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榜文章正文

“铁拐李醉鱼”,古澴河消失了的美味——“八仙”孝感奇闻录

排行榜 2025年11月25日 16:41 1 admin
“铁拐李醉鱼”,古澴河消失了的美味——“八仙”孝感奇闻录

夕照光影滚子河

☆☆“八仙”之一的铁拐李,悟道成仙之前,本是隋朝时一个遍行江湖的乞丐。他有一门奇艺——善于泡制药酒,这使得他无论走到哪儿,都免不了要吆喝售卖他的药酒,以获取几两纹银做生活开销。

☆☆由于足瘸腿拐,不便于挑担而行,铁拐李常常把酒和药材装在一个小口鼓腹的陶瓮中,用裹着布的盖子密封好,再用麻绳编结的网兜套着酒瓮,挂上竹制“酒提子”,背负在身,四处赶集推销药酒。

“铁拐李醉鱼”,古澴河消失了的美味——“八仙”孝感奇闻录

现代工匠制作的竹质酒提子

☆☆有一年深秋,铁拐李行售药酒,经过安州总管府孝昌县北部的大别山区时,在一处西向的山坡上,发现一个野生双鼓大葫芦,那个葫芦足足有一个五岁儿童身量大。铁拐李惊喜交加:他认为,那个双鼓葫芦可以做成装酒的容器,用葫芦装酒,既可减轻容器重量,又方便携带;便赶紧放下背负的酒瓮,爬上山坡,摘下葫芦,就地掏挖葫芦内瓤,直至里面光滑洁净。

☆☆葫芦容器做好以后,铁拐李用“竹酒提子”把酒瓮里的酒,全部舀到大葫芦里面,并把酒瓮里的中药材也塞进葫芦里;还就地取材,又做了一个软木塞,把葫芦口封堵严实。为了携带方便,铁拐李取出行囊包袱里的旧衣服,加以剪裁,用自备针线缝纫,做了一根长布带,捆住葫芦细腰处,斜背在肩上。

☆☆装酒容器更新过程完成,铁拐李又要上路了。他听当地人说,位处澴水河畔的安州总管府孝昌县城旁边,有个城隍潭,那里的庙会人气旺,特别热闹。铁拐李记在心里,收拾好包袱,斜挎着酒葫芦,就要走路。可他突然意识到,自己原来装酒的陶瓮就此丢掉太可惜,还得提着它,送给有需要的穷苦人家。

“铁拐李醉鱼”,古澴河消失了的美味——“八仙”孝感奇闻录

槐荫夕照

☆☆于是,铁拐李斜挎着酒葫芦,肩背着衣物包袱,手拎着空陶瓮,一摇一晃地朝南而行。而他从葫芦里掏出来的瓤籽,落在大别山区那块西向的山坡上,第二年萌芽生长,竟成了很大一片葫芦园!那片野葫芦园,自此每年自生自灭,持续了很长时间。一些流浪饥饿之人,每每采摘那些野葫芦煮了吃,聊以充饥。那个长葫芦的山坡因此被人叫做“野葫芦坡”,位置大概在今孝感市东北部的丰山镇和小河镇之间。

☆☆铁拐李背负行囊包袱、斜挎酒葫芦、手拎空陶瓮,辛苦地赶到澴水河畔的城隍潭时,见到的已是澴水夕照景象了。他在澴水河岸边的石阶上,看到一位六旬有余的婆婆正在洗菜,准备做晚饭炒菜用;婆婆的双手被深秋冰凉的河水泡得通红;铁拐李就想把酒瓮送给她。

☆☆铁拐李走下河堤,来到婆婆身边,高声地问她:自己想把手里的陶瓮送给她,要不要?洗菜婆婆见有这等好事,当然很高兴了。她接过铁拐李递过来的陶瓮,闻到一股浓重的酒味儿,就顺便在河中洗刷陶瓮。陶瓮中的残酒被冲洗到澴水河中,迅速流布,奇怪的事情就此发生了:

“铁拐李醉鱼”,古澴河消失了的美味——“八仙”孝感奇闻录

孝感市滚子河夕照光影

☆☆无数鱼儿现出水面跳跃,跳着跳着就漂浮在水面不动弹了。洗菜婆婆看到壮观的鱼儿跳跃漂浮景象,惊讶得口张神痴。铁拐李却很清醒,他知道是河水中的鱼儿们喝到酒发醉了,就叫婆婆赶紧回家拿桶拿网来抄鱼。

☆☆婆婆听到铁拐李的提醒,着急忙慌地一手提陶瓮,一手提菜地赶回家。路途上,她还一个劲地朝乡邻们吆喝:“澴河里起鱼啦!澴河里起鱼啦!赶紧拿网去河边抄鱼!”

☆☆乡邻们听到洗菜婆婆的吆喝,都觉得很奇怪,当时家家户户正准备做晚饭,听说河里起鱼了,纷纷拿着各种捕鱼工具奔向澴河岸边。一时之间,澴水夕照之下,两岸人影喧动,各种网具篾篓,杂乱地抛下回拖,澴水河面的醉鱼,很快被打捞罄尽!

☆☆捞到澴河鱼的乡邻们,趁着新鲜,劁¹鱼做菜,或煎,或煮,大快朵颐。孰料晚饭后安寝,每位吃过澴河醉鱼的人竟一连睡了一天两夜!直到第三天人们醒来,还意犹未尽,觉得那澴河醉鱼是人间少有的菜肴奇味。

☆☆这道醉鱼菜,后来被澴水流域的人们命名为“铁拐李醉鱼”。人们仿效烹煮,却怎么也做不出铁拐李莅临城隍潭时那种醉人的味道。在历次封建王朝更迭的社会变革中,渐渐失传。今天的孝感市人民,恐怕根本就没有听说过“铁拐李醉鱼”这道菜!

“铁拐李醉鱼”,古澴河消失了的美味——“八仙”孝感奇闻录

孝感市孝南区城区过马路地下通道

【注释】1、劁:qiāo,湖北方言发音chì 。劁鱼:chìyú,指杀鱼时刮鳞剖鱼内脏的过程。

发表评论

德业号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24 德业号.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