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 | 郑丽媛 出品 | CSDN(ID:CSDNnews) 原本一次 野心勃勃 的 现代化升级, 没想到 却成了 员工 的 集体噩梦。 过去两个月...
2025-10-27 0
2004年,82岁的杨振宁成功求婚28岁的翁帆。
从那之后,这段相差54岁的忘年恋就成了媒体以及大众关注的焦点。
有祝福理解的,但谩骂声,质疑声也不少。
如今,也就是杨振宁去世仅七天,恶心的一幕出现了。
这是演都不演了?
好在正义比想象中来得快。
其实了解真相的人都知道,这些谣言根本站不住脚,与其盯着别人的私生活说三道四,不如好好看看杨振宁这一辈子到底干了多少了不起的事。
说到杨振宁的学术成就,那可不是吹出来的。
他23岁公费留美,35岁就拿了诺贝尔物理学奖,这个年纪能拿到这个奖项,在全世界都少见。
他和李政道一起发现的“宇称不守恒”,简单说就是打破了物理学家之前对宇宙规律的固有认知。
后来这个理论还被应用到了半导体技术上,咱们现在用的手机、电脑芯片,背后都有这个理论的影子。
除了这个,他在理论凝聚态物理、冷原子物理这些领域都有重大突破,国际上提到物理学界的大佬,没人能绕开杨振宁的名字。
更让人佩服的是,他耄耋之年放弃了美国的一切,回到了清华园。
2003年12月24日,他把家从纽约搬到了北京,还把自己的住所命名为“归根居”,意思就是落叶归根。
回到清华后,他做的第一件大事就是筹建清华大学高等研究中心,这可是他说的“这辈子最后一件值得做的事情”。
为了这个研究中心,他从1996年就开始和清华校长反复沟通,1997年推荐了聂华桐担任主任,还亲自跑去香港和美国筹钱,注册了两个基金会。
自己更是捐出了部分积蓄、美国的房产,还有在清华工作前期的全部工资。
在他的努力下,这个研究中心慢慢成了国际顶尖的科研机构。
不仅聘请了力学和数学家林家翘,还成功把图灵奖获得者姚期智劝回来全职工作,引进了密码学家王小云这样的顶尖人才。
更难得的是,82岁的时候,他还主动给清华物理系和数学系的8个班、200多个大一新生讲了一学期的“大学物理”。
当时不光学生们听得认真,全国不少高校的老师都慕名而来,在旁边的教室看直播学习。
除了搞科研、建机构,杨振宁还特别关心青年人才的培养。
他亲自带博士生,把自己的学术经验毫无保留地传给年轻人,还在各种场合鼓励中学生奋发上进。
1995年他在汕大参加国际物理学大会时,专门和上千名潮汕中学生座谈,分享自己的求学经验和方法。
他还曾建议中国研制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器,这个建议后来变成了现实,2017年大连化物所建成了世界上第一座相关装置,给我国的科研发展添了不少力。
聊完杨振宁的硬核成就,再来说说他充满争议的感情问题。
杨振宁这辈子有两段深刻的感情,第一段是和杜致礼女士相伴53年的婚姻。
两人是在西南联大认识的,当时杜致礼是学生,杨振宁是助教,后来两人在美国重逢,1950年正式结婚。
杜致礼也是学物理的,不仅能在生活上照顾杨振宁,还能在学术上和他交流探讨。
杨振宁拿诺贝尔奖的时候,杜致礼一直陪在他身边,两人一起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风风雨雨,是彼此最坚实的依靠。
而他和翁帆的缘分,其实早在1995年就埋下了伏笔。
那一年,杨振宁到汕头大学参加国际物理学家大会,当时还是汕大外语系大一新生的翁帆,负责给杨振宁夫妇做向导。
那时候的翁帆留着齐耳短发,看着青涩又认真,帮着安排行程、递资料,把接待工作做得妥妥当当,给杨振宁留下了不错的印象。
不过这一次见面之后,两人并没有过多联系,只是偶尔有简单的问候。
真正的交集是在2003年,翁帆看到了杨振宁的自传,想起了当年的接待经历,就写了一封信寄给了他。
让她没想到的是,杨振宁很快就回复了,之后两人就开始通过邮件频繁交流。
一开始他们聊学术、聊生活,从各自的经历聊到对未来的看法,慢慢发现彼此在很多方面都很合拍,友谊一点点变成了爱情。
2004年12月24日,82岁的杨振宁和28岁的翁帆在汕头登记结婚,这个消息当时引起了不小的关注。
婚后两人的生活过得低调又安稳,2008年他们再次回到汕头大学,翁帆已经从当年的向导变成了挽着他手臂的妻子。
在汕大的讲座上,杨振宁还幽默地说,觉得一半的同学不是来听他演讲的,而是来看翁帆的,这话让全场都笑了起来。
座谈会结束后,冒着小雨,两人十指紧扣走在汕大的日月湖边,校方还送给他们一本13年前初见时的照片集,杨振宁一页页翻看,看得特别认真。
这21年里,翁帆一直陪着杨振宁,照顾他的生活起居,跟着他参加各种学术活动,两人一起看书、一起散步,成了彼此最亲密的伙伴。
杨振宁曾经说过,翁帆是上帝给她最后的礼物,而翁帆也一直用行动陪伴着他。
就在大家慢慢开始理解、甚至羡慕他们这种独特的情感模式时,不幸的消息传来了。
2025年10月18日,刚刚过完103岁生日的杨振宁先生,永远地闭上了眼睛,告别了这个世界。
然而,就在举国上下都沉浸在悲痛之中的时候,总有一些人,按捺不住那颗想搞事的心,开始趁机恶意炒作,吃起了“人血馒头”。
一个网名叫“宛宛的花园”的用户,就在微博上大放厥词。
这人用极其刻薄的语言,把杨振宁和翁帆21年的婚姻,污蔑成是“翁帆的照顾任务”,甚至还说杨振宁死后翁帆必须“守身如玉的守寡终生”才算“完成任务”。
这种毫无人性的荒谬言论一出来,立刻炸了锅,引来了全网几乎一致的声讨和反对。
群众的眼光是雪亮的,平台的反应这次也很快。
没多久,微博官方就发布了公告,认为这个用户发布恶意言论,情节恶劣,直接给了他一个“永久禁言”的处罚,大快人心!
