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资讯文章正文

从CPI到PPI,“反内卷”新政能否破解物价回升难题?

热点资讯 2025年10月06日 02:41 1 cc

中银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管涛最近提了个关键问题,说现在咱们经济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就是物价长期在低位晃悠,这也是为啥宏观数据看着还行、但大家实际感受没那么好的主要原因。

这点我身边不少人都有体会,买菜吃饭没怎么涨价,但总觉得钱不敢随便花,企业也说利润不好做,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把CPI预期涨幅定在了2%左右,比往年低了1个百分点,央行也老提要让物价合理回升。

从CPI到PPI,“反内卷”新政能否破解物价回升难题?

现在看,物价虽然还没回到理想区间,但已经有了些积极变化,这背后供给侧的“反内卷”政策确实起了作用,不过要真把物价稳住,光靠供给侧还不够,需求侧也得跟上。


供给侧“反内卷”初见成效,但物价回升还缺“一把火”

先说说当前物价的情况,今年前8个月,CPI累计下来还降了0.1%,核心CPI(就是去掉食品和能源这些波动大的)只涨了0.5%。

工业那边的PPI更明显,降了2.9%,连GDP平减指数都连续9个季度下降了,本来想今年2%的CPI目标应该不难,但看这数据,确实有点压力,不过也不用太悲观,最近物价已经有了边际改善。

从CPI到PPI,“反内卷”新政能否破解物价回升难题?

核心CPI从5月开始,连续4个月每个月都比之前高一点,8月直接到了0.9%,这可是近一年的新高,PPI也一样,之前降幅连着5个月扩大,8月终于收窄了0.7个百分点。

像煤炭加工、黑色金属这些行业,价格降幅收了不少,光伏和新能源车制造的价格也没降那么多了,对PPI的下拉作用小了差不多0.5个百分点。

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国家统计局发言人说得很清楚,主要是因为在治理企业无序竞争,也就是咱们说的“反内卷”,比如消费品以旧换新的政策扩了范围,企业乱降价的情况少了,工业消费品和服务的价格自然就往上走了。

从CPI到PPI,“反内卷”新政能否破解物价回升难题?

举个例子,快递行业今年二季度搞了个成本核算和价格约束的机制,之前那种9.9元寄全国的低价抢单少了,现在快递员收入没降,服务也比以前好,这就是“反内卷”的效果。


现在“反内卷”对物价的拉动,跟2016年那波“去产能”比还差不少

2016年的时候,万得商品指数一年涨了32.4%,所有分项都涨,今年8月这指数只涨了17.3%,还有7个分项是降的,之前,PPI和商品指数是正相关,现在反而成了负相关,这说明啥?很显然,需求侧没跟上,光靠供给侧规范,物价还是涨不动。

从CPI到PPI,“反内卷”新政能否破解物价回升难题?

需求侧怎么“加力”?这几招很实在,为什么需求会拖后腿?看数据就知道,2020年之后,生产恢复得比消费快多了,工业增加值每年能涨5.3%,但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只涨3.7%,两者差了1.6个百分点。

大家不敢消费,企业自然不敢扩产,价格也就上不去,所以,要稳物价,需求侧必须得“加力”。

首先是,扩大服务消费,今年商务部等9个部门出了个扩大服务消费的政策,重点抓养老、文旅、体育这些领域,比如,夏天搞的“全国文旅消费季”,身边好多人都去周边游了,民宿、农家乐生意都不错,直接带动服务消费涨了15%。

还有养老服务补贴,现在覆盖了80%的县区,家里有老人的,能少花点钱,也敢把剩下的钱拿出来消费了。

然后是就业问题,这可是消费的基础

8月的时候,16到24岁不含在校生的城镇调查失业率到了18.9%,创了有数据以来的新高,刚毕业的学生找工作太难了,所以有人建议用政府采购岗位的方式,让这些毕业生去政府部门做些数据统计的工作,比如采集就业和消费数据。

从CPI到PPI,“反内卷”新政能否破解物价回升难题?

本来想这只是个过渡办法,但仔细想,既能解决毕业生就业,又能把统计数据做得更细,其实是双赢。


还有政府和社会集团的消费也得松一松

今年初有个提振消费的方案,鼓励工会把经费花在节日慰问品、职工健身这些地方,我们单位工会上半年组织了健身课和团建,大家参与度很高,既锻炼了身体,又花了钱,还带动了相关商家的生意,比把经费存着不用强多了。

投资方面也有潜力可挖,今年前8个月,基建投资和民间投资的增速都比上半年落了不少,其实,可以加快专项债和特别国债的发行,推进那些重大战略项目和安全能力建设的项目。

从CPI到PPI,“反内卷”新政能否破解物价回升难题?

更重要的是,要让民企敢投资,今年不是出了《民营经济促进法》,现在开放了50个基建项目给民企招标,还解决了之前准入难、回款慢的问题,按这趋势,民间投资应该能慢慢起来。

最后,政策协同也很重要,之前有些地方搞了些限制消费的非经济政策,比如加码汽车限购、限制线下消费场所人流,这些其实没必要。

今年二季度已经排查并取消了15项这类政策,后面还得继续盯着,别让好政策被这些“小障碍”抵消了效果,其实,供给侧的“反内卷”已经看到了成效,但要让物价真正回到合理区间,缩小宏微观的体感温差,需求侧的“加力”必不可少。

从CPI到PPI,“反内卷”新政能否破解物价回升难题?

一边规范市场秩序,让企业从低水平竞争转向高质量发展,一边提振消费和投资,让需求能接住供给的改善,这样来看,只有供需两端一起使劲,才能把物价稳住,让经济真正暖起来

希望,后面这些政策能落地再快一点,不管是企业还是老百姓,都能更有信心,这才是经济稳步发展的关键。

发表评论

德业号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24 德业号.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