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十大品牌文章正文

普京振兴远东的雄心,必须借中国一臂之力,和中国的布局不谋而合

十大品牌 2025年11月07日 15:41 1 admin

普京生出振兴远东的雄心,和中国的布局不谋而合。

绍伊古近期在俄罗斯国内舆论场上较为活跃,不断代表普京政府就安全问题发声,而其最新表态,涉及俄罗斯未来的长期发展战略,普京政府似乎有意在西伯利亚推行“新工业化”等政策,振兴整个俄东部地区。

普京振兴远东的雄心,必须借中国一臂之力,和中国的布局不谋而合

【绍伊古近期在俄罗斯国内舆论场上较为活跃】


绍伊古此次建议俄罗斯政府通过提高工资标准、提供补贴等方式,吸引俄罗斯的劳动力向东部转移,甚至为移民西伯利亚10年的劳动者免除住房和汽车贷款,同时以税收减免等激励措施,推动更多企业在东部地区投资。

在绍伊古提出这一建议前,与包括普京在内的俄决策层关系密切的政治学者卡拉加诺夫对外表示,俄罗斯“300年的欧洲之旅已经结束”,并公开呼吁将俄罗斯制造业乃至整个经济发展的重心转向东方。

卡拉加诺夫甚至建议普京政府,派遣参加过对乌作战的老兵负责推进经济上的东进。

可见,经济重心东移到亚洲领土上,已经成为俄罗斯政界的一种共识,同时这也与中俄针对东北-远东的合作开发不谋而合。

其实,开发远东、振兴西伯利亚以及经济重心东移,在俄罗斯国内已经是老生常谈的话题了。

普京振兴远东的雄心,必须借中国一臂之力,和中国的布局不谋而合

【经济重心东移在俄罗斯已经是老生常谈的话题了】


早在苏联时代,莫斯科就投入了一定精力开发西伯利亚等地,苏联解体后,新的政权也没有放弃相关战略,只是由于国力不足,没能投入足够的力量。

绍伊古等人现在重新提起推进东部地区发展,应该是看到了俄罗斯周边地缘局势的变化。

乌克兰在最近几个月加大了对俄罗斯境内炼油厂等目标的远程打击力度,导致俄罗斯损失不小,甚至出现了国内炼油能力严重不足,无法保障全国机动车油料供应的情况。

而且,即便俄乌冲突能够在一两年内结束,俄罗斯在欧洲方向的安全威胁不会消失,乌克兰可能会在北约支持下重新武装,更多北约部队可能进入芬兰、瑞典,俄罗斯经济最发达的欧洲部分仍旧处于北约中程地对地导弹和空中力量的打击范围内。

如果未来有一天,俄罗斯与北约爆发军事冲突,俄罗斯西部地区的很多经济设施会面临军事破坏。

普京振兴远东的雄心,必须借中国一臂之力,和中国的布局不谋而合

【乌克兰近期频繁攻击俄罗斯西部地区的炼油厂等设施】


虽说北约部分中远程导弹的射程,可以威胁乌拉尔山以东的目标,但多了这一两千公里的缓冲距离,很多工厂、企业在战时遭遇打击的可能性将大幅降低,事实上提升了俄罗斯制造业等产业抵御风险的能力。

除了军事上的考虑,俄罗斯应该也考虑到了未来对外合作的问题。

在俄乌冲突爆发前,俄罗斯的对外经贸合作重点在对欧方向,可在俄乌冲突以及随后的西方制裁冲击下,俄罗斯正与欧洲在经济上的脱钩,同时加强与中国等亚洲合作伙伴的经济联系。

这就引出了另一个问题,俄罗斯制造业等产业发达的西部地区,距离中国等国较远,只有将西伯利亚、远东发展起来,俄罗斯才能够打破核心经济区距离约束,确保对外经济合作的稳定。

这些都证明了,俄罗斯的经济格局调整是有着必然性的。

普京振兴远东的雄心,必须借中国一臂之力,和中国的布局不谋而合

【俄罗斯总理米舒斯京不久前刚刚访问了中国】


而绍伊古现在对外放风,应该就是普京政府想要看一看国内舆论的反应,收集一下各方的反馈意见,以便尽早制定正式的东部地区振兴计划。

不过,普京政府想要真正完成这种调整难度不小。

摆在克里姆林宫面前的第一个难题就是没钱。

在西方制裁之下,俄罗斯政府的财政收入锐减,主权信用融资空间也越来越小,俄政府能够直接用于东部发展的资金有限,仅靠政策吸引私人资本投资,最后必然是雷声大雨点小,难以取得较大的进展。

普京振兴远东的雄心,必须借中国一臂之力,和中国的布局不谋而合

【普京政府必须将大笔资金投入到维持对乌军事行动上】


第二个难题则是缺人。

苏联解体后三十多年时间里,西伯利亚等地的人口外流问题严重,很多劳动力前往西部经济发达地区寻求机会,再加上生育率不足带来的劳动力短缺问题,很多项目最终恐怕还是走向停摆。

绍伊古确实提出了以政策手段吸引更多劳动力来到东部地区,但这些政策未必能够起到设想中的效果。

尤其是在整个俄罗斯出现劳动力短缺,很多企业为了留住人才,开出数倍于前的工资后,到底能够有多少人因为政策吸引移民俄罗斯东部,还是一个未知数。

所以在这个问题上,缺人又缺钱的俄罗斯,如何借用中国的一臂之力,就成了是否实现远东振兴的关键。

普京振兴远东的雄心,必须借中国一臂之力,和中国的布局不谋而合

【人力、资金是普京政府推动俄罗斯东部发展的两大难题】


最后一言以蔽之,俄罗斯现在推动经济重心东移,是在严峻的地缘政治压力与内部发展需求共同驱动下的战略抉择,这既是对外部安全威胁的被动应对,也是面向未来亚洲经济格局的主动布局。

然而,这条东进之路注定布满荆棘,长期落后的基建、资金与人才的巨大缺口,是普京政府必须直面并需要以超常决心与智慧去克服的现实挑战。

这一宏大的战略转型能否成功,不仅取决于政府的政策力度,更取决于整个俄罗斯能否做到万众一心,以及未来的国际地缘格局将会如何变化。

发表评论

德业号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24 德业号.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