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资讯文章正文

毛主席遗体防腐每年花费引质疑,徐静揭秘:天价护理费说法是谣传

热点资讯 2025年10月17日 00:38 1 admin

1976年9月9日,毛主席逝世后,国家决定保存遗体,这事儿从一开始就不是简单任务。中央政治局觉得要让更多人瞻仰,所以找来专家处理。卫生部部长刘湘屏让中国医学科学院党委书记杨纯挑人,结果选中徐静。

毛主席遗体防腐每年花费引质疑,徐静揭秘:天价护理费说法是谣传

她当时45岁,主攻生物组织胚胎学,在苏联留学三年,发表过脑细胞再生论文,还在医学研究上早早出成绩,26岁就拿下重大成果。徐静住北京抗震棚,接到通知凌晨4点赶到中南海,汪东兴接见她,告知任务是短期保存遗体15天。

她提三点要求:联合专家研究方案、准备药品器械、先查看遗体,都获批。她查看遗体时,记录身高、皮肤弹性、湿度、关节柔软度这些数据,还检查眼睛嘴巴闭合、皮肤纹理。

毛主席遗体防腐每年花费引质疑,徐静揭秘:天价护理费说法是谣传

徐静组建三人小组,包括辅仁大学生物系张炳常教授、形态教研室主任张克铨,后来扩展到六人,加周光裕大夫、谭曾鲁、王鹏程。王鹏程研究长沙马王堆不腐女尸,提供经验。张鉴教授也请教过孙中山遗体处理办法。

小组合并列宁、胡志明、马王堆女尸保存方法,提取中草药材,多次实验模拟。初步防腐包括消毒卧室卫生间、量尺寸定做两套中山装、理发整理妆容。

方案向华国锋、陈锡联汇报,以马王堆女尸、列宁、胡志明为例。

毛主席遗体防腐每年花费引质疑,徐静揭秘:天价护理费说法是谣传

第一阶段是“一号工程”,注入大量防腐液,导致24小时肿胀,后来消退。9月11日遗体移人民大会堂,吊唁活动开始,30多万人来。现场温度控15度,减少人流密度、灯光、取消乐队奏哀乐,避免热量影响。

玻璃棺和灵床午夜送达,转移遗体,注入惰性气体降温控制氧化。吊唁到9月17日结束。设施不足,第二阶段遗体保护和水晶棺制作同步。水晶棺北京玻璃总厂做,多次改进试验,失败几回,最终晶莹无瑕。

解决紫外线红外线问题,中科院化学所、感光化学所、北京玻璃研究所10个月研制镀膜涂料,抗八级地震。遗体保护小组用中国科学院物理所氩气液氮装置临时制冷,吃住现场。

毛主席遗体防腐每年花费引质疑,徐静揭秘:天价护理费说法是谣传

吊唁后,选医院地下手术室改“769”保护室,北京冷冻机厂改造密封隔氧低温环境,24小时值班,警卫是毛主席生前人员,配医务组。长期方案讨论气态液态结合:一年大保护和非瞻仰时液态保养,平时气态保护,做到防腐防霉防菌防分解防干防变形防变色。

视线可见处气态隔绝氧气,看不见处液体覆盖,每年固定时间维护,泡液体重新充盈。借鉴中外古今法,尤其马王堆千年女尸,低温避光避氧,分析棺液成分现代配比。药液配方无数种,反复试验,1983年稳定使用。

遗体离世两天后决定永久保存,面色无法最佳,深染重病,但符合要求。光学整容解决瘦削病态,利用光源折射色彩投射面部,红润如熟睡。北京608厂实验室模拟调试,用石膏像和保存十年头颅测试。

毛主席遗体防腐每年花费引质疑,徐静揭秘:天价护理费说法是谣传

水晶棺制作是难点,厚度3厘米,长2.4米,宽1米多。605厂起初生产1米左右玻璃,厚10毫米,打磨三块粉碎。用东海水晶,纯度高耐磨,国家地质总局选东海县105矿,动员千人采35吨,分六次运北京,包括400公斤大块。

工人用身体护玻璃,一车间主任车祸尾椎骨折几天返岗。中科院研制胶水,但老化风险。每20分钟测精度,用氢氧焰喷射灯,一个月4块厚8厘米石英玻璃毛坯,3个月打磨抛光切割。1977年8月纪念堂落成,遗体转移。

纪念堂24小时值班,“三不用”原则:未经实验、未经批准、没十足把握措施不用。徐静任管理局副局长兼卫生保护室主任,张炳常谭曾鲁副主任。废除瞻仰票,凭工作证身份证参观,高峰每天6万人。

发表评论

德业号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24 德业号.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