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第三年,北京西城一位老班主任在家长会上甩出一张折线图:班里前十名的孩子,家庭月支出低于平均线,但父母每月固定做一件小事——把周末整块时间留给孩...
2025-10-01 0
最近,随着特朗普对俄乌冲突态度的摇摆,以及F-16战机出现在乌克兰上空,关于战局走向的猜测越来越多。很多人都在讨论一个极端但又不得不考虑的问题:万一俄罗斯真的战败了,我们该怎么办?
这种讨论很有必要,但如果仅仅停留在“怎么办”的被动应对层面,那就太小看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了。与其说这是为“俄罗斯战败”准备一个应急预案,不如说,这场冲突从头到尾就是一次极限的“压力测试”。
而我们,只有做好这三件事,才能应对可能出现的最坏结果。
首先要说的,就是能源,过去我们可能更关注某条能源管道、某条贸易线路是否通畅,但现在,思路已经彻底变了。我们的目标,是构建一个多元、去中心化、能随时切换节点的“网络化”经济循环系统。
这个系统的核心逻辑是,即便某个关键节点,比如俄罗斯的能源供应突然中断,或者被踢出SWIFT这样的金融系统,整个网络依然能照常运转。
我们每年要进口超过5亿吨石油,这个数字背后是巨大的外部依赖。俄罗斯是最大的供应方之一,今年就超过了1亿吨,占了我们进口总量的15%以上。中亚的天然气管道也输送了我们近20%的进口天然气。
这些都是经济命脉,但它们并不完全稳固。哈萨克斯坦就曾对输华天然气价格和数量做过约12%的微调,这信号很微妙。一旦俄罗斯在中亚的影响力衰退,这些能源走廊的控制权争夺可能会摆上台面。
所以,鸡蛋绝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我们的策略是“多源、多路、多储备”。一方面,把从中东进口石油的比重拉高到了40%。另一方面,中缅油气管道和不断扩容的LNG接收站(年处理能力已增至8000万吨)提供了另一条战略通道。
更别提我们已经建成的、能覆盖90天以上需求的战略石油储备,这就是我们的底气和缓冲垫。再加上国内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达到15亿千瓦,占总发电量50%的惊人成绩,一个复杂而坚韧的能源供应网格正在取代几条脆弱的“管道”。
能源是血液,金融就是神经中枢。西方对那些与俄罗斯有业务往来的实体,正在用一种“连带责任”的模糊定义进行施压,甚至讨论过将7家中国企业列入制裁名单。这种趋势让人警醒。
被排除在SWIFT系统之外的风险,就像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再加上我们持有的约1.2%卢布外汇储备可能瞬间缩水,以及俄罗斯企业拖欠我们约180亿美元款项的坏账风险,都逼着我们必须未雨绸缪。
我们的应对,就是加速建设自己的“金融方舟”——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这还不够,我们正积极推动和土库曼斯坦这样的资源国,以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行本币结算。长远目标是把人民币在能源结算中的比例,从现在的10%提升到25%。
这不仅仅是钱的问题,这是在构建一个独立于美元体系之外的备用网络,确保在最极端的情况下,我们的国际贸易不会被“拔网线”。
经济上有了免疫系统,地缘上的安全边界又该如何重塑?那条长达4300多公里的中俄边境线,绝不仅仅是一条地图上的分割线。
在和平时期,它是繁忙的贸易通道。可一旦俄罗斯政局不稳,它就可能变成犯罪与混乱的温床。历史的教训就在眼前,1917年俄国革命后,大量“白俄”流民涌入东北,给当时的社会管理带来了巨大压力。
今天的风险只会更复杂:武器、毒品的走私,甚至极端组织可能利用远东的混乱局面渗透进来,这些都不是危言耸听。
所以,我们的安全观正在发生一场深刻变革,从传统的“守卫边境线”的线性思维,转变为一个“多层次、多方向”的纵深安全布局。
首先是边境线本身的“智能化硬化”。过去,我们可能更多依赖边防、武警、民兵的多梯队防控,以及像联合军演这样的人力巡防模式。但现在,技术成了第一道防线。
“智慧边境”系统已经部署到位,它融合了高清红外摄像头、无人机不间断巡逻。更厉害的是,新的监控系统整合了雷达与卫星网络,利用AI进行实时分析,据说准确率高达95%。
这意味着我们的防线,已经从士兵的物理接触,延展到了信息覆盖的超视距感知。任何风吹草动,都能在第一时间被发现和预警。
但仅仅把“院墙”修高是不够的,我们还要主动塑造一个稳定的外部环境。俄罗斯影响力一旦在中亚留下真空,加上美国在“印太战略”上步步紧逼,在中国周边制造多点压力,我们就必须主动出击。