其实,像这种针对他们婚姻的恶意谣言,早就不是第一次了。
2018年的时候,就有些自媒体为了博取流量,无中生有地编造谎言。
说什么“杨振宁把现金资产都留给了和前妻的三个儿子一个女儿,翁帆只得到了一座别墅的使用权,而且别墅的产权还归大学所有。”
这个说法在当时传得有模有样,不少人还信以为真。
但其实这就是彻头彻尾的谣言,杨振宁的助理早就出来辟谣,说这些都是胡说八道。
事实上,杨振宁早就把大部分财产都捐给了清华大学,还设立了基金支持科研事业,他从来没有过所谓的“遗产分割”安排,更没有限制翁帆的未来选择。
他一直尊重翁帆的想法,不管是生活还是工作,都给了她足够的自由。
那些恶意揣测的言论,完全是没有任何事实依据的瞎编乱造。
杨振宁作为一位伟大的物理学家,一辈子都在为科学事业奋斗,回国后为我国的科研和教育事业做了那么多贡献,值得每个人尊重。
他的婚姻选择更是个人自由,那些恶意言论不仅伤害了当事人,也违背了基本的尊重原则。
好在各大平台及时出手,清理了这些不实信息,处罚了造谣的用户,没有让谣言继续扩散。
最后想说,咱们应该把目光放在杨振宁的学术成就和家国情怀上,记住他为国家和世界科学发展做出的贡献,而不是盯着他的私生活说三道四。
每个人都有选择自己生活的权利,尊重别人的选择,停止造谣传谣,才是最基本的素养。
希望大家都能铭记这位科学巨擘的付出,让那些无聊的八卦和谣言就此止步。
相关文章
整理 | 郑丽媛 出品 | CSDN(ID:CSDNnews) 原本一次 野心勃勃 的 现代化升级, 没想到 却成了 员工 的 集体噩梦。 过去两个月...
2025-10-27 0
我盯着电脑屏幕,眼眶有点发热。不是因为感动,也不是因为激动。是因为那行红得发黑的字。【年终奖金:100.00元】是的,你没看错,我也没眼花。一百块。我...
2025-10-27 0
不少男人总觉得“让女人动心”得靠花言巧语或贵重礼物,其实根本不用这么复杂。真正能激活女人荷尔蒙的,是藏在相处细节里的真诚与在意,做好这6点,比任何“套...
2025-10-27 0
一家人开开心心出游,返程时的一个掉头决定,竟让车辆冲下11米深崖!妹妹和母亲当场身亡,另一名亲属三天后抢救无效……而事故报告显示,这场悲剧本可避免。2...
2025-10-27 1
文|孙玉良加勒比海的风平浪静下,局势却像热锅上的蚂蚁一样。10月23日,美国空军两架B-1B“枪骑兵”轰炸机从得克萨斯州飞向委内瑞拉附近国际空域,虽然...
2025-10-27 0
近年来,小巧玲珑、一个正好够吃一顿的“贝贝南瓜”成为了许多人的心头好,它的质地像栗子一样粉糯,常常在健身爱好者吃的轻食里占据一席之地。好吃只是贝贝南瓜...
2025-10-27 0
安徽阜阳有个女孩子叫符某某,十三岁自己跑出家门,全家找了一个星期都没下落。第七天大家才想起来去奶奶家找,在一间常年没人住的房间里发现她,活着没事,就是...
2025-10-27 0
你能想象吗?一个 33 岁的爸爸,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尽全力的撑着最后一口气,就是为了等着女儿放学回家,再看她最后一眼!这一个让无数网友哭破防的男人,就...
2025-10-27 0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