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资讯文章正文

最便宜特斯拉来了,为何市场不买账?市值一夜蒸发4600亿

热点资讯 2025年10月08日 13:15 1 admin

【本文仅在今日头条发布,谢绝转载】

最便宜特斯拉来了,为何市场不买账?市值一夜蒸发4600亿

文|祝小同

美东时间10月7日,特斯拉两款“平价车型”的亮相并未如预期般点燃市场热情。Model3标准版3.699万美元、ModelY标准版3.999万美元的定价,与市场期待的3万美元基准相去甚远,叠加全景天窗取消、续航缩水等减配操作,直接引发资本市场用脚投票——股价单日暴跌4.45%,市值一夜蒸发65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4630亿元)。

最便宜特斯拉来了,为何市场不买账?市值一夜蒸发4600亿

这一场被寄予厚望的“平价车”发布会,非但未能成为提振销量的强心剂,看似偶然的市场震荡,反而暴露了特斯拉在战略转型十字路口的深层焦虑与现实困境。市场用真金白银投下的反对票,其背后是期待与现实的巨大落差,以及特斯拉在“科技神话”与“大众制造”之间难以调和的矛盾。

市场对特斯拉低价车型的3万美元预期并非空穴来风,而是政策周期、竞争格局与历史承诺共同作用的结果。美国联邦政府7500美元电动车税收抵免的终止,使消费者购车成本显著上升,福特CEO法利已警告此举可能让美国电动车市场份额从10%-12%腰斩至5%。在此背景下,市场迫切需要特斯拉通过实质性降价维持行业渗透率。更关键的是,马斯克2018年提出的2.5万美元车型承诺,多年来一直是支撑投资者信心的重要锚点,即便后来被其本人否定,市场仍对其成本控制能力抱有期待。加之比亚迪等竞争对手已通过墨西哥工厂向美国市场输送高性价比车型,特斯拉的定价策略缺乏缓冲空间。

最便宜特斯拉来了,为何市场不买账?市值一夜蒸发4600亿

此次推出的“平价车”本质是旧平台的减配产物,而非技术降本的突破性成果。从配置清单看,ModelY取消了LED灯条、后投影尾灯与全景玻璃车顶,方向盘从电动调节改为手动,后排触摸屏与氛围灯被直接阉割,音响系统扬声器数量减半,续航里程较高配版下降10%至321英里。这种“选择性阉割”式的成本控制,与美国消费者最看重的续航、实用性需求直接冲突。对比竞品,同价位的比亚迪车型在续航与配置上更具优势,而雪佛兰Bolt等车型早已通过成熟的中端定位占据市场份额。正如投资者罗斯・格伯所言,这只是换汤不换药的版本迭代,反而可能蚕食现有高端车型销量,模糊特斯拉的品牌定位。

最便宜特斯拉来了,为何市场不买账?市值一夜蒸发4600亿

股价暴跌的核心症结,在于特斯拉估值逻辑与业务现实的严重脱节。根据摩根士丹利测算,当前特斯拉83.7%的市值溢价来自FSD、Optimus等前瞻性业务,传统汽车业务估值仅占16.3%。投资者之所以接受高估值,是因为相信其能通过技术创新实现"科技公司"的跃迁。但此次推出的减配车型,既无新平台支撑,也未体现电池或制造技术的突破,与“宏图计划第四篇章”中强调的AI与机器人战略形成鲜明反差。当市场发现特斯拉仍在依赖传统造车逻辑应对竞争,而非通过技术创新打开新增长曲线时,估值溢价自然面临修正压力。

短期来看,这一定价策略可能使特斯拉陷入“销量与利润双输”的尴尬境地。从需求端看,3.7万美元的起售价在补贴取消后,难以吸引价格敏感型消费者;从利润端看,即便2024年三季度特斯拉单车成本已降至3.51万美元,减配带来的成本节约空间有限,低价策略可能进一步压缩本就承压的毛利率。更严峻的是,三季度49.7万辆的交付高峰可能透支了补贴到期前的需求,未来数月销量增长将面临实质性压力。

最便宜特斯拉来了,为何市场不买账?市值一夜蒸发4600亿

特斯拉的困局折射出电动车行业的阶段性转折:依赖补贴与品牌溢价的时代已结束,技术降本与精准定位成为生存关键。对于特斯拉而言,若想重拾市场信心,亟需在“科技愿景”与“造车现实”间找到平衡——要么加速Optimus与FSD的商业化落地,兑现科技估值;要么真正突破电池与制造技术,推出基于新平台的高性价比车型。否则,在政策退坡与竞争加剧的双重挤压下,其高估值神话或将进一步消解。这场股价暴跌,既是市场的即时反馈,更是对特斯拉战略定力的深刻拷问。(本文为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头条号立场)

发表评论

德业号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24 德业号.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