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前,王健林提出房地产将进入“深度调整期”时,不少人还觉得是危言耸听,想着房价怎么可能真的降?可如今市场给出的信号越来越清晰,尤其是近半年来显现的四...
2025-09-06 1
三年前,王健林提出房地产将进入“深度调整期”时,不少人还觉得是危言耸听,想着房价怎么可能真的降?
可如今市场给出的信号越来越清晰,尤其是近半年来显现的四大迹象,直接把2026年的房价走势摆到了明面上。
第一个最直观的迹象就是二手房市场的供需失衡。
现在打开各大房产平台就能发现,挂牌的房源数量比去年同期多了不少,全国二手房挂牌总量已经突破753万套,创下历史新高。
但与之相反的是,成交量却不升反降,同比下降了15%。
很多城市的二手房都陷入了“挂牌多、成交少”的困境,不少房源挂出去几个月都没人问津。
即便有买家咨询,也会在价格上反复压价,不主动降价根本很难成交。
曾经被视为“硬通货”的二手房,如今在很多地方都成了“难脱手的资产”。
紧接着是开发商的促销力度已经拉满,而开发商之所以如此“内卷”,根源在于库存压力和债务危机。
全国商品房库存达到7.6亿平方米,大量房源积压导致资金无法周转,而2025年还有5257亿元的到期债务等着偿还。
在三四线城市,不少开发商甚至转变营销方向,把商品房包装成“产权式老年公寓”,因为年轻人外流严重,只能瞄准本地老年群体的需求。
第三个迹象让人意外:房贷利率降到历史低点,申请的人却没见多。
短短两年时间,房贷利率从5%一路下调到3%,这是多年来从未有过的低水平,银行也简化了审批流程,基本能做到随到随批。
但居民的购房热情依然不高,核心原因是居民杠杆率已经达到62%的警戒线,大家不敢再轻易背上长期房贷,更愿意把钱留作应急。
同时,租房群体的结构也在变化,35岁以上的租房者占比已经升至35%,越来越多人不再把“买房”当作必需品。
最后一个迹象就是城市分化越来越明显。
不是所有地方的房价都在跌,一线城市核心区域的优质房源依然抢手。
但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县城和城市郊区的房价持续下滑,不少县城房价从每平米8000元跌到5000元,部分郊区新盘即便多次降价,售楼处还是门可罗雀。
同一省份甚至同一城市里,不同区域的房价走势完全不同,这种分化还在不断加剧。
而这种冰火两重天的局面,并非偶然,背后是市场规律作用的必然结果...
核心区域房价之所以能保持坚挺,关键在于稀缺资源的强支撑。
这些区域往往集中了城市最好的教育、医疗、交通资源——优质学校的学位僧多粥少,三甲医院的医疗资源不可复制,地铁枢纽带来的通勤便利更是无法替代。
只要这些核心资源没有迁移,对优质房源的需求就不会消失。
尤其是长三角、珠三角的核心城市,依托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形成了稳定的就业市场,能持续吸引年轻人流入。
有了人口和产业的双重托底,房价自然能抗住波动。
即便二手房挂牌量整体偏高,但核心区域内带学区、近地铁的房源,依然能维持稳定的成交节奏,价格也没有明显下滑。
反观非核心区域的房价崩塌,本质是支撑不足的必然结果。
最突出的问题是人口流失,大量年轻人为了更好的就业机会和发展空间,不断向中心城市聚集,留下的多为老年群体。
购房需求严重萎缩,没有接盘者,房价自然失去支撑。
同时,这些区域普遍缺乏有竞争力的产业,除了传统的餐饮、零售,难以提供高薪且稳定的工作岗位,无法形成人口回流的动力,进一步加剧了住房市场的冷清。
更重要的是,现在的购房者越来越理性。
从过去的“有房就买”转向“挑房买”,非核心区域的房源普遍存在配套不全、交通不便等问题,自然难以吸引买家,市场话语权彻底转向买方,卖家只能被动降价。
