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跌0.9%。阿里、拼多多微跌,网易跌超4%,京东、百度跌超1%,富途跌超2%,小鹏跌超1%。(本文来自第一财经 ...
2025-10-23 0
“宁拙毋巧,宁朴毋华”。
这是杨振宁留下一句人生箴言。
短短八个字,是他一辈子的做人准则。
那些以为他会留下巨额遗产的人,可能想不到,他真正看重的,从来不是钱。
而是对自己一生选择的笃定,以及对后辈传承的信念。
1
1922年,杨振宁出生于安徽合肥一个学术家庭。
父亲杨武之是清华大学算学系教授,杨振宁从小便在学术氛围浓厚的清华园中长大。
少年时期,他在成志小学和崇德中学就读,接受的是近乎严格的传统教育。
1937年抗战爆发后,年仅15岁的杨振宁随家辗转迁徙,最终抵达昆明。
正是在这里,他考入了当时中国最顶尖的西南联合大学,师从吴大猷、王竹溪等著名学者。
在那里杨振宁学习异常刻苦,有时为了弄懂一个公式,会整晚不睡,拉着同学辩论到天亮。
在动荡与贫困中,杨振宁完成了扎实的数理功底,并逐步建立起对理论物理的系统认识。
1945年,他成为清华公派留美学生之一,赴芝加哥大学深造。
1948年杨振宁获得博士学位后,进入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与物理大师费米、南部阳一郎、李政道等人共事。
1954年,他与米尔斯提出非阿贝尔规范场理论,即著名的杨-米尔斯规范场论。
这个理论为后来的粒子物理标准模型奠定基础,是继麦克斯韦方程、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后的又一基石。
1956年,他与李政道合作提出宇称不守恒理论,并由吴健雄等人实验验证。
一年后,两人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成为第一批获奖的华人科学家。
他在领奖台上用中文讲出了那句令人起立鼓掌的话。
“我为我的中国背景和血统感到骄傲。”
从那一刻起,他不再只是中国的科学家,更是整个世界物理界的一面旗帜。
2
杨振宁的一生,绕不开几个关键词。
一个是物理,一个是国家,另一个就是情感。
杨振宁不是那种容易动情的人,但他的情感一旦发生,就会非常深沉。
他与第一任妻子杜致礼的婚姻,持续了半个世纪,育有三名子女。
杜致礼的父亲是原国民党高级将领杜聿明,出身显赫,家世背景深厚。
她本人也是典型的大家闺秀,气质温婉,知书达理。
早年在国内接受良好教育,后来赴美求学,在学识与品格上都十分出众。
1949年,她与杨振宁在美国重逢,两人曾在国内有过师生之缘。
这次再见,不是课堂上的学术探讨,而是人生的携手。
两人感情发展迅速,在取得父母同意后顺利结婚。
婚后几十年里,杜致礼几乎承担了整个家庭的琐事与照料,把三个孩子抚养成人,也默默守在丈夫身边支持他的科研事业。
她从不争功也不张扬,是杨振宁背后最坚强的后盾。
正因为有杜致礼无声的托举,杨振宁才能将全部精力投入物理研究,走上世界科学巅峰。
直到2003年,杜致礼因病去世,杨振宁才真正迎来生命的转折点。
一年后,82岁的他,与28岁的广东姑娘翁帆登记结婚。
这段跨越54年的婚姻,被外界争议了21年。
有人说翁帆图财图名,说杨振宁贪恋青春。
可现实却是,他们用21年的陪伴,走完了彼此人生中最安稳的日子。
杨振宁的爱情观一直很清晰。
他不需要一个照顾自己起居的人,而是一个能共同成长的伴侣。
翁帆原是英语专业硕士,婚后在杨振宁鼓励下,攻读建筑学博士。
她没有因为婚姻放弃事业,也没有因为丈夫的知名度而选择依附。
他们一起翻译资料,一起参加国际会议,一起在讲堂上被学生围住。
他们没有孩子,但有共同完成的成果。
婚姻不是翁帆的枷锁,而是她事业的一部分。
就在10月1日杨振宁103岁生日会上,清华师生代表带着鲜花和蛋糕送去祝福,杨振宁当众称呼翁帆为“达令”,眼神里是少年般的依恋。
