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说这是黄昏恋?这是青春的火焰。谁说这是忘年恋?这是生命的奇迹。八十岁的我,遇见了二十八岁的你。这不是偶然,这是上帝的安排。这首诗同样表达了翁帆的出现...
2025-10-21 0
谁能想到,杨振宁先生千古之后。
舆论热点居然不是他在学术界的成就,也不是他对国家的奉献。
全网都在讨论,他的遗孀会不会改嫁,什么时候改嫁?
这个时代最大的悲哀,就是无底线包容戏子明星。
对国家、对社会真正有贡献的人,却被追着骂,被恶意揣测!
甚至还要被人质疑,作为“国家栋梁”的身份!
如此毫无常识的言论,真是既荒谬,又让人感到痛心!
能说出这些话的人,说明他根本就没有了解过杨振宁的生平。
不论是杨振宁的事业,还是他的婚姻,都经得起任何人,甚至是时间长河的审视!
而伴随着他的离世,翁帆的发声,伴随两人之间的三个疑问,也该解开了。
10月18日,杨振宁于北京病逝。
地球上失去了一位伟大的物理学家,国家失去了一位栋梁。
作为妻子的翁帆,失去了相伴21年的丈夫。
杨振宁才刚走,不少人就开始操心,翁帆的未来该何去何从?
还有不少人好奇,杨振宁的财产给了谁?怎么分配的?
与此同时,这对“老少配”夫妻组合的感情状况,也被重新放在公众面前,再度经历审判。
大家最最关心的问题,就是翁凡跟杨振宁,到底是不是真爱?
事实上,围绕在杨振宁和翁帆身上的这三个问题,夫妻俩早就给了世人答案。
早在多年前,翁帆和杨振宁一起接受杨澜的访问时。
杨振宁就当众表示,自己离去后,翁帆可以改嫁。
他知道,翁帆未来的路还有很长。
一个无儿无女的遗孀,余生的路会有多么孤独,杨振宁早就考虑到了。
他不希望翁帆被舆论,被世人的目光所禁锢,一辈子做自己的遗孀。
所以他告诉世人,翁帆首先是她自己,其次才是他的妻子,翁帆有改嫁的自由!
至于翁帆会不会改嫁,什么时候改嫁。
或许我们能从她的最新发文中,发现端倪。
杨振宁去世第二天,翁帆就通过《光明日报》发声。
没有长篇大论,句句都是对杨振宁的爱意。
而杨振宁离世后,他的遗产如何分配,也成了网络热门话题。
此前,网上曾流传杨振宁有18亿财产,说是全都给了子女。
至于翁帆,则只是分配到了清华校园内那栋房子的使用权。
翁帆过世后,房子的产权就要归回清华大学。
这个谣言,早就被翁帆辟谣过了。
翁帆表示18亿财产完全是子虚乌有,杨振宁的工资并非天价。
并且,清华从前在建造高等研究院的时候,杨振宁直接把所有积蓄捐了出去。
网上传播甚广的遗产分配说,纯粹是瞎编乱造。
这么多年来,杨振宁一直源源不断地为清华各项研究捐钱。
加之看病和日常生活的费用,财产或许并不像外界认为的那样庞大。
如何分配,肯定也是早就立好了遗嘱。
所以,极大的可能是,杨振宁的遗产并没有多少钱,并且分配的很合理。
除了翁帆改嫁和遗产分配的问题。
网友讨论最热烈的,还是杨振宁与翁帆之间,到底有没有爱情?
之所以这个问题会争议颇多,究其原因,就是每个人对爱情的看法不一样。
有人认为,爱情必须要门当户对,势均力敌。
有人认为,荷尔蒙带来的情感冲动,才是爱情。
有人认为,爱情是灵魂高度契合,相知相守的一生。
这个问题其实就像水饮,有人爱喝回味悠长的茶,有人爱喝咖啡,有人爱喝充满气泡的碳酸饮料,也有人喜欢喝白开水。
在杨澜的那次访谈中,翁帆就已经回应过“爱情”这个话题。
翁帆说自己对杨振宁一开始,是崇拜与仰慕。
但当杨振宁对她透露出喜欢之后,她就把对方从“偶像”的身份,转换为一个男人来看待。
这个时候,她对杨振宁无尽的崇拜,很容易就转变为爱情。
在谈及婚后生活,翁帆表示自己非常满意,同时非常享受这样处于象牙塔里的纯净生活。
而这个只需要关注学术的纯净世界,是丈夫杨振宁为她打造的。
当年翁帆和杨振宁传出婚讯,翁帆的父亲在接受采访时。
翁父也曾描述过,翁帆对杨振宁的极度仰慕。
翁帆在回家后,也是滔滔不绝地一直在讲杨振宁如何如何。
父母早就习惯了女儿这般仰慕杨振宁的模样,所以,在得知两人之间产生感情,并决定结婚的时候。
翁帆的父母不仅没有反对,还相当支持。
10月19日,杨振宁离世后,作为遗孀的翁帆,在《光明日报》发声。
也就是我们前文提到的内容。
这首诗是杨振宁在90岁时写下的,由翁帆翻译。
翁帆在前文中写到,杨振宁的一生为民族复兴,为祖国强盛,甚至为人类科学的进步,都交上了满意的答卷。
但翁帆大概没想到。
她写下这些文字,证明了自己和杨振宁之间的感情。
却无法阻止杨振宁正在经历一场网暴。
许多人因为杨振宁早期留在美国,而辱骂攻击他。
实际上,杨振宁的爱国情怀,是最毋庸置疑的!
