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印度与巴基斯坦之间的交锋,已经成为了海内外互联网上最大的话题,双方之间的摩擦呈现出逐渐升温的态势,鉴于印度目前国内汹涌的民族主义情绪,双方擦枪...
2025-05-09 0
在家族聚会上,年轻一辈大多沉默寡言,目光紧盯手机屏幕。当长辈试图开启话题,得到的往往是礼貌却疏离的回应。
这样的场景如今屡见不鲜,曾经紧密的亲情网络,正随着时代的变迁逐渐松散。
“断亲”—— 这个由社会学界提出的概念,精准概括了当下年轻人与亲戚关系的转变:30 岁以下群体 “偶尔联系” 亲戚,18 岁以下几乎 “不怎么联系”。一场静默的亲情革命,正在 70 后与 80 后这两代人中悄然上演。
在传统农业社会,亲戚关系是人们抵御风险的重要屏障。那时,家族成员依托土地生存,春耕秋收需要集体协作,婚丧嫁娶离不开邻里帮衬。面对自然灾害与生活困境,家族的凝聚力成为生存的核心力量。
这种紧密的联结,让 “亲戚” 不仅是血缘的象征,更是实实在在的依靠。
然而,随着工业化与城市化的推进,这种依存关系逐渐瓦解。当年轻人走进城市,面对的是截然不同的生存逻辑:职场竞争依靠个人能力,生活保障依赖社会机制。
曾经亲戚间 “借钱渡难关”“介绍工作” 的互助模式,在现代社会的分工体系中逐渐失去土壤。取而代之的,是亲戚往来中频繁出现的过度干涉与功利诉求 —— 催婚催生、打听收入、请求帮忙……
这些曾经被视作 “关心” 的举动,在注重个人边界的年轻一代眼中,渐渐演变成难以承受的情感负担。
改革开放后,第一批大规模离开家乡的人群正是 70 后。
数据显示,上世纪 90 年代至 21 世纪初,全国流动人口从 2135 万激增至 1.21 亿,这代人成为城市化进程的先锋。他们带着对新生活的向往,从农村走向城市,从中小城市奔向一线大都市,在陌生的环境中建立新的生活轨迹。
地理距离的拉大,首先冲淡了亲戚间的日常互动。曾经抬头不见低头见的邻里亲戚,变成了电话里一年几次的寒暄。更重要的是,城市生活的快节奏与价值观,让他们与老家亲戚的共同话题越来越少。
当农村的宗族传统遇上城市的现代文明,当 “家族荣誉” 的期待撞上 “个人发展” 的现实,这代人开始不自觉地调整与亲戚的距离。他们不再依赖家族网络获取资源,也难以向亲戚解释自己的生活方式,亲情的纽带在城乡差距中悄然松动。
作为独生子女政策下成长的第一代,80 后的成长环境与思维模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他们从小习惯了家庭资源的集中投入,也更早形成了 “自我意识”。在传统亲戚关系中,长辈对晚辈的生活介入被视作理所当然,而 80 后却对这种 “无边界” 的关心充满抵触。他们追求平等的交流,反感以 “为你好” 为名的过度干涉,更倾向于与他人保持清晰的社交界限。
同时,80 后面临的生存压力,进一步削弱了亲情维系的动力。城市化带来的高房价、教育成本上升,让这代人陷入激烈的竞争中。他们忙于工作、忙于家庭,留给亲戚往来的时间越来越少。
在现实考量下,亲戚关系的情感价值,往往让位于职场人脉与实用社交。曾经 “走亲戚” 的传统,在快节奏的城市生活中逐渐被边缘化。
断亲潮的出现,本质上是社会结构变迁的产物。从乡土中国到城市中国,从宗族社会到原子化生存,人们的生活方式与情感需求发生了深刻变化。传统亲情依赖的 “集体主义” 土壤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 “个人主义” 的兴起。
在这样的背景下,70 后与 80 后成为夹在新旧观念之间的过渡一代 —— 他们既有对传统亲情的记忆,又不得不适应现代社会的生存规则。
但值得注意的是,“断亲” 并非完全否定亲情,而是年轻人对亲戚关系的重新定义。他们拒绝的是裹挟着压力与干涉的旧有模式,渴望建立一种更平等、更轻松的情感联结。
这种变化,或许正是社会进步的体现:当人们不再被血缘关系绑架,当亲情回归纯粹的情感交流,或许能催生更健康的亲属关系。
70 后与 80 后在时代的浪潮中,无意中成为了 “断亲” 的先行者。
这不是对亲情的背叛,而是社会转型期的必然选择。当城市化与现代化的列车隆隆驶过,传统的亲情模式正在经历阵痛与重构。或许,我们不必过分担忧 “断亲潮” 的到来,因为真正的亲情,从来不是靠血缘维系的形式,而是内心深处的情感共鸣。
在新的时代语境下,亲情终将找到适合自己的存在方式 —— 或许更淡,或许更真,但永远不会消失。
文章来源:越·界
相关文章
连日来,印度与巴基斯坦之间的交锋,已经成为了海内外互联网上最大的话题,双方之间的摩擦呈现出逐渐升温的态势,鉴于印度目前国内汹涌的民族主义情绪,双方擦枪...
2025-05-09 0
昨晚澳门水舞间开幕红毯可谓星光熠熠,几乎大半个娱乐圈的明星都前来捧场,一身大红色的张柏芝,走上红毯不但没有引来粉丝的尖叫,反而惊呼这身衣服真的很不适合...
2025-05-09 0
上海车展现场,57岁的周涛穿着白衬衫配米色阔腿裤亮相!高清镜头下苹果肌饱满紧致,眼尾细纹反而衬得气质更温柔,笑起来法令纹都像镀了层柔光滤镜比起同场女星...
2025-05-09 0
原标题:女“木匠”修文物北京日报记者 代丽丽清晨的阳光斜穿过窗户,细小的尘埃在光柱中起舞。李纪洁紧握着刻刀,沿着木料上蝙蝠翅膀的棱线稳稳推进,木屑如雪...
2025-05-09 0
伪装在人民群众里的“贪官们”,你们的‘好日子’到头了!查你们来了!最近,新一轮反腐浪潮席卷而来,“打虎拍蝇”绝不手软,连“基层小贪”也难逃法网!听说湖...
2025-05-09 0
现在的孩子到底怎么了?五一本该是享受假期充满欢笑的日子,但广西百色的一户家庭却笼罩在阴霾中。5月1日,女生李某某放假后没有回家,与家人发完最后几条消息...
2025-05-09 2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