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榜文章正文

美联储降息有谱?鲍威尔最新讲话释放明确暗示

排行榜 2025年10月15日 18:04 1 cc

【本文仅在今日头条发布,谢绝转载】

美联储降息有谱?鲍威尔最新讲话释放明确暗示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的最新讲话释放出强烈的“鸽派”信号,他强调对就业市场放缓的担忧,并明确表示将采取“一会一议”的灵活政策方式。这扭转了市场预期,使投资者几乎确信美联储将在10月底的会议上再次降息。受此影响,美债收益率大幅下跌,美元走软,美股则从低位反弹。

文|潘登峰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10月14日在费城商业经济协会年会上的讲话,犹如一颗“政策锚”,在政府停摆导致经济数据真空、市场对政策路径迷茫的关键节点,重新定义了美联储的政策逻辑。这场被市场解读为“超鸽派”的表态,不仅扭转了此前对政策转向的模糊预期,更暴露出美联储在“稳就业”与“控通胀”平衡、数据缺失决策困境、内部意见分歧等多重矛盾下的战略选择,其影响已深度渗透至美债、美元、美股等核心资产定价,且将持续左右10月议息会议的政策走向。

美联储降息有谱?鲍威尔最新讲话释放明确暗示

一、政策转向:从“抗通胀优先”到“风险预判导向”的底层逻辑

鲍威尔此次讲话的核心,是将美联储政策重心从此前的“抗通胀优先”转向“就业与通胀双目标再平衡”,这一转变并非偶然,而是基于对经济基本面的三重关键判断。从就业端看,尽管政府停摆导致9月非农数据缺位,但民间数据已释放明确警示信号:ADP就业数据显示9月新增就业减少3.2万人,挑战者企业裁员人数升至5.41万人,职位空缺率连续两月下降,鲍威尔直言美国正处于“低招聘、低裁员”的危险平衡期,就业下行风险已超过通胀上行风险。这与9月降息时“风险管理”的表述形成递进——彼时是对劳动力市场走弱的“预防性支持”,如今则是对就业动能衰减的“主动应对”。

在通胀维度,鲍威尔的表态透露出对通胀压力的阶段性乐观。尽管核心PCE仍维持2.9%的高位,但他将当前通胀归因于关税传导(贡献CPI涨幅0.5-0.7个百分点)与服务业价格粘性,而非需求过热的内生性通胀。更关键的是,美联储监测的民间通胀预期指标已出现回落:纽约联储1年期通胀预期从3.2%降至2.8%,密歇根大学消费者通胀预期也稳定在2.9%,这让美联储认为“长期通胀锚定仍稳固”,为政策向就业倾斜提供了空间。此外,政策空间的重新评估也支撑转向——9月降息后联邦基金利率仍高于2.5%的中性利率水平,鲍威尔强调当前政策是“适度紧缩”而非“限制性收紧”,意味着进一步宽松仍有操作空间。

美联储降息有谱?鲍威尔最新讲话释放明确暗示

二、市场传导:从利率预期重构到资产定价分化

鲍威尔的讲话引发了市场预期的“链式反应”,并迅速反映在核心资产价格变动中。在利率预期层面,CMEFedWatch工具数据显示,讲话前市场对10月降息25个基点的概率为78%,讲话后飙升至99.2%,对12月再降息25个基点的概率也从52%升至65%。这一预期重构直接压低美债收益率曲线,2年期美债收益率单日下跌22个基点至3.48%,创2022年9月以来新低,其跌幅远超10年期美债(下跌15个基点至4.02%),反映出市场对短期政策利率快速下行的定价;而10年期与2年期美债利差扩大至52个基点,创2024年7月以来新高,则暗示市场对长期经济增长的担忧仍未消散,政策宽松预期未能完全对冲增长焦虑。

美元汇率的波动则呈现出“多空博弈”的特征。讲话后美元指数一度下跌0.8%至98.6,因降息预期削弱美元吸引力;但随后受IMF上调2025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从3.1%至3.4%)的提振,风险偏好回升部分抵消美元贬值压力,截至周三美元指数在99.0附近震荡。这种双向波动表明,市场对美联储政策转向的计价并非“一边倒”,外部经济预期的改善成为重要制衡因素。

