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十大品牌文章正文

中国拒购涨价巴西大豆,巴西随即反制,并对华发起反倾销调查

十大品牌 2025年11月08日 16:21 1 admin

2025年中国突然宣布暂停采购巴西近800万吨大豆,这一消息一经发布便在全球农产品市场引发轩然大波。

市场各方还未消化这场突如其来的变局,巴西方面随即作出回应,针对中国出口的无纺布产品发起反倾销调查。

表面上看这是一场典型的贸易摩擦,但其背后实则隐藏着中巴大宗商品合作的深层逻辑——两国虽各有底线,却又彼此难以割舍。

中国拒购涨价巴西大豆,巴西随即反制,并对华发起反倾销调查

中国对巴西大豆的依赖程度之高,超乎许多人想象,2025年前三季度,中国进口大豆中,超过七成来自巴西,尤其是9月份,进口大豆中九成以上都贴着“巴西制造”的标签。

这种高度绑定的贸易格局,使得巴西大豆生产商在国际市场上拥有了极强的议价能力,自2025年初至9月,巴西大豆价格一路飙升,累计涨幅接近八成,最高时每吨价格冲至650美元。

中国拒购涨价巴西大豆,巴西随即反制,并对华发起反倾销调查

伴随价格飙升,中国国内大豆压榨企业的经营压力骤增,每吨亏损超过200元,长期亏损让企业难以为继。

原本行业希望通过薄利多销来稳定局面,但面对持续上涨的原料价格,继续采购只会加剧亏损。

在这种背景下,中国相关行业协会不得不宣布暂停采购巴西大豆,具体涉及2025年12月和2026年1月船期的总计约800万吨大豆,这一数字大约相当于巴西每月对华出口量的七成。

中国拒购涨价巴西大豆,巴西随即反制,并对华发起反倾销调查

这一步棋并非意在与巴西彻底对立,而是向对方传递一个明确信号:中国并非没有其他选择,价格必须回归理性区间。

停购消息发布后,效果立竿见影——国内压榨企业的现金流压力迅速缓解,国际大豆市场价格也随即回调,可以说中国此举精准把握了谈判的关键节奏,展现了在全球大宗商品市场中的话语权。

巴西方面的反应也很快,2025年10月下旬,巴西宣布对中国出口的无纺布产品发起反倾销调查,涉及7至150克每平方米的无纺布。

中国拒购涨价巴西大豆,巴西随即反制,并对华发起反倾销调查

表面上看,巴西试图以此作为反制措施,但选择无纺布这一领域,实则“避重就轻”。

2024年,中国无纺布出口量高达142.8万吨,占全球市场份额超过一半,全球范围内能够在供应规模和性价比上与中国竞争的国家寥寥无几。

巴西此举,更多是出于国内政治压力和情绪宣泄,实际对中国出口造成的实质影响极为有限。

中国拒购涨价巴西大豆,巴西随即反制,并对华发起反倾销调查

从整体贸易格局来看,中巴之间的依存关系极为不对等,2024年,中巴贸易总额约为1700亿美元,中国对巴西存在780亿美元的贸易逆差,意味着中国从巴西采购的商品远多于向巴西出口的商品。

巴西的大豆、铁矿石、原油等大宗商品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中国市场,短期内很难找到能够替代中国的买家。

大宗商品贸易涉及港口、仓储、金融、航运等全产业链,想要更换合作对象,绝非一朝一夕可以实现。

中国拒购涨价巴西大豆,巴西随即反制,并对华发起反倾销调查

与此同时,中国也在积极推进“豆粕减量替代”,通过技术创新和配方优化,逐步降低养殖业对豆粕的刚性需求。

这一举措虽不显眼,却从根本上提升了中国在大豆贸易中的主动权,为未来的谈判增添了重要筹码。

此次贸易风波背后,折射出大宗商品合作的三大核心逻辑。

中国拒购涨价巴西大豆,巴西随即反制,并对华发起反倾销调查

首先,供应链安全至关重要,中国之所以敢于暂停采购巴西大豆,底气来源于庞大的战略储备——全国大豆储备量约为4.5亿吨,足以覆盖三个月的国内消费需求,六大加工基地年加工能力达850万吨,随时可以向市场投放,稳定价格。

此外中国迅速调整采购策略,两天内便锁定阿根廷130万吨大豆,由于阿根廷取消出口税,这批大豆价格比巴西低70美元/吨。

中国拒购涨价巴西大豆,巴西随即反制,并对华发起反倾销调查

俄罗斯远东的非转基因大豆、乌拉圭的新供应渠道也被纳入考量,通过中欧班列等方式优化运输,同时中国还采购了三批共18万吨美国大豆,兼顾价格和供应链弹性。

其次,贸易谈判必须有边界,价格上涨虽属市场行为,但不能突破买方的承受极限,巴西大豆价格虚高,最终只会促使中国加速寻找替代供应。

中国此举实际上是在向所有大宗商品出口国传递一个重要信号:合作可以,但必须尊重市场规律和彼此底线,狮子大开口只会失去合作机会。

中国拒购涨价巴西大豆,巴西随即反制,并对华发起反倾销调查

最后,国家战略的均衡性不可忽视,粮油安全是中国的底线,任何贸易博弈都不能偏离这个根本。

中国在暂停采购后又小规模重启部分采购,既稳定了国内产业,也维持了与巴西的沟通渠道,避免矛盾升级。

中国拒购涨价巴西大豆,巴西随即反制,并对华发起反倾销调查

回顾以往全球农产品贸易的经验,过度依赖单一市场的供应链往往在价格博弈中处于被动,中国通过多元化布局和“豆粕减量替代”,不断增强粮油安全的自主可控能力。

而对于巴西来说,若一味透支主要买家的耐心,最终受损的只能是自身的长远利益。

这场贸易风波不仅是一次现实利益的较量,更是对未来大宗商品合作模式的深刻启示:只有在相互尊重、利益均衡的基础上,才能实现真正的共赢。

发表评论

德业号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24 德业号.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