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资讯文章正文

1993年,李鹏总理和夫人朱琳,在北京家中唱卡拉OK,珍贵留影

热点资讯 2025年07月10日 09:26 2 admin

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网络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请悉知。

1993年,北京西山脚下一栋普通家属院里,李鹏总理和夫人朱琳坐在自家客厅沙发上,手里拿着麦克风,唱着卡拉OK。

不是国事活动,也没记者围着,就是家里亲戚朋友聚个小会。

现场照片后来流出来,不少人看了以后都直呼“太反差了”——总理也这么放松?穿得还挺正式,唱歌还挺认真,一点不端着。

茶几上堆着水果和饮料,气氛特别家常。

可真要说这张照片的分量,其实不止是家庭温馨。

它背后牵着的,是一段几十年前的选择。

1993年,李鹏总理和夫人朱琳,在北京家中唱卡拉OK,珍贵留影

一场不算意外、但格外关键的安排,让他从一个留苏高材生,变成了后来主导三峡工程的掌舵人。

这条路,不是一步登天,而是一步一个脚印踩出来的。

1955年那会儿,李鹏刚从苏联回国,学历背景非常硬,莫斯科动力学院水电专业第一梯队。

按理说,这样的人才回国后,大概率会被留在北京部委里,安排个秘书岗位,天天跟领导跑会议、写材料、碰关系,仕途也许就此起飞。

偏偏组织上给了他两个选项:一个是留在电力工业部当部长刘澜波的秘书,另一个是去吉林的丰满水电厂,从见习厂长做起。

说白了,一个是天子脚下的中枢,一个是东北山区的荒电站。

1993年,李鹏总理和夫人朱琳,在北京家中唱卡拉OK,珍贵留影

李鹏没犹豫,直接选了后者。

他说要去一线,那才叫真刀真枪干活。

丰满水电厂那会儿条件一般,设备是苏联造的,零件老旧,技术文档一半是俄文。

李鹏刚到,没人当他是干部,就当他是普通技术员。

白天穿工装混车间,晚上翻资料学设备,连值夜班都不嫌累。

厂里人对他印象挺好,没一点留学生的架子。

1993年,李鹏总理和夫人朱琳,在北京家中唱卡拉OK,珍贵留影

老厂长李旭公开说过一句话:“我看在丰满的干部里,他最有前途。”这话不是客套,是发自肺腑。

这一呆就是三年。

他没想着调走,也没想着跳槽。

就在这段时间里,他认识了朱琳。

那场相遇,也算是命运安排。

1957年元旦,吉林市政府搞了个新年联欢会,邀请苏联专家和本地厂矿干部一起参加。

1993年,李鹏总理和夫人朱琳,在北京家中唱卡拉OK,珍贵留影

那天市长上台讲话,引了几句古诗,翻译当场卡壳。

台下坐着的朱琳,站起来一口流利俄语翻得滴水不漏,现场苏联专家都点头称赞。

朱琳原名朱霁凌,出身上海,俄语专业出身,分配到吉林化工厂做翻译。

李鹏当时坐在台下,看着她上台翻译,心里就有了点想法。

晚宴上两人同桌,聊得挺投缘。

那时候流行跳舞,他鼓起勇气请她跳了两支舞。

1993年,李鹏总理和夫人朱琳,在北京家中唱卡拉OK,珍贵留影

从那以后,李鹏开始找朋友帮忙牵线搭桥,还托人送了一封信和两件小礼物。

朱琳回了信,两人约着见面,把彼此的家庭情况都摊开说了,说着说着,就把关系定下来了。

1958年春节,李鹏带着朱琳回北京见母亲赵君陶。

这一见定了事。

朱琳在北京住了一个月,回到吉林后告诉李鹏,说“她在那一个月里,第一次感受到真正的母爱”。

同年夏天,两人登记结婚,婚礼办得简单,亲戚朋友坐一桌,赵君陶主持,没什么排场,却踏实。

1993年,李鹏总理和夫人朱琳,在北京家中唱卡拉OK,珍贵留影

后来他们有了两个儿子一个女儿,生活稳定,也没有太多张扬。

李鹏走上更高岗位以后,两人依旧低调。

朱琳不插手政治,也不搞特殊化。2008年金婚那年,李鹏说:“能遇到这样的终身伴侣,是我一生最大的幸运。”这一句,听起来平淡,但背后是几十年的风雨同行。

李鹏后来主持三峡工程,主抓电力系统改革,很多人说他是技术型总理。

他自己也承认,早年在丰满打下的基础,是他执政时最管用的资本。

不是纸上谈兵,而是真见过设备、碰过问题。

1993年,李鹏总理和夫人朱琳,在北京家中唱卡拉OK,珍贵留影

搞水电不是喊口号,他知道每一度电背后有多少人的汗水。

他也没忘记丰满水电厂。

多年后回去视察,他看着旧厂房说:“当年我在这儿干活,连个像样的宿舍都没有。”但他没抱怨,反而觉得那段时间最踏实。

他不喜欢讲故事,可说起那段经历,总是多说几句。

不是怀旧,而是认账。

朱琳这边,虽然外界知道不多,但她在家里很有主见,对孩子教育也抓得紧。

1993年,李鹏总理和夫人朱琳,在北京家中唱卡拉OK,珍贵留影

她有时候会陪李鹏出国访问,但从不抢镜头。

她说自己就是个翻译出身,没打算当公众人物。

李鹏也说,朱琳是家里真正的主心骨。

那张1993年的照片,其实就是他们几十年生活的缩影。

没有官气,没有排场,就是两个老夫老妻,在家里唱唱卡拉OK,亲戚朋友围着坐一圈,水果切好了,歌单排好了,唱到一半还会笑场。

照片拍出来后,很多人说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李鹏。

可在熟人眼里,他一直就那样——话不多,脾气稳,家里事全让朱琳拿主意,工作上坚持原则,生活上不讲究,衣服穿的还是老式中山装,出门带保温杯。

朱琳后来身体不太好,李鹏退休后基本不怎么露面了。

他们两个在家养花、看书,不怎么接待外人。2019年,李鹏去世,葬礼很简单,按规定办,没请媒体,也没搞外场。

朱琳坐在会场角落,神情平静。

李鹏这一生,就像他当初选去丰满水电厂一样,不出风头,不走捷径,但一步也没停。

照片上那一刻很短,但背后的路很长。

参考资料:

《李鹏回忆录》第一卷,中央文献出版社

《电力工业志》中国电力出版社

《共和国总理的风范》人民日报出版社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并非时政社会类新闻报道,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发表评论

德业号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24 德业号.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