美股市场则呈现结构性分化:道指盘中抹平600点跌幅,最终收涨1.2%,周期股(如工业、金融板块)受益于政策宽松预期领涨;而纳斯达克指数仅上涨0.4%,科技股表现疲软。这一分化的核心逻辑在于,市场对“经济软着陆”的定价存在差异——周期股更易受益于利率下行带来的盈利预期改善,而科技股则受制于利率下行空间收窄(削弱成长股估值优势)与盈利增速放缓的双重压力,反映出资产定价已从“普涨普跌”转向“逻辑驱动分化”。

美联储降息有谱?鲍威尔最新讲话释放明确暗示

三、现实矛盾:数据缺失与内部分歧的政策困境

尽管鲍威尔试图通过“灵活表态”稳定市场,但美联储在政策执行中面临两大难以回避的现实矛盾。其一,政府停摆导致的“数据真空”让决策失去“锚点”。目前停摆已进入第15天,9月非农就业、CPI等关键数据延迟发布,美联储被迫依赖信用卡消费数据、Indeed招聘指数等民间指标。但这些替代数据存在明显缺陷:ADP就业数据与官方非农数据的相关性在2025年仅为0.62,且高估了服务业就业韧性;信用卡消费数据则无法区分“必需消费”与“可选消费”,难以准确反映经济活力。鲍威尔在问答环节坦言,若停摆持续至10月28-29日的议息会议,美联储将无法获取10月核心数据,“决策不确定性将显著上升”,这可能导致政策出台时缺乏足够的数据支撑。

其二,美联储内部的意见分歧削弱了政策公信力。9月会议纪要显示,19名官员中仅10人支持年内再降息两次,其余9人倾向于“少降或不降”,核心分歧在于对关税通胀风险的判断——部分官员(如理事沃勒)担忧,若特朗普政府进一步加征关税,可能引发“二次通胀”,因此主张“降息幅度不超过25个基点”,并要求同步公布缩表结束计划以锚定通胀预期。这种分歧使得鲍威尔在讲话中刻意模糊政策路径,反复强调“一会一议”的灵活性,既避免承诺“预先确定的降息路径”,又通过强化就业担忧释放宽松信号,本质上是在“平衡内部意见”与“稳定市场预期”之间寻找折中方案,但也可能导致市场对政策的解读出现偏差。

美联储降息有谱?鲍威尔最新讲话释放明确暗示

四、情景推演:政策路径与风险变量的未来博弈

结合当前经济环境与政策信号,美联储未来政策路径可分为三种情景。基准情景(概率60%)下,若政府在10月20日前结束停摆,9月非农数据显示新增就业放缓至10万人左右、核心CPI回落至2.8%,美联储将在10月会议上降息25个基点,并宣布自11月起将缩表规模从每月950亿美元缩减至600亿美元,同时暗示12月可能再降25个基点。此时美债收益率曲线将陡峭化下行,美元指数维持在98.5-99.0区间,美股周期股延续强势。

风险情景(概率30%)的触发点是政府停摆持续至10月议息会议后,10月非农数据缺失,且民间数据显示就业市场加速恶化(如初请失业金人数突破25万)。这种情况下,美联储虽仍可能降息25个基点,但会因数据不足放弃前瞻性指引,市场对12月降息的预期将降温至40%以下。美债收益率曲线将呈现“平坦化”特征,美元指数或反弹至100.0以上,美股将因政策不确定性出现回调。

极端情景(概率10%)则与外部冲击相关——若特朗普政府在10月下旬宣布对华加征10%关税,核心PCE可能跳升至3.2%,通胀压力重启将迫使美联储暂停降息,并推迟缩表结束计划。此时美债收益率曲线倒挂加深,美元指数飙升至102.0,美股回调幅度或达5%-8%。

美联储降息有谱?鲍威尔最新讲话释放明确暗示

从本质上看,鲍威尔此次讲话并非“无条件宽松”的宣言,而是美联储在复杂经济环境下的“风险对冲策略”——通过灵活的政策沟通为“稳就业”争取空间,同时以“一会一议”的表述保留应对通胀反弹的余地。但未来政策的有效性,仍取决于政府停摆时长、就业数据真实性、关税政策走向三大变量。对于市场而言,与其纠结于“是否降息”,不如聚焦于“政策与经济基本面的匹配度”,这才是判断资产定价合理性的核心逻辑。

可以确定的是,在2025年这个充满变数的年份,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已正式进入一个“摸着石头过河”的微观操作阶段。鲍威尔的“鸽声”吹响了这一阶段的号角,但未来的每一步,都将如履薄冰,并继续牵动着全球每一个投资者的神经。(本文为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头条号立场)

发表评论

德业号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24 德业号.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