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十大品牌文章正文

风向变了!中俄蒙在北京开会,得到谅解的蒙古总统,当众许下承诺

十大品牌 2025年09月03日 22:32 1 admin

美国计谋落空,特朗普满盘皆输?中俄蒙时隔一年举行三边会晤,国际舞台的风向已经变了!

风向变了!中俄蒙在北京开会,得到谅解的蒙古总统,当众许下承诺

时隔一年,中俄蒙重启三边会晤,蒙古总统还当场许下深化三边关系的郑重承诺,这一连串动作,到底释放了什么信号?

答案其实很明确。

对一直想拉拢蒙古的美国来说,这可不是什么好消息,这给特朗普政府近期在国际上的布局又增添了一道难题。

先看这场三边会晤的核心内容。

央视新闻报道,9月2号上午,中俄蒙三国领导人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了三国元首第七次会晤,距离上一次中俄蒙元首会晤已经有一年之久。

会议全程围绕三边各领域协作展开,其中最受关注的是蒙古总统呼日勒苏赫的表态。

他明确提出要“全力深化中俄蒙三边关系”,还强调,蒙方会为具体合作项目扫清障碍。

这样的表述,放在当前的地区局势下,显然不是简单的外交辞令。

风向变了!中俄蒙在北京开会,得到谅解的蒙古总统,当众许下承诺

为什么这么说?这还得从蒙古的现实利益算起。

它夹在中俄之间,日常的能源供应、商品进出口,很大程度上依赖这两个邻国。

美国看到了蒙古的战略价值,去年美国国务院出过一份《美国与蒙古战略伙伴关系报告》,里面写着未来五年要给蒙古1.2亿美元“发展援助”,名义上是帮着建基础设施、推广所谓“民主”,但真实目的不难猜,就是想借着蒙古在亚欧大陆中部插一脚,牵制中俄。

可计划再美,也得看实际效果。

蒙古此前的对外经贸数据里,和中国的贸易额占了总贸易额的65%左右,和俄罗斯的占比也有20%,加起来就是85%。反观和美国的贸易,占比还不到3%。

对蒙古来说,民生和经济发展是头等大事,这样悬殊的贸易依赖度,怎么可能轻易跟着美国走?

风向变了!中俄蒙在北京开会,得到谅解的蒙古总统,当众许下承诺

所以这次蒙古主动和中俄深化合作,本质上是基于自身利益的理性选择,而非一时冲动。

美国想靠1.2亿美元援助撬动局面,显然低估了蒙古对现实利益的考量。

毕竟没有谁会放着85%的贸易合作不顾,去追逐3%占比背后的“承诺”。

很明显,这也说明蒙方想明白了。

之前在中俄蒙天然气管道的合作上犹犹豫豫、开口要价,在看到美国对盟友的狠厉以及中俄的“备选方案”之后,蒙古有些急了。

现在能顺利跟中俄开会,当然要尽快的表明态度。

看看三边会晤里提到的能源合作,就能看出中俄蒙三方合作的务实。

俄罗斯能源部之前透露,中俄蒙已经开始细化西伯利亚力量2号管道的蒙古段建设方案。

这个项目不简单。

风向变了!中俄蒙在北京开会,得到谅解的蒙古总统,当众许下承诺

建成后,每年能给中国送500亿立方米天然气;

蒙古单靠管道过境费,每年能有10亿美元左右的收入;

对俄罗斯来说,也多了一条能源出口通道,避开部分地缘风险。

三方各取所需,形成了实实在在的利益绑定。

对比之下,美国之前给蒙古画的“饼”就显得空洞了。

美国曾提议帮蒙古建一条通往欧洲的清洁能源输电线路,说要帮蒙古把电力卖到欧洲,可这事说了好几年,至今没看到任何实质性进展。

为什么?光看距离就知道,蒙古到欧洲几千公里,输电线路的建设成本、后期维护费用都是天文数字,欧洲那边也没明确表态愿意买多少电。

风向变了!中俄蒙在北京开会,得到谅解的蒙古总统,当众许下承诺

这样的项目,更像是口头承诺,和中俄蒙实打实推进的天然气管道项目比起来,说服力差得太远。

其实不止蒙古这边,近期印度访华的表现,也能说明特朗普政府在拉拢盟友上的困境。

印度总理这次访华,双方谈的都是实打实的合作,比如扩大经贸往来、加强能源和科技合作,双方还承诺一起维护地区稳定。

有意思的是,整个访华过程里,印度没提一句美国主导的“印太经济框架”,也没跟着美国对中国提无理要求、故意扫兴。

要知道,美国一直想把印度拉进自己的圈子,一会儿搞“四方安全对话”,一会儿推“印太经济框架”,就是想让印度帮着围堵中国。

可印度有自己的算盘,对印度来说,和中国搞好合作能带动本国经济,跟着美国对抗中国,反而会损害自身利益。

风向变了!中俄蒙在北京开会,得到谅解的蒙古总统,当众许下承诺

所以这次印度访华的务实态度,是权衡利弊后的选择,这也让美国想借印度牵制中国的计划落了空。

美国的算盘,显然打错了。

再往大了看,中俄蒙在经济合作和区域联动上的动作,还在不断削弱美国的“孤立”策略。

中国的“一带一路”、俄罗斯的“欧亚经济联盟”、蒙古的“草原之路”,这三个倡议本来就有很多契合点,现在三方已经有不少合作项目落地了。

比如中蒙俄铁路,部分路段已经开始试运行,这条铁路要是全通了,中国东北地区到欧洲的物流时间能缩短不少,预计每年能带动三国贸易额增长15%以上。

这种看得见、摸得着的合作成果,远比美国口头喊的“经济孤立”有吸引力。

美国一直想在东北亚搞“经济孤立”,阻止周边国家和中俄之间的合作。

但是看看现在的情况就知道了,美国这一政策基本没有起作用。

风向变了!中俄蒙在北京开会,得到谅解的蒙古总统,当众许下承诺

不管是中俄蒙合作不断深化,还是印度选择务实对华,这些国家的选择都指向了同一个逻辑,那就是外交政策要为自身利益服务,而不是跟着美国的指挥棒走。

蒙古不买账,印度不盲从,就连美国自己的一些传统盟友,近期在对华合作上也开始更注重实际利益。 现实已经一次次的让美国打脸。

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当前国际形势变了,多极化趋势越来越明显,世界各国都更清楚自己的利益所在,不愿意继续当美国的“棋子”。

美国想靠“小恩小惠”拉拢蒙古,靠“联盟框架”绑定印度,本质上是把其他国家当成了实现自身利益的工具,这样的做法怎么可能长久?

可以预见,未来随着中俄蒙三边合作的推进,比如天然气管道、铁路项目的落地,三方的利益绑定会更紧密。

风向变了!中俄蒙在北京开会,得到谅解的蒙古总统,当众许下承诺

印度要是继续保持务实对华态度,中印合作也可能迎来新空间。

而美国呢?如果还抱着老一套的“拉拢”“牵制”思路,恐怕只会在更多国际事务中碰壁。

特朗普政府之前的种种盘算,从蒙古到印度,再到地区格局的塑造,现在看来,似乎正朝着“满盘皆输”的方向发展。毕竟在利益优先的国际舞台上,没人会一直为美国的“战略”买单。

发表评论

德业号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24 德业号.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