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岁以后,真正决定生活质量的,不是血压计上的数字,而是你对数字的态度。 北京协和医院老年科刚出的数据:把慢性病当成“室友”而不是“敌人”的老人,焦...
2025-10-20 0
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因病于10月18日12时00分在北京逝世,享年103岁。消息传来,杨振宁的学生发文追忆过往,缅怀恩师。
“我可能一辈子才带过十几个博士生。”杨振宁曾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教授翟荟是其中一个,也是最后一个。
翟荟回忆,2001年夏秋之交的时节,他第一次跟杨振宁讨论物理,一晃已过去24年。近日得知杨振宁病情恶化后,他翻阅二人之前来往的邮件,重温与恩师的点点滴滴:
——在得知他获批升任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教授后,杨振宁第一时间写信:“我相信你会自信并坚定地面对你的下一个挑战!(I know you will face your next challenge with confidence and determination!)”
——在看完他发表的一篇出色作品以后,杨振宁鼓励道:“我期待你未来能有更出色的作品!!!(I look forward to even better work later!!!)”
——2023年底,杨振宁写信勉励翟荟“请继续努力(Please continue to work hard)”。这也成为杨振宁发给他的最后一封邮件。
“您永远鼓励我,要继续奋斗,做更好的自己。您躬身垂范,耄耋之年仍把高等研究院的发展作为您的新事业,九十多岁仍给我发邮件讨论您新做的计算。”翟荟隔空追忆。
回国20多年来,杨振宁在清华大学任教,在培养和延揽人才、促进中外学术交流等方面作出重要贡献。
“杨先生是一位令人敬仰的科学大师。他视野广阔,始终密切关注科学前沿的诸多领域,并对年轻学者的科研工作给予了无私的扶持与鼓励。”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杨振宁讲座”教授王小云说,杨振宁回到清华大学,是真心希望能在关键科技领域的突破与科技人才的培养上“帮得上忙”,这对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的很多年轻人的成长意义深远。这份深厚的家国情怀,最令王小云印象深刻。
正如清华大学在讣告中所写,杨振宁先生的一生,是探索未知的不朽传奇,是心怀家国的永恒回响。“宁拙毋巧,宁朴毋华”是他的治学态度,也是他的人生态度。
来源:中国新闻网
相关文章
70岁以后,真正决定生活质量的,不是血压计上的数字,而是你对数字的态度。 北京协和医院老年科刚出的数据:把慢性病当成“室友”而不是“敌人”的老人,焦...
2025-10-20 0
江苏寿衣店火了!外国人因“寿”字疯狂抢购,文化差异闹出暖心笑话“老板,这件我要了!”江苏一家商场的寿衣店门口,一群外国友人围着货架挑选,甚至拿起寿衣往...
2025-10-20 0
有些恩情在时代的枪口下,终究没能抵过求生的恐惧。那位用一生践行信仰的女性,到死都没等到最该来的那双手。 1927年,22岁的朱枫(原名朱贻荫,学名朱谌...
2025-10-20 0
每天蹲五分钟,大脑年轻五岁,膝盖还能再扛十年,这买卖谁不心动? 《运动医学与科学》把五十到七十五岁的人分成两组,一组每天真蹲,一组每天假蹲,六个月后真...
2025-10-20 0
再站桩三个月,动作还是松垮,推手一碰就倒,你缺的根本不是时间,是没人告诉你下一步该练什么。 北京体育大学刚公布的实验数据扎心:60位平均练了五年的爱好...
2025-10-20 0
各位房颤病友好!我不是医生,就是个刚做完脉冲消融手术的普通患者。今天聊聊我手术到底花了多少钱,医保报了多少,给大伙儿当个参考。总费用花了9万7,自己最...
2025-10-20 0
一张老照片,灰扑扑的,像是从外婆樟木箱底翻出来的。 男的西装大一号,袖口快遮到指尖;女的短发别在耳后,笑得有点怯。 点开大图,才发现是1949年1...
2025-10-20 2
今天给各位分享微乐斗地主有挂吗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微乐斗地主官方免费下载安装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微乐记...
2025-10-20 1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