杨振宁在美国读研究生的时候,就跟他的外国到时说过,等到在美国学成之后,自己要回到中国。
邓稼先和杨振宁是从小一起长大的发小兼好友。
两人关于回到祖国报效国家的念头,从来是一致的。
两人曾在书信来往里写到:“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同途。”
“同途”指的就是他们一直以来,想要学成归国,报效祖国的抱负!
但比起邓稼先等老友所学的实验物理学,杨振宁的理论物理,并不能帮上国家的忙。
并且,当年国内百废待兴,并不具备让学者研究理论物理的环境。
为了实现复兴中华的伟大目标,杨振宁放弃自己原有的研究,转而去做实验物理的研究。
可经过18-20个月的尝试后,杨振宁发现,自己在实验物理学上根本不行。
留在国内帮不上忙,自己在理论物流学上的研究也会荒废。
于是,最终在物理学家泰勒的建议下,杨振宁加入顶级的理论物理学界,继续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内深耕。
并且,从1971年开始,身处美国的杨振宁,就一直源源不断地资助大陆学者到美国进修,为祖国培养了大批人才。
后来这些人,成为了国家科技发展的中坚力量!
回看1956年的那场诺贝尔颁奖典礼,作为有史以来最年轻的诺贝尔奖获得者。
杨振宁在台上发言时,说:“我为自己的中国血统和背景而感到骄傲!”
他的爱国之心向来赤诚,可如今居然有人恶意诋毁,带节奏,污蔑杨振宁,实在是居心叵测!
杨振宁曾说过:“我最大的贡献是,帮助改变了中国人觉得自己不如人的心理。”
他证明了,中国人也能得诺贝尔奖,中国人也能站在学术之巅,中国人不输给任何人。
嘲讽杨振宁不够伟大,诋毁杨振宁不够爱国,只能说,那是你的认知太低,学识太浅!
杨振宁的一生,对得起国家,对得起信仰,更对得起一声“国家栋梁”!
相关文章
谁说这是黄昏恋?这是青春的火焰。谁说这是忘年恋?这是生命的奇迹。八十岁的我,遇见了二十八岁的你。这不是偶然,这是上帝的安排。这首诗同样表达了翁帆的出现...
2025-10-21 0
———《易饕自驾行摄影》【鹧鸪天·香山秋摄】霜叶扶光入画来,千林醉色点苍苔。飞檐斜引流霞落,曲径低承碎锦堆。风细细,影徘徊,谁家红袖倚云开?莫言秋尽无...
2025-10-21 0
“刚刚收到秋假通知的几天里,信息特别多。我们朋友圈里推秋假广告一发出去,就有人打电话咨询,意料之外。”李华某旅游公司负责人赵明在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表示...
2025-10-21 0
18岁全红婵体脂掉到12%,大腿围却比奥运那年粗2厘米,全网都在猜她还能不能跳满四周半。 省队食堂门口,她端着一盘白灼虾跟15岁蒋林静撞个满怀,小丫头...
2025-10-21 0
你是否在买东西时不好意思和卖家讨价还价,而花过很多冤枉钱?你是否在聚会时不敢主动搭话,而错过了结交朋友的机会?你是否在面对机会时犹豫不决,而眼睁睁看它...
2025-10-21 0
2025年10月12日,一场原本以为会“照旧进行”的外交互动,突然拐了个弯,美国贸易代表贾米森·格里尔在福克斯新闻上公开表示,对中方出台稀土出口新规感...
2025-10-21 0
老话说得好,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可有时候,一个人正不正经,还真不用等太久。咱们小区有个张阿姨,是出了名的火眼金睛。谁家闺女谈对象了,谁家媳妇不对劲...
2025-10-21 0
当地时间10月17日,素来以强硬姿态示人的特朗普,在接受采访时做出了令人意外的举动,其态度陡然转变,对中国给出了积极评价。他不仅坦率承认中国实力强大,...
2025-10-21 0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