翁帆说杨振宁是她生命的引路人,是改变她命运的人。
杨振宁也曾说,妻子给了他晚年最宝贵的陪伴和灵感。
他知道这段婚姻会被议论,所以早早公开表示,自己离世后,翁帆有完全的自由重新选择生活。
这不仅是体面,更是理解。
杨振宁没有留下财产,却为翁帆在学术界积累了深厚的声望。
面对这段感情21年来铺天盖地的质疑,他们始终相信彼此,携手走到了今天。
如今杨振宁走了,翁帆或许会继续从事翻译工作,将丈夫的著作译成外文,让更多人认识这位中国科学家。
这是她为他做的最后一件事,也是一份不再用语言表达的爱情。
3
杨振宁常说,自己的人生像一个圆。
年轻时从清华出发,老年时又回到清华定居。
2003年回国后,他成为清华大学的教授。
不仅自己住在清华园里,还在高等研究院讲课、设立奖学金、资助青年教师。
还曾把自己的积蓄捐给清华,为教学楼筹资、为研究生提供资助。
他拒绝拥有那栋他居住的小楼,坚持只要使用权。
他说,物质不会带走,但价值会留下。
2015年,杨振宁更是主动放弃美国国籍,恢复中国国籍。
有人不理解为什么是这个时间点,他只说,这不是为了谁看,而是我一直就没忘记我是中国人。
他的身体里流的是父亲留下的血,是中华文化的血。
而后他亲自参与创立多个科研奖项,培养出一批又一批基础科学人才。
杨振宁为中国科研提供的帮助,无法用数字衡量。
他的晚年比青年更忙,却也更笃定,他没有选择在海外养老,而是选择归来。
他说那是归根。
结语
杨振宁的百年人生,讲物理,也讲做人。
“宁拙毋巧,宁朴毋华。”意思是,宁愿笨一点,也不要耍滑头。
这八个字,撑起了他一生的科研、教育、家庭与爱情。
百年后,他没有留下惊世的遗书和巨额的遗产,却用短短八个字,留下了一整本教科书。
参考资料
杨振宁留给大家的8个字:宁拙毋巧,宁朴毋华——红星新闻
杨振宁:“画圆”的一生——中国侨网
杨振宁“扎根”清华园22年:82岁为大一新生授课,90多岁仍经常在清华科学馆查资料——上游新闻
逝者|杨振宁谈翁帆:我们是天作之合——扬子新闻
心系家国,功在世界——追念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先生——光明网
相关文章
前言:2024年初,曾经的“自动驾驶第一股”图森未来从纳斯达克退市,巅峰时期超160亿美元的市值,三年间蒸发了99%以上。按常理,这家公司大概率会走向...
2025-10-23 0
“65岁才练肌肉? 晚了。 ”——刷到这条评论的人,手指停在屏幕上方,心里咯噔一下。 不是怕老,是怕老了连矿泉水瓶盖都拧不开。 约翰霍普金斯刚丢出...
2025-10-23 0
把虎戏练成“猫”,膝盖和腰先报废。 2023年北京体育大学把120名每天坐满8小时的程序员拉进实验室,6个月后,他们的脊柱像被热水泡过的面条,软了2...
2025-10-23 0
10月21日早上六点,北京朝阳公园北门,一位65岁大爷刚跑完5公里,手表突然震动,屏幕弹出红色警告:风寒指数-11℃,隐性失水已达370毫升。 他停...
2025-10-23 0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功夫麻将怎么打才能赢,以及功夫麻将小程序”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人气手游指尖四川麻将X古龙...
2025-10-23 0
【来源:中国经济新闻网】图片来源/摄图网授权 中国经济时报北京讯(记者王彩娜)近日,由北京体彩主办的“迈开步动出彩”畅享生活顶呱刮品牌推广活动,先后走...
2025-10-23 1
“萝卜炖粉条还能抗癌? ”我刷到这条热搜时,筷子差点掉锅里。 昨晚11点,北京,刚下班的程序员阿斌把实验报告甩群里:静置10分钟的萝卜,抗癌成分直...
2025-10-23 0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