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榜文章正文

全红婵重返巅峰,何威仪、谢思埸功不可没

排行榜 2025年10月15日 14:55 3 cc


18岁的全红婵,如今再次站上跳水界的巅峰,引得无数人喝彩。可谁还记得,东京奥运会后她曾陷入怎样的困境?身高一下子长了17厘米,体重也多了10公斤,这样的变化对跳台选手来说,简直是晴天霹雳。要知道,体重每多1公斤,空中转速可能就慢0.1秒;身高每增1厘米,入水角度偏差可能超2度。她最拿手的207C动作,成功率从85%掉到60%,训练时因身体失控掉泪的场景,想必让不少人揪心。

全红婵重返巅峰,何威仪、谢思埸功不可没

能走出这段低谷,有两个人功不可没,他们不是大家熟知的郭晶晶,而是何威仪和谢思埸。郭晶晶作为前辈,确实多次公开表达对全红婵的喜爱,那些鼓励的话也很温暖,但她终究不是教练,能给予的更多是精神上的支持。可全红婵需要的,是能实实在在帮她解决训练、伤病难题的人,何威仪和谢思埸恰好就是这样的存在。

何威仪是全红婵的启蒙教练,对她的技术特点和性格短板了如指掌。他的训练方法特别接地气,不搞一成不变的死规矩,反倒像“动态心理辅导”。全红婵情绪不好时,他会灵活调整训练方案,甚至停下高强度训练带她放松。


为了帮全红婵打磨动作,他用“细节雕刻法”把每个动作拆成20个模块逐帧分析,单是207C就录了3000多次训练视频做对比。


全红婵重返巅峰,何威仪、谢思埸功不可没

全红婵回省队康复那段时间,他不仅重新调整了她的起跳角度,把入水精度控制在±0.5度以内,还加了每天2小时的抗阻体能训练,帮她应对发育后的身体负担。


更难得的是,他曾自费去北京陪全红婵训练,连理发这种生活小事都亲自操心,这份用心可不是一般人能比的。

谢思

全红婵重返巅峰,何威仪、谢思埸功不可没

埸的到来,更是给全红婵的康复加了把劲。他自己曾因脚踝重伤差点退役,却靠着科学训练重新站上巅峰,这份经历让他特别懂运动员受伤后的痛苦与恐惧。当时全红婵脚踝积液是正常值的3倍,还有腰部劳损,谢思埸专门为她定制了“三阶康复计划”,一步步帮她控制炎症、重建力量、适配技术。


他还把自己带伤夺冠的故事讲给全红婵听,帮她克服对伤病的害怕。训练时,他甚至会模拟赛场的嘘声和恶评弹幕,让全红婵提前适应压力,这样到了真正的赛场上,她才能更从容。在生活上,他也想得特别细,连全红婵每天饮食的卡路里都要监控,把科学训练贯彻到了方方面面。

全红婵的康复,还离不开一套“数据化训练系统”。AI动作捕捉能把每个动作切成2000帧分析,VR训练舱能模拟决赛现场的闪光灯和噪声,陈若琳提出的“三镜教学法”也派上了大用场——落地镜校正姿态、水下镜观察入水、录像镜复盘细节,这些方法一起发力,让全红婵207C动作的空中转体速率恢复到了6.5圈/秒。

何威仪和谢思埸的搭配,堪称天作之合。何威仪擅长心理疏导,全红婵因为网络恶评导致动作变形时,他用“失败集锦共情法”帮她缓解完美主义带来的焦虑;谢思埸则专注于身体机能重建,能把复杂的生物力学数据变成具体可执行的训练方案。有了他们的帮助,全红婵在温莎站赛事中,就算预赛领先27分后出现失误,也能快速调整心态,最终取得好成绩。

全红婵重返巅峰,何威仪、谢思埸功不可没

全红婵的巅峰回归,给所有人上了一课:在竞技体育里,“精准支持”远比“泛泛鼓励”更重要。何威仪和谢思埸用行动证明,好的指导不仅能破解运动员发育期的技术难题,更能让“师徒关系”在顶尖运动员的成长中发挥出更大的价值。他们的付出,值得所有人的掌声。

发表评论

德业号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24 德业号.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