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十大品牌文章正文

全红婵入学仅4天,恶心事情再发生,官媒:退不退由她和团队决定

十大品牌 2025年09月21日 05:10 1 admin

“天才”和“普通人”之间,其实只隔了一层滤镜。滤镜摘下,18岁的全红婵正在经历跟无数青春期少年一样的长高、长肉和择校焦虑,却被互联网放大成全网审判,这才是荒诞的焦点。

全红婵入学仅4天,恶心事情再发生,官媒:退不退由她和团队决定

攻击从一句“胖了”开始,讽刺她像歌手伍佰、不自律、让国家丢脸;紧接着质疑她“没文化”,是靠特权混进名校;最后连家乡视频都被剪成“荒废训练”的证据。三板斧行云流水,看似批评,实则消费。

全红婵入学仅4天,恶心事情再发生,官媒:退不退由她和团队决定

可肌肉生理学告诉我们:跳水运动员在12—18岁之间的身高与脂肪增长可达20%—25%,这是泰国、美国多支跳水队统计出的平均值。全红婵从1米43长到1米60,体重增10公斤,正落在区间中。从科学角度,她什么都没做错。

全红婵入学仅4天,恶心事情再发生,官媒:退不退由她和团队决定

再说学业。广东实验中学提供过完整课程录播,省队配专职老师,国家队用线上辅导,她的高中毕业证是正规考试数据挂网可查。按照《优秀运动员免试进入高等学校办法》,国际级运动健将拿到一本线录取资格,过程公开。

全红婵入学仅4天,恶心事情再发生,官媒:退不退由她和团队决定

这些事实却挡不住AI合成的假直播、虚构的“退役内幕”、剪辑后的“河里嬉水”。一张键盘,几行代码,便能制造出“证据链”,流量生意由此诞生。

全红婵入学仅4天,恶心事情再发生,官媒:退不退由她和团队决定

更隐蔽的伤害来自“完美人设”。当年她在东京三跳满分,舆论塑造了一个零误差的神童;如今身体发育导致动作高度下降,许多人情绪落差过大,于是转身指责。偶像与批评对象竟是同一个姑娘,只因没有持续奉献奇迹。

全红婵入学仅4天,恶心事情再发生,官媒:退不退由她和团队决定

官方声音随后介入。《解放日报》用医学数据阐释发育期困境;央视打假AI假冒直播;跳水名将高敏发文提醒“别用成人视角苛责娃娃”。理性声音虽迟到,却让部分围观者意识到自己被情绪牵着鼻子走。

全红婵入学仅4天,恶心事情再发生,官媒:退不退由她和团队决定

学校同样亮出底牌。暨南大学“二沙精英班”把四年学制拉长为八年,允许运动员比赛季停课、淡季补学分,还提供心理、营养、康复三位一体辅导。这个模式曾帮助苏炳添完成硕士毕业,如今复制给全红婵。

全红婵入学仅4天,恶心事情再发生,官媒:退不退由她和团队决定

回到训练馆,她每天晨跑6公里、负重深蹲100公斤、陆上翻腾200次,一套“杀鱼跳”要在地面摔足80遍才允许下水。教练陈若琳说:“大腿有褶就重新来。”她从不顶嘴,只是把自拍撤下,让手机别再分心。

全红婵入学仅4天,恶心事情再发生,官媒:退不退由她和团队决定

全红婵入学仅4天,恶心事情再发生,官媒:退不退由她和团队决定

第一次恢复全套动作,她还是在5米台上拍出“水花消失”,只是气喘比以前重。数据监控显示:爆发力比巅峰差9%,如果体脂降两个百分点,预计两个月可回到主赛强度,半年后有望冲击巴黎积分赛。

全红婵入学仅4天,恶心事情再发生,官媒:退不退由她和团队决定

高水平运动生涯平均十年,东奥金牌才只是开场;而学历、社交与第二职业要陪伴她大半生。跳水平台之外,她需要面对论文、考勤、实习,正如当年苏炳添为毕业论文熬到半夜,第二天还要练起跑。冠军也要写作业,这是成年礼的一部分。

全红婵入学仅4天,恶心事情再发生,官媒:退不退由她和团队决定

家里人仍维持朴素生活。父亲种橘子,母亲康复后在家做手工,每月生活费1500元是她自己定的上限。有人嘲讽她不会理财,但她说“我只买得起时间”,钱留到报废的腰椎真需要治疗时再花。

全红婵入学仅4天,恶心事情再发生,官媒:退不退由她和团队决定

舆论最锋利的地方在于:当她赢,它让你相信人可以永远发光;当她长胖,它又提醒你“灯泡不过40瓦”。可成长偏偏要在昏暗里进行,骨骼闭合要痛,能力重塑要耗时,不可能每一步都挂着金色滤镜。

她选择的对策简单得近乎笨拙:关闭评论区,持续训练,按表上课;不回应、不背锅、更不立新人设。负重前行也许不够热血,却最有效。

教练组的计划是让她在大湾区全运会先找比赛节奏,如果成功,再根据身体状态决定是否参加跳台或双人台。选择权第一次回到她手里,而不是舆论手里。

那些盯着体重计的小数点、揪着学历评论区不放的人,很少关心她能否在20岁之前修补完受损的肩袖肌,更不会陪她熬过水面以下的低氧训练。网络喧嚣来得快,离开也快;真正留下疤痕的,是日复一日的训练和恢复。

如果说东京奥运让全红婵提前尝到了顶峰,大学生活则是一场漫长的回归:回归餐厅的热量表、回归课堂的出勤表、回归医院的康复表。每一张表都比金牌冷冰冰,却提醒她人生不止赢一次。

等到那天她站上新的跳板,无论成败,也许我们可以学会只做观众,而不是裁判。对一个仍在长身体的女孩,用冠军标准要求她永远轻盈、永远无暇,本身就是对体育精神最大的反讽。

发表评论

德业号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24 德业号.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