这种“出击”不是军事扩张,而是“利益捆绑”。我们通过深化上海合作组织的安全与反恐合作机制,将其成员国从8个扩展到10个,增强集体影响力。同时,像中吉乌铁路这样的“一带一路”旗舰项目,更是将经济命脉与地区稳定牢牢地绑在了一起。
这不是去填补谁的势力范围,而是通过创造共同的繁荣,让周边国家成为我们稳定的合作伙伴。当大家的利益都深度捆绑在稳定与发展上时,一个广阔而有弹性的战略纵深区就自然形成了。这比任何物理防线都更坚固。
经济和地缘都稳住了,最核心的还是自身的“硬实力”。俄乌冲突就像一个残酷的现代化战争形态展示场,暴露了很多问题,也给了我们太多教训。
俄罗斯在电子战和无人机领域的短板,让我们看到了现代战争的残酷真相。这也让我们更加坚定了决心:核心技术和国防体系,必须完完全全地实现自主可控。
过去,我们确实引进过不少俄罗斯的军事技术,比如苏-35战机和S-400防空系统。但这条路,终究有它的局限性。依赖引进,就永远无法实现超越。
所以,我们持续增长的国防预算,正重点投向自主研发。这种投入换来的成果是实实在在的。国产的歼-20隐身战机已经量产了数百架,并且集成了先进的AI导航系统。
东风系列导弹的打击精度,已经提升到了令人难以置信的厘米级。更重要的是,我们军事装备的国产化率已经超过了80%,这意味着我们的国防工业体系,已经摆脱了对外部的依赖。
同时,我们吸取教训,大力发展确保二次核打击能力的水下力量,新型潜艇数量不断增加,总数已达80艘,确保了战略威慑的绝对可靠。这种对“自主内核”的锻造,已经远远超出了军工领域。
除此之外,我们清楚地看到,未来大国竞争的终极形式,可能就是技术封锁和体系对抗。因此,在量子通信、超音速技术这些前沿领域,我们必须积累自己的专利和优势。利用大数据等新技术,甚至能将武器的研发周期缩短到3年。
这与金融领域的CIPS系统一样,都是我们为极端情况准备的“技术底座”。它们共同确保了,无论外部环境如何风云变幻,我们国家的经济和国防两大体系,都能依靠自身力量独立运转。我们的目标,是在未来的竞争中,获得“体系对体系”的代差优势。
回头再看,所谓的“为俄罗斯战败做准备”,其实只是这盘战略大棋中的一个局部想定。中国的真正布局,远比这宏大得多。
我们实际上是在利用外部环境的剧烈动荡,来完成一次深刻的内部进化——构建一个在经济、地缘和科技上,都具备高度韧性和强大自主性的全新国家体系。
这种从“被动应对”到“主动塑造”的战略思维转变,源于我们对未来大国博弈残酷性的清醒认知。真正的国家安全,从来不是寄希望于某个外部伙伴的稳定,也不是赌地缘格局不会改变。
它唯一的来源,是自身的硬核实力,以及那个能够在任何风暴中都屹立不倒的坚韧结构。想一想,1991年时我们的经济体量只占美国的6%,而今天,这个数字是75%。这,才是我们能从容布局、应对一切不确定性的最终底气。
相关文章
“双减”第三年,北京西城一位老班主任在家长会上甩出一张折线图:班里前十名的孩子,家庭月支出低于平均线,但父母每月固定做一件小事——把周末整块时间留给孩...
2025-10-01 0
今天是2025年10月1日,星期三,农历八月初十。今日蚂蚁庄园小课堂,蚂蚁新村职业小知识和神奇海洋科普问答答题更新了,下面看下答案及解析。一、蚂蚁庄园...
2025-10-01 0
上任伊始,台独叫嚣;施政乱象,民怨沸腾赖清德2024年5月20日刚一就职,就在演讲里直球扔出“中华民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互不隶属”这种话,这可不是小打小...
2025-10-01 0
据人民日报报道,在世界的目光集中于北京香山论坛的这几天,台湾问题再次成为国际讨论的焦点。此次论坛吸引了100多个国家的代表和国际组织,围绕全球安全形势...
2025-10-01 0
大约一周前,国际刑事法院把菲律宾前总统杜特尔特推进被告席,罪名顶格,反人类罪。外界正等着看一场法理与政治的硬仗,局面却突然拐了弯,菲副总统、杜特尔特之...
2025-10-01 0
40岁还在刷步数? 上周北京程序员夜跑猝死,医生一句“心率恢复差”把家属问懵。 运动完1分钟心跳降不到12下,五年内心梗概率飙37%,这不是玄学,...
2025-10-01 0
最近,随着特朗普对俄乌冲突态度的摇摆,以及F-16战机出现在乌克兰上空,关于战局走向的猜测越来越多。很多人都在讨论一个极端但又不得不考虑的问题:万一俄...
2025-10-01 1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打哈儿麻将开挂神器下载视频,以及打哈儿麻将公平吗”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哈儿麻将怎么取消动态桌面...
2025-10-01 1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