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资讯文章正文

电影《731》第一轮真实口碑出炉!观众打分和评价都“一针见血”

热点资讯 2025年09月21日 05:51 1 cc

作为聚焦 “731 部队” 这一特殊历史题材的影片,《731》自启动以来便牵动着无数观众的心。这部承载着历史记忆与民族情感的电影,历经四年坎坷筹备,终于在万众期待中与观众见面。上映恰逢特殊节点,更让影片蒙上了一层厚重的历史色彩。在中央媒体的关注与支持下,影片顺利登陆院线,数百万影迷的翘首以盼,最终化作影院里的座无虚席,而其首轮真实口碑与票房数据,也迅速成为全网热议的焦点。

四年筹备:一部承载历史重量的影片​

电影《731》第一轮真实口碑出炉!观众打分和评价都“一针见血”

《731》的诞生,从启动到杀青再到定档,全程充满波折。四年前,影片项目正式启动时,便因题材的特殊性引发广泛关注 ——731 部队在历史上犯下的反人类罪行,是中国人心中难以磨灭的伤痛,如何用电影语言还原这段历史,同时兼顾艺术表达与历史真实性,成为创作团队面临的首要难题。​

筹备期间,创作团队多次走访历史遗迹、查阅文献资料,还邀请历史学者参与剧本打磨,力求每一个细节都贴合史实。拍摄过程中,为了还原当年的场景,剧组搭建了大量实景,从实验场所的布局到人物的服装道具,都经过反复考证。杀青后,影片又因内容审核等问题,在定档环节多次调整,直到上映前,才最终确定与观众见面的时间。四年时间里,外界对影片的猜测从未停止,“能否真实还原历史”“尺度会如何把握” 等问题,始终是影迷讨论的焦点,而这份漫长的等待,也让观众对影片的期待值不断攀升。​

票房表现:首日破 2 亿,央媒全程聚焦​

尽管筹备过程坎坷,但《731》上映后的票房表现,迅速证明了观众对这一题材的认可。新华社等中央媒体对影片的票房动向进行全程跟踪报道,据公开数据显示,影片上映首日票房便突破 2 亿元,这一成绩在近年来的主旋律影片中颇为亮眼,也打破了此前部分人对 “历史题材影片票房遇冷” 的担忧。​

影院里,不少观众带着严肃的心情走进放映厅,放映结束后,离场时大多面色凝重。北京某影院的工作人员表示,影片上映前三天的场次几乎场场满座,尤其是周末的黄金场次,开票后很快便售罄,“有不少观众是全家一起来看的,还有一些年轻人自发组织观影,大家都很看重这部影片的历史意义”。不过,相较于影片 600 万的 “想看” 人数,2 亿元的首日票房仍有提升空间,这也意味着,仍有大量观众处于观望状态,他们更关注影片的口碑质量,而非盲目跟风观影。​

口碑核心:尺度把握得当,还原历史不猎奇​

对于《731》这类涉及残酷历史的影片,“尺度” 始终是观众最关心的问题。此前,类似题材的《南京照相馆》上映前,曾被部分人恶意揣测 “尺度过大、靠猎奇博眼球”,而《731》未映先热时,也遭遇了同样的质疑 —— 毕竟,731 部队当年用人体进行活体实验的罪行,即便只是文字记载,都足以让人不适,更不用说通过镜头呈现。​

电影《731》第一轮真实口碑出炉!观众打分和评价都“一针见血”

从首轮观众的反馈来看,这些担忧显然是多余的。看过影片的观众普遍认为,导演在尺度把握上做到了 “恰到好处”:既没有为了过审而完全回避历史真相,也没有刻意渲染血腥暴力。观众李女士在观影后表示,“影片确实有展现实验的场景,但没有直白露骨的画面,更多是通过侧面描写让观众感受到罪恶。比如展现病原体实验时,镜头没有拍注射的过程,而是聚焦在被实验者后续出现的症状 —— 皮肤上布满出血点,整个人蜷缩在床上呻吟,那种痛苦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比直接拍注射镜头更让人揪心”。​

影片中,关于 “冰冻实验” 的呈现同样引发热议。镜头里,日本人将活人关进低温实验室,透过观察窗注视着实验对象从挣扎到逐渐失去意识,随后又将冻僵的身体取出,用工具剥离已经坏死的皮肤。这段情节中,导演采用了快速剪切的手法,没有长时间停留于恐怖画面,但实验者麻木的表情与被实验者绝望的眼神,已足够让观众感受到当年罪行的残酷。“导演很克制,没有消费苦难,而是用冷静的镜头让我们记住历史,这才是这类影片该有的态度”,一位观众在社交平台上这样评价。​