政策层面的尴尬也加剧了这种分化。
为了激活市场,房贷利率一降再降,限购、限贷政策不断优化,但效果却集中在核心区域。
非核心区域即便政策放宽,也难以带动购房热情,因为购房者担心买了之后贬值、难转手。
开发商的处境更能说明问题,核心区域的新项目还能依靠资源优势维持合理去化,而非核心区域的项目。
即便大幅降价促销,也难掩库存高压,不少项目甚至只能暂停销售,等待市场转机。
说到底,房地产市场已经彻底告别了“普涨时代”,进入了“优质优价、劣质劣价”的分化阶段。
而面对这样的市场态势,不同需求的人需要拿出更有针对性的应对办法。
针对不同人群,策略需要精准调整。
对于有买房计划的人,若不是急需入住,可保持观望姿态,重点关注核心区域内的优质房源,尤其是带优质学区、近地铁的房子,这类房源抗跌性更强。
当前3%的房贷利率处于低位,确实具备一定吸引力,但贷款时需留足余地,至少预留24个月的房贷作为应急资金,避免因收入波动等问题出现断供风险。
打算卖房的人,若资金压力不大,可暂时观望,不必急于降价出手;若急需变现,则要认清市场现实,合理设定挂牌价,避免因定价过高导致房源长期滞销。
此外,对房屋进行简单翻新,比如刷新墙面、更换老旧家电、整理好房屋卫生,能提升房源的视觉吸引力,有助于加快成交速度。
处于观望状态的人,要主动关注市场动态,重点跟踪所在城市的二手房挂牌量、成交量变化,以及政策层面的调整,比如限购放松、贷款政策优化等。
同时,还要留意人口流动数据,人口持续流入的区域往往更具潜力。
另外,提前了解当地的购房资格要求、首付比例、贷款流程等信息,一旦遇到合适的机会,就能及时把握。
王健林“房地产黄金时代结束”的预言,如今已经完全应验。
那个闭眼买房就能赚钱的年代一去不复返,2026年买房,必须更加理性和谨慎。
位置是否核心、资源是否稀缺、周边产业是否有支撑,这三个要素直接决定了房产的价值,只有把准这些关键,才能在复杂的市场中做出正确的选择。
相关文章
三年前,王健林提出房地产将进入“深度调整期”时,不少人还觉得是危言耸听,想着房价怎么可能真的降?可如今市场给出的信号越来越清晰,尤其是近半年来显现的四...
2025-09-06 1
天天坐办公室,腰比键盘还硬,体检报告红得跟股票涨停似的——9月16日北京卫健委最新通报:北京上班族日均久坐10.7小时,慢性病检出率飙到42%。 别...
2025-09-06 1
阿努廷一改往日态度主动改口,显然对总理之位早已蓄谋已久,泰国总理的宝座最终会落到谁手里呢?他信父女已出手推动政治合作的整合,面对这样的局面,泰国王室又...
2025-09-06 1
台湾省女星江祖平控诉电视台高层之子龚益霆性侵案有新后续了,除了江祖平、龚益霆、三立电视台陆续做出回应之外,受害者也侧面发声,持续引发热议。半月前,江祖...
2025-09-06 1
极目新闻记者 柳琛琛“3女带4孩续面”事件有新进展。9月5日,多名河南郑州网友通过社交媒体分享视频称,涉事面馆的招牌已被拆除。当天下午,事件中的顾客马...
2025-09-06 1
一只手伸了出去,另一只手也伸了出来。这个握手没有台词,却把朝鲜半岛的冷空气晃出了一缕热气。九三阅兵刚刚落幕,规模宏大的综合演练、秩序、节奏、纪律感,还...
2025-09-06 1
数字让人心里难受,在那些明星闪亮亮的灯光下,有个没希望的人被推到了深渊里,这才是韩国娱乐圈真实的样子,好多粉丝在镜头前大喊大叫,可后台根本没人知道...
2025-09-06 1
今天给各位分享金州水鱼天下透视挂免费安装的知识,其中也会对水鱼天下 金州水鱼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兴义...
2025-09-05 3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