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资讯文章正文

改革进行时 当京津冀,共造“一辆车”……

热点资讯 2025年07月18日 13:16 2 cc


北京天津河北的老百姓注意了!

最近十年三地悄悄打破行政墙,产业重组交通联网环境共治,连自贸区政策都开始互相打通了。

改革进行时 当京津冀,共造“一辆车”……

这盘大棋下得值不值?

看看自家门口变化就知道答案。

北京中关村的白领发现去天津工厂盯项目当天就能来回,高铁月票省了三分之一开销。

河北钢厂技术员跳槽到天津空港搞飞机零件,工资翻倍但通勤时间没变长。

以前挤破头进京的三甲医院专家,现在每周在河北分院坐诊两天。

这些变化背后是产业链重新洗牌——北京专注研发和金融,天津发力高端制造和港口物流,河北用低成本优势承接生产环节。

改革进行时 当京津冀,共造“一辆车”……

最新自贸试验区政策更是连成一片,北京研发的医疗技术直接在天津转化投产,连审批章都不用多盖。

三地环境整治总算见效。

去年京津冀PM2.5平均浓度比五年前降了四成,不是因为哪家工厂突然良心发现,而是污染联防系统让偷排企业无处藏身。

张家口的风电通过特高压输到天津港,驱动着全球最大的自动化码头。

最让人意外的是环保产业成了新饭碗,河北钢铁厂转型做光伏支架,北京环保公司远程监控整个渤海湾排污口。

有网友在雄安新区拍到北京车牌扎堆挂着“京津冀试”的临时牌。

改革进行时 当京津冀,共造“一辆车”……

还有人发现天津港的集装箱里装满河北曹妃甸生产的锂电池,下一站直奔荷兰鹿特丹。

朋友圈里常刷到吐槽:天津人抱怨北京企业过来抬房价,河北老乡嫌京津给的产业转移费太少。

但更多人在算经济账:廊坊某县医院引进北京专家后,本地患者外流减少三成;天津某车企把焊接车间搬到河北县城,工人月薪从四千涨到七千。

政策大方向没错。

资源配置终于用上市场手段。

关键看老百姓饭碗能不能端稳。

环保联防是真金白银砸出来的。

自贸区政策别再搞成文件旅行。

发表评论

德业号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24 德业号.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