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资讯文章正文

突发!默克宣布,所有发往中国的产品加价!

热点资讯 2025年05月14日 03:30 2 cc

5 月 11 日,国际医药巨头默克(Merck)发布通知称,由于受到关税影响,自 5 月 12 日起,将对所有发往中国的产品订单开始收取临时附加费。

突发!默克宣布,所有发往中国的产品加价!

据企业公告披露,新增费用不仅覆盖关税带来的直接成本压力,更折射出跨国企业在生产布局、原料采购、物流运输等全产业链环节遭受的复合型冲击。值得关注的是,该企业在声明中明确表态:"当前关税政策已超出正常成本调节能力范围,为确保持续稳定的产品供应,价格体系调整势在必行。"此番表态凸显出跨国企业在政策变动下的艰难抉择。

第三方行业白皮书显示,我国生物试剂市场呈现明显结构性失衡,高端产品进口依存度持续高位运行。其中基因编辑试剂、细胞培养体系、蛋白纯化耗材等关键品类,进口产品市占率持续保持在78%以上,北美供应商占据绝对主导地位。此次关税调整引发的价格震荡,已造成国内30余家重点实验室的年度预算超支。

尽管本土企业近年来在培养基制备、诊断试剂开发等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但在核心原料自主化进程中仍面临多重技术壁垒。以重组蛋白表达系统为例,国产试剂在批间稳定性指标上存在±15%的波动,相较进口产品±5%的质量控制标准差距显著。更值得注意的是,在类器官培养、单细胞测序等前沿技术领域,国内供应商的技术代际差距达3-5年。

这场由关税政策引发的供应链震荡,恰为国内生物医药产业敲响警钟。中科院材料研究所最新发布的《生物医药供应链安全评估报告》指出,建立多级供应商体系、构建关键原料储备机制、完善产学研转化链条,已成为保障科研连续性的三大战略支点。值得欣慰的是,国内头部企业已在生物反应器核心组件、纳米抗体筛选平台等细分领域实现技术突围,部分产品性能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面对全球供应链重构浪潮,这场由关税引发的行业阵痛或将转化为产业升级的重要契机。如何在开放合作与自主创新之间寻找平衡点,构建更具韧性的科研供应链体系,正成为摆在行业面前的时代课题。

发表评论

德业号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24 德业号.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