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十大品牌文章正文

从猎尽到回归:野牛带我们找到北美原住民的“精神密码”

十大品牌 2025年10月03日 00:04 1 admin

2019年,加拿大萨斯喀彻温省的万努斯克温遗产公园干了件大事,把平原野牛重新引回了这片土地。

谁都没料到,这事儿不光是让草原多了群“老住户”,八个月后,这些野牛的蹄子竟刨出了四块岩画和一把雕刻工具,直接把千年的秘密给翻了出来。

从猎尽到回归:野牛带我们找到北美原住民的“精神密码”

更巧的是,早年前瓦佩顿达科他族的长老就说过,野牛回来那天,原住民的历史肯定会有新变化,现在一看,这话还真应验了。

公园选野牛的时候挺讲究的,2019年12月引回来的这批,一半来自南萨斯喀彻温草原国家公园,一半带着黄石国家公园的血统。

懂行的都知道,黄石那批野牛可不一般,是北美现存最大的原生野牛种群,基因里没掺过驯化的“水分”,往草原上一放,那股子原始劲儿一下就出来了。

本来公园还担心它们适应不了,提前把600英亩区域的草和水都修整了一遍,没成想,这些野牛不光适应得快,还顺带当了回“考古助手”。

从猎尽到回归:野牛带我们找到北美原住民的“精神密码”

野牛打滚处,刨出千年“石头密码”

野牛刚在这儿安顿没几个月,到了2020年夏天,考古学家欧尼・沃克和野牛管理员克雷格・托姆斯就有了意外发现。

在野牛常去“打滚洗澡”的草地上,俩人找出了块带对称凹槽的大石头,一开始还以为是工具刮出来的印子,拿着软毛刷慢慢清理,越刷越觉得不对,这凹槽看着太规整了,根本不是自然形成的。

等刷干净一看,俩人都傻了,这分明是人为刻的岩画!

从猎尽到回归:野牛带我们找到北美原住民的“精神密码”

这块石头不轻,足足550磅,上面刻的纹路像极了野牛的肋骨,后来大家都叫它“肋骨石”。

没等大伙消化完这个消息,团队又在附近找到了三块岩石,一块刻着格子纹的大石,一块带点状凹痕的小石,最让人惊喜的是,连雕刻这些岩画的石刀都一起挖了出来。

后来专家给这些岩画测了年代,结果显示它们已经有一千年历史了,而且这还是公园600英亩范围内,头一次发现这种遗迹。

这些岩画待的地方也挺有说法,离欧皮米哈溪谷的悬崖就380码远,那悬崖有160英尺高,早年间就是原住民赶野牛的猎场,把野牛从崖上赶下去,就能轻松捕猎。

从猎尽到回归:野牛带我们找到北美原住民的“精神密码”

几千年来,黑脚、克里、奥吉布瓦这些部落都在这儿住过,除了这些岩画,地上还埋过箭镞、骨器,甚至还有毛皮贸易时代留下的金属物件。

这么一看,这片土地早就把历史“藏”在自己身上了,就等个机会让人看见。

岩画不只是画,更是原住民的“老故事本”

这些岩画看着简单,其实背后有门道,它们属于北美草原上的“蹄印传统”。

这种传统在300到1800年前特别流行,跟别的岩画不一样,它不画完整的野牛,就刻个蹄印、画个肋骨,用这些小细节来象征生命和繁衍。

就拿那块肋骨石来说,上面还有个小尾巴灵体的形象,尾巴刚好伸进石头的裂缝里,原住民说这是通往超自然世界的通道。

从猎尽到回归:野牛带我们找到北美原住民的“精神密码”

这种表达方式挺妙的,不用复杂的画面,懂的人一看就知道背后的意思,跟咱们现在用几个符号传消息似的。

考古学家沃克说过一句话,我特别认同,“这些岩画带来了我们之前没能找到的东西,思想与情感”。

确实是这样,原住民大多只有口述历史,写书记录是殖民之后才有的事,很多古人的想法、日常的期盼,光靠嘴说容易传丢。

但这些岩画不一样,它们就像“老故事本”,把古人的希望和梦想都刻在了石头上。

比如刻肋骨,可能是希望捕猎顺利、有足够的肉吃,刻灵体,大概是想求祖灵保佑部落平安。

从猎尽到回归:野牛带我们找到北美原住民的“精神密码”

这些细节,可比干巴巴的文字生动多了,不过要说起这些岩画能重见天日,还得提一段让人揪心的历史。

1876年,《第六号条约》签了之后,原住民被迫搬到了保留地,到1888年之前,草原上的野牛几乎被猎光了,这片土地最后落到了白人定居者手里,成了牧场。

直到20世纪30年代,有学者在这儿发现了“药轮”,那是原住民用来祭祀、观测天文的地方,大家才意识到这片土地的文化价值。

后来到了1980年代,考古学家跟原住民长老一起商量,想把这儿建成遗产公园。

从猎尽到回归:野牛带我们找到北美原住民的“精神密码”

当时长老希利亚德・麦克纳布说,“这片土地想要讲述它的故事”,从那时候起,考古在这儿就不只是挖东西了,更像是跟祖先对话。

就像瓦佩顿达科他长老赛・斯坦丁回忆的,公园刚建的时候,他们还专门举行了汗屋仪式,求祖灵给指引。

现在的公园,不光是个景点,更是原住民聚会、疗愈的地方,把人、土地和野牛又重新连在了一起。

现在这些岩画也有了好归宿,本来长老们觉得岩石是“祖父”,不该随便挪动,但为了保护它们,也为了让更多人知道这段历史。

从猎尽到回归:野牛带我们找到北美原住民的“精神密码”

最后还是同意把岩画放到公园的展馆里,那块肋骨石已经对外展出了。

斯坦丁说过一句话,特别让人有感触,“我们的孩子需要知道这些,才能继续前行”。确实,这些岩画不只是过去的痕迹,更是给现在人的提醒,原住民曾经有过美好的生活,这份历史值得被记住,也值得被传承。

野牛回归这事儿,远不止是生态保护那么简单,它们的蹄子刨出的不只是几块石头,更是原住民被埋了千年的文化根脉。

从猎尽到回归:野牛带我们找到北美原住民的“精神密码”

现在再看万努斯克温遗产公园,草地上有野牛奔跑,展馆里有岩画诉说,老人们在这儿讲着过去的故事,孩子们在这儿听着自己的根。

这种人和土地、和历史的连接,怕是比任何景点都更有意义。

希望以后能有更多这样的地方,让那些被遗忘的历史,都能像这些岩画一样,重新被看见、被记住。

发表评论

德业号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24 德业号.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