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十大品牌文章正文

31国达成统一战线?沉默5天后,欧盟对华彻底摊牌,决定跟美并肩作战,展现强大的实力

十大品牌 2025年10月17日 23:24 1 cc

据海峡网报道,10月9日,中国商务部发布的稀土新规如一石激起千层浪,这份针对“含有中国成分的境外稀土相关物项”“中重稀土物项”及稀土相关技术的出口管制文件,定于11月8日正式生效,同时预留了过渡期保障合规企业权益。消息传出后,美方率先摆出强硬姿态,欧盟则陷入了5天的沉默。

10月14日,沉默终被打破,欧盟用一系列密集动作亮出了底牌。欧盟贸易委员马罗什·谢夫乔维奇公开宣称,将联合七国集团(G7)对中国采取“强有力的回应”,他透露已与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磋商,双方一致同意尽快召开G7视频会议,字里行间透着要与美国“并肩作战”的架势。欧盟轮值主席国丹麦的外交大臣拉斯穆森也在记者会上附和,呼吁欧盟对中国“拿出强硬的回应”,还高调强调“我们是全球最大的贸易集团,拥有强大的实力,需要展现这份实力”。

31国达成统一战线?沉默5天后,欧盟对华彻底摊牌,决定跟美并肩作战,展现强大的实力

有趣的是,这份“强硬”里藏着明显的底气不足。拉斯穆森转头就承认,欧盟不会自己单枪匹马对中国搞报复性关税,必须和美国商量搞“联合回应”。他毫不掩饰联美倾向,直言“在这一领域,我们与美国盟友拥有共同利益,只要团结一致,就能更有力地向中国施压”。波兰经济发展与技术部副部长米哈乌·巴拉诺夫斯基则重复起“稀土武器化”的陈词滥调,对着彭博社抱怨这是“最坏情况”,却也不得不承认摆脱依赖“绝非易事”。

谢夫乔维奇的表态更显矛盾,他一边放话不排除效仿美方强硬措施,一边又说要先收集欧盟各国部长的初步评估意见。耐人寻味的是,他还提到“大概率下周”会主动请求与中方贸易领域负责人召开视频会议,这种“边叫阵边求和”的操作,实在看不出所谓的“实力”何在。

更具讽刺意味的是,欧盟官员的高调表态,被自家企业的行动狠狠打了脸。彭博社的报道揭开了真相:全球唯一能生产最先进半导体设备的荷兰巨头阿斯麦,已经在为稀土供应链中断做准备。阿斯麦光刻机的多个关键部件依赖中国稀土制成的永磁材料,一旦供应受限,不仅阿斯麦生产会受影响,整个欧洲半导体产业都可能面临“停摆风险”。

31国达成统一战线?沉默5天后,欧盟对华彻底摊牌,决定跟美并肩作战,展现强大的实力

欧洲央行9月底的报告更是给出了扎心的数据:欧元区70%的稀土进口量来自中国,即便从中国以外国家采购含稀土的次级产品,其供应商依然高度依赖中国的稀土原材料。这些中间方不乏微软、苹果、英特尔等美国科技巨头,他们在半导体制造、精密磁体生产等战略性行业的原材料采购,终究绕不开中国。德国车企每生产1万辆新能源车,就需要45吨来自中国的钕铁硼稀土材料,60%的电池原材料都得从中国进口;法国风电产业里,单台风机的核心组件就得用1吨中国稀土,供应链一旦断裂,欧盟吹嘘的“碳中和”目标只能往后顺延。

欧盟不是没想过摆脱依赖,但其本土规划的47个稀土相关项目,从立项到真正产出至少得等10年,而且加工成本比中国高3到4倍,在市场上根本没有竞争力。不少欧洲车企已经用脚投票,悄悄调整供应链,把中国稀土供应商的优先级提到最高,企业的务实选择远比政客的口号更能说明问题。

美方的前车之鉴就在眼前。中方新规释出之初,特朗普曾威胁对华加征100%关税,结果美股遭遇“黑色星期五”,三大股指狂泻,特朗普和美财长贝森特等人很快放软语调,称加税“不一定”要发生。欧盟明知美方已经“露了怯”,却还要硬撑着抱团施压,着实让人费解。

31国达成统一战线?沉默5天后,欧盟对华彻底摊牌,决定跟美并肩作战,展现强大的实力

中国外交部早已明确回应,稀土具有军民两用属性,对其实施出口管制是国际通行做法。中方此举基于《出口管制法》,针对的是部分境外组织和个人伪造标签、虚报成分,将中国稀土转移至军事敏感领域的行为,目的是维护国家安全,履行防扩散国际义务。中方愿通过多双边机制加强沟通,保障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但对话的前提是相互平等和尊重。

所谓的“31国统一战线”,不过是欧盟拉着G7自导自演的闹剧。真刀真枪的实力,从来不是靠凑在一起喊口号撑起来的,而是靠产业链自身的韧性和务实的合作态度。欧盟与其忙着跟在美国身后充当“打手”,不如正视对中国稀土的依赖现实,拿出真正的合作诚意。毕竟在关键产业链上,对抗没有赢家,只有平等对话才能找到双赢之路。

发表评论

德业号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24 德业号.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