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资讯文章正文

丹心抗节 粉身碎骨留清白

热点资讯 2025年10月17日 02:40 1 admin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是在读小学的时候背诵的。只是懵懂中不了解写出这些诗句的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丹心抗节 粉身碎骨留清白

于谦《石灰吟》

日渐长大,知道这些诗句是一个叫做于谦的民族英雄写的。
再后来,年岁赋予我强劲的脚力,于是,我有机会走到了北京,找到了长安街附近的西裱褙胡同,走进了纪念民族英雄于谦的“忠节祠”。

丹心抗节 粉身碎骨留清白

北京西裱褙胡同

于谦祠正门悬挂着牌匾“于忠肃公祠”。
“忠肃”是于谦迟到的谥号。
明正统十四年(1449年),蒙古瓦剌部挑起与大明的战争,明英宗贸然亲征,在土木堡兵败被俘。时局艰危,大厦将倾,于谦拥立郕王为帝,亲自率兵列阵督战在北京与瓦剌部决战并打败敌军。

丹心抗节 粉身碎骨留清白

于忠肃公祠

景泰元年(1450)瓦剌释放英宗。作为太上皇英宗被代宗接回并软禁于南宫。
景泰八年(1457),发生“夺门之变”,英宗重登帝位。于谦蒙冤遇害。

丹心抗节 粉身碎骨留清白

于谦蒙冤遇害

明成化二年(1466年)明宪宗为于谦平反并制祭文:“卿以俊伟之器,经济之才,当国家之多难,保社稷以无虞,惟公道之独特,为权奸所并嫉。”

丹心抗节 粉身碎骨留清白

丹心抗节

弘治二年(1489年),明孝宗赐给于谦谥号“肃愍”万历十八年(1590),万历皇帝下诏改谥号“肃愍”为“忠肃”。
于谦祠不大,进入正门便是正殿。殿外匾额“丹心抗节”入眼即撩人心弦!“丹心”指赤诚之心。“抗节”指坚持节操。两边楹联为“中流砥柱独挽朱明残祚;庙容永奂长赢史笔芳名”。

丹心抗节 粉身碎骨留清白

于谦祠正殿之于谦画像

正殿分两层,一层之内,居中是于谦画像,官帽红袍,面容平和沉静。画像之上匾额为“热血千秋”,两边对联是“丹心托月;赤手擎天”。这匾额,这对联让平和沉静的印象让位于忠耿救危的高大无私。

丹心抗节 粉身碎骨留清白

于谦诗《悼内》

殿中的楹柱上是林则徐的话:“公论久而后定;何处更得此人。”这两句话够沉重!历史终归给国家柱石以公正评价,不管怎么说,还是让人欣慰的;但是,自毁大厦,自戕忠贤毕竟是莫大的悲哀!
正殿的二层是展厅,多为和于谦生平有关的诗画和少量实物。

丹心抗节 粉身碎骨留清白

于谦诗《入京》

祠内西边是两排平房。均被布置成了以“清廉”等为主题的展厅。其中的“纪念文天祥诞辰七百七十周年书画展”是很值得细赏慢品的。

丹心抗节 粉身碎骨留清白

于谦祠展厅

于谦年少读书时书斋长年悬挂着文天祥画像,于谦为画像题赞语说:“徇国忘身,舍生取义;宁正而毙,弗苟而全。”
纪念文天祥诞辰书画展放在于忠肃公祠,确实是高明的布展啊。于谦和文天祥两相映照,正气满庭院,英名一脉传。

丹心抗节 粉身碎骨留清白

于谦年少时书斋所挂文天祥画像

出了于谦祠,回头再看,“官德教育基地”的牌匾在灰色的院墙前脸儿上闪着金灿灿的光。

丹心抗节 粉身碎骨留清白

官德教育基地牌匾

“丹心抗节,粉身碎骨留清白”,愿此浩然之气充盈天地之间,为闾阎造福。

丹心抗节 粉身碎骨留清白

中流砥柱 翟汝安篆刻

发表评论

德业号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24 德业号.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