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榜文章正文

你知道河南省最自由平等的县是哪里吗?洛阳最有希望撤县建市的县

排行榜 2025年09月26日 15:23 1 admin

伊川:县名里藏着自由和平等

你知道河南省最自由平等的县是哪里吗?洛阳最有希望撤县建市的县

有些地方的名字,你听一遍就忘了,有些却偏偏能咂摸出点滋味。伊川,就是后者。别看现在地道豫西口音,但“自由和平等”这四个字,多少在这里埋下过一些不大不小的波澜。咱们常说地名背后有讲头,可你想过没有,这个洛阳“带头大哥”县,为啥偏偏叫“伊川”?里头的曲折,连许多老洛阳人自己都说不明白。

掰扯这个事,得往回倒,倒到上古,甚至得从一条河说起。伊河,别名伊水,自古穿城而过。要是放在现在,估计是城市控规的最强“景观带”,但在几千年前,这河两岸可是刀耕火种后的第一批部落。这里最早叫“伊国”;舜帝时期,有了“伊川”的叫法。夏朝头几年,它还挺风光——成了伊阙之地,算是个要地。到了战国,热衷新鲜名的习惯一直没变,索性叫个“伊阙新城”;汉人来后就更干脆,叫新城县。听着简单,但地势、河流、诸侯纷争……伊水见了多少世道兴衰,就不细说了。

你知道河南省最自由平等的县是哪里吗?洛阳最有希望撤县建市的县

咱们总觉得改名字没啥重要的,其实每次改,都是割了一茬又一茬命运的“老茧”。隋朝叫“伊阙县”;到民国,时局风高浪急,冯玉祥当家时干脆大刀阔斧一下,把这里化分出两个新县,取名“自由”与“平等”。想想那时候的中国,满天理想,革命一代人就是要把“听说的好东西”,硬生生塞进黄河边的泥土里。谁能想到,这俩名字后面,落脚的却是老百姓柴米油盐的日子?

不过话也说回来,“自由”“平等”这两县没撑几年。到1932年,还是得合成一个——但自由和平等的理想,在哪呢?一番融合后,这片地成了“伊川县”。名字仿佛又回到了最初,等于兜了个大圈。但有趣的是,如今在伊川,老自由县的办公大院还杵在白沙镇。来的人不会特意找,但一提起老县名,门前那棵歪脖槐树总能唤起些年长人心里的故事。有人说,岁月兜兜转转,很多事最后还是归于平静,只有那些老地名,自带一种沟壑感。

你知道河南省最自由平等的县是哪里吗?洛阳最有希望撤县建市的县

如果说地名有传奇,那么这片地的人,更像一部部散落的书。你知道“程门立雪”吗?程颢、程颐兄弟俩启蒙理学,典故就发生在伊川这儿的“伊皋书院”。想象一下,千年前冬日,门前雪降如织,学生站在门外,等先生讲学,只为听一句解惑。现在伊川的中学老师偶尔也念叨,“你们知不知道这儿出过程颢程颐?”——很多时候,大家都忙着刷题做卷,没多少人抬头看窗外的伊水去了。

要说圣贤,还得提范仲淹。别看《岳阳楼记》背了好多遍,范仲淹最后归宿就在伊川这片。万安山背后就是他的长眠之地。所谓“先天下之忧而忧”,很多人以为只是史书上的豪言,其实到了年节,本地不少乡亲还要烧香祭拜。你说,读书人往往求个安生,最后却总在风雨里为难自己,这种东西在伊川人骨子里,大概多少是遗传了点。

伊川不是那种容易被辜负的地方。你看,它人口是洛阳第一,发展也是“领头哥”那范儿——但这也不全是数字能说清的。比如吃——本地人最得意的就是一句“玄山之禾”,话糙理不糙,小米种出来,颗粒饱满,色泽一看就透着油光。一碗米粥,配上羊肉汤、再来点红薯捞面条,说是“人间烟火”,一点都不虚。别的地儿可能家常,但伊川人嘴巴叼,不合胃口宁可饿着。

有关“杜康”这两个字,本地人向来是能喝两口的都骄傲。杜康说是酿酒祖师,传说当年挑遍了千里山水,最后选了伊川的两泉下手。山脚下的那座老酒厂,还留着当年“杜康之争”留下的旧印。品牌合并成了“洛阳杜康”,说是要争那“中原第一酒”,其实背后更多是老一辈的执气——咱村酒不比别家差,凭啥被冷落?没赶上白酒发展的好机会,不少老人心里总有点遗憾。现在合作了,大家又开始说“看吧,咱迟早能扬眉吐气”。

其实要说传奇,伊川有自己的“神话村”——南府店村。上世纪是贫困村,现在可不一样:村里人一年四季生活物资供应跟过节一样,赶上春节,几千块福利“噌噌噌”地涨。有些外地朋友来这里都要感叹——这日子,比城里人还阔气。可你要说,这都是一夜之间变出来的,没人信。多少年苦过来的村子,突然有人带着一起折腾经济,才有了这样的变化。听他们聊起前几十年的“苦”,你能感觉出来,有些东西熬过去了,就是骨血留存的底气。

再说点闲话吧。玄奘法师年少就来伊川净土寺削发,成了佛门中人。鹤鸣峡的石崖间据说还留着他坐禅的影子——春天有山花,夏天纳凉避暑,秋天一片火红,冬天挂满冰凌。当地老头老太太都喜欢搬个马扎去晒太阳,偶尔念叨,“你看这儿,咱老祖宗也呆过。”

其实,不止这些大人物,大多数的时候,这里的人过得就是普普通通的小日子,柴米油盐,辛苦也知足。有时想想,咱们嘴上说“自由平等”,可真碰上时事变迁、县名改来改去,大多数人关心的,还是那一碗羊肉汤是不是够正宗,是不是还像小时候那么香。

哪怕有高人的典故、有文化的传承、有旧时的雄心和历史沉淀,但伊川到底是伊川。名字背后藏着许多人的命运起伏,成千上万人走来走去,地名改了又改,有人进,有人出。而大街小巷里,依然有人赶集摆摊,有人烧酒祭祖,有人分羹喝面,聊的还是家长里短。

自由和平等,你说它留下了啥?可能只是一种气韵,或者一颗心头那点不服输的劲儿吧。伊川是不是还会有更远更高的故事,谁说得准呢?要不,等哪天你有空,就去伊川走走。河边抽根烟,喝碗羊汤,再琢磨这名字背后的真真假假——或许,答案就在你脚下的尘土深处。

发表评论

德业号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24 德业号.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