此外,观众对影片 “还原历史” 的态度也给予了肯定。影片中,731 部队的营地布局、实验设备的样式,甚至士兵的服装配饰,都与历史资料中的记载高度吻合。有历史爱好者表示,“能看出剧组在考据上花了很大功夫,比如实验室里的培养皿、记录数据的账本,这些细节都很真实,这让影片的可信度大大提升”。​

演员阵容:戏骨撑场,演技获赞无争议​

电影《731》第一轮真实口碑出炉!观众打分和评价都“一针见血”

《731》的演员阵容虽未启用流量明星,却凭借三位中生代戏骨的扎实表演,收获了观众的一致好评。影片筹备期间,曾经历过一次阵容调整,最终确定由姜武、王志文、李乃文领衔主演,这三位演员在业内以 “演技稳定” 著称,也让影片的质量多了一层保障。​

姜武在影片中饰演男主角,这个角色从一开始的 “贪生怕死”,到目睹同胞遭受迫害后觉醒,最终选择反抗。姜武将角色的转变演绎得层次分明:前期面对日军压迫时,眼神里满是恐惧与退缩,甚至会刻意讨好日军士兵;后期觉醒后,眼神变得坚定,哪怕被折磨得遍体鳞伤,也始终没有低头。有观众表示,“姜武在一场被日军审讯的戏里,没有一句台词,全靠眼神和肢体动作传递情绪 —— 双手被绑在刑架上,身体因疼痛不停颤抖,但眼神却死死盯着日军,那种不甘与愤怒,一下子就把人带入情境里”。​

王志文饰演的杜存山是影片中的神秘角色,他几乎处于 “半隐退” 状态,不仅没有参加影片的路演活动,在片中的戏份也多以 “被关押” 的状态呈现。为了贴合角色被长期折磨的形象,王志文特意减重,镜头里的他瘦骨嶙峋,脸颊凹陷,头发凌乱地贴在头皮上,说话时声音沙哑,每一个动作都透着虚弱。即便戏份不多,王志文依旧用细节征服了观众,“他有一场戏是躺在牢房里,听到外面同胞被欺负的声音,想要起身却无力动弹,只能用力攥紧拳头,指节因为用力而发白,这个小动作把角色的无力与痛苦表现得淋漓尽致”,一位观众这样评价。​

李乃文饰演的顾博轩,是影片中遭受折磨最惨的角色之一。为了演好这个角色,李乃文不仅减重,还专门观察了受虐者的行为状态,在片中,他的脸上布满伤痕,走路时一瘸一拐,眼神里满是绝望,却又在关键时刻透露出一丝倔强。影片中,顾博轩被日军强迫进行实验,镜头聚焦在他布满伤痕的手臂上,他却死死咬着牙不肯发出一声求饶,这种 “隐忍的反抗”,让不少观众为之动容。有观众表示,“李乃文的表演没有用力过猛,而是用克制的方式传递出角色的痛苦,这种‘收着演’反而更有感染力”。值得一提的是,首轮口碑中,几乎没有观众对三位主演的演技提出质疑,大家普遍认为,这样的历史题材,就需要靠实力派演员来撑场,才能避免 “流量毁剧” 的尴尬。​

争议与观望:历史题材难逃热议,观众审美更趋理性​

尽管《731》的首轮口碑以正面为主,但作为一部涉及敏感历史的影片,它自上映起便注定要面临争议。有部分别有用心的人在网络上散布 “影片美化历史”“刻意煽动情绪” 等不实言论,试图抹黑影片,但很快便被理性观众反驳 ——“只要了解 731 部队的历史,就知道影片展现的只是冰山一角,不存在美化的可能”。​

电影《731》第一轮真实口碑出炉!观众打分和评价都“一针见血”

与此同时,仍有大量观众保持观望态度。他们表示,会先看看更多观众的评价,尤其是历史学者对影片 “真实性” 的解读,再决定是否观影。上海某高校的历史老师表示,“这类影片承载着传播历史的责任,观众不再像以前那样盲目支持,而是会理性判断影片是否尊重历史,这其实是观众审美水平提升的表现”。​

影片中,有不少家长带着十几岁的孩子观影,他们认为,让青少年通过电影了解这段历史,比单纯的课本讲解更有冲击力。不过,也有部分家长担心,影片中的部分场景可能会给年幼的孩子造成心理阴影,“建议家长根据孩子的年龄和心理承受能力选择是否观影,对于年纪太小的孩子,或许可以等他们再大一点,有了一定的历史认知后再看”。​

目前,《731》的票房仍在持续增长,随着周末的到来,预计会迎来新的观影高峰。影片能否凭借稳定的口碑突破更高票房,能否让更多观众通过镜头铭记历史,还有待时间检验。而对于观众而言,无论是否走进影院,这部影片的存在,都为铭记历史、警惕战争带来了一次重要的契机。# 头条活动市集 ## 电影 731#​

发表评论

德业号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24 德业号.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