通报“员工体测考核后猝死”:成立专项工作组,帮家人渡难关

一方面,在安全员招录环节,不能仅聚焦于体能测试结果,还应建立更全面的健康评估体系,结合既往病史、体检报告、运动能力等多方面信息,综合评判应聘者的身体适配性,避免因单一指标选拔而忽视潜在健康风险;

另一方面,在日常管理中,应定期跟踪员工健康状况,针对中年员工等重点群体开展专项健康筛查,为员工提供必要的体能训练指导与健康知识普及,帮助员工科学提升体能,而非单纯以考核为导向。

对于高强度体能考核,可提前设置健康告知、风险提示等环节,允许员工根据自身状态申请调整考核时间或方式,避免因突然的高强度运动引发健康危机。

员工的生命安全是企业最宝贵的财富,无论岗位责任多么重要,都不能以牺牲员工健康为代价,建立“以人为本”的健康管理机制,既是企业社会责任的体现,也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

南航安全员体测猝死事件是一场令人痛心的悲剧。对于个人而言,健康是一切的前提,切勿因忙碌或侥幸忽视身体的预警;对于企业而言,岗位要求与员工健康并非对立关系,唯有将科学的健康管理融入用工全流程,才能真正实现责任与保障的双赢;对于社会而言,这起事件也应推动相关行业进一步完善体能考核标准与健康保障机制,让类似的悲剧不再重演。

愿这起事件带来的警示能够深入人心,让每个人都能重视健康、守护生命,让每个企业都能坚守以人为本的底线,共同筑牢安全与健康的双重防线。

发表评论

德业号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24 德业号.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