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榜文章正文

特朗普公布全球关税,是否直接跳过中国?美国感到很棘手,白宫心知肚明,对上中国没胜算

排行榜 2025年08月05日 19:11 2 cc

2025年7月31日,华盛顿白宫椭圆形办公室内,特朗普签署了新一轮全球关税行政令。这份被命名为"对等关税"的政策,如同一把刻度精细的尺子,精确丈量着美国对每个国家的态度。从10%至41%不等的税率,不仅是一组冰冷的数字,更是美国全球战略的赤裸告白。但在这份长长的名单中,有一个名字被刻意隐去了——中国。这个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为何成为特朗普关税大刀下唯一的例外?答案或许就藏在斯德哥尔摩那场75人对15人的谈判中。

特朗普公布全球关税,是否直接跳过中国?美国感到很棘手,白宫心知肚明,对上中国没胜算

特朗普(资料图)

当特朗普宣布对加拿大征收35%关税时,白宫声明中那句"为应对持续不作为"的说辞显得格外刺眼。加拿大安大略省省长道格·福特立即反击:"加拿大是美国的头号客户!该对美国钢铁征收50%报复性关税!"这种针锋相对在特朗普的关税版图中并不罕见。英国获得了10%的"盟友优待",日韩等国被划入15%的"一线盟友圈",而越南20%、缅甸40%、叙利亚41%的数字则是赤裸裸的惩罚代码。但中国,这个理论上应该首当其冲的目标,却神秘地缺席了这份名单。

印度成为了这场关税游戏中最惨痛的输家。25%的基础关税已经让新德里方面难以承受,更致命的是特朗普那句"购买俄油征100%关税"的威胁。这个自诩"有声有色大国"的国家,此刻如被扼住咽喉。美国财长贝森特后来坦言,印度之所以成为重点打击对象,是因为其"制造业高度依赖美国市场,高科技产业完全受制于美国供应链"。当印度试图在美俄之间走钢丝时,特朗普用最简单粗暴的方式证明了谁才是游戏规则的制定者。

但同样的剧本在中国身上却完全失效了。斯德哥尔摩会谈中,美国代表们面对的是一个完全不同的对手。75人的中国代表团对阵15人的美国团队,这个悬殊的比例已经暗示了谈判的天平。贝森特在会后回忆道:"中方是主权国家,能源政策基于自身需求。"这句话背后,是美国试图施压中国停止进口伊朗石油却无功而返的挫败。中国握有的三张王牌——14亿人口的消费市场、世界最完整的制造业体系、占全球80%供应量的稀土资源,让特朗普的关税大刀第一次遇到了砍不动的硬骨头。

特朗普公布全球关税,是否直接跳过中国?美国感到很棘手,白宫心知肚明,对上中国没胜算

特朗普(资料图)

那场在斯德哥尔摩市政厅举行的谈判,堪称国际贸易谈判史上的经典案例。美国财长贝森特详细描述了谈判过程。美方试图借美欧贸易协议施压时,中方让贝森特意识到这次遇到了真正的对手。

谈判桌上的交锋折射出更深层的战略博弈。美方代表曾在会谈中突然发难:"若贵国继续进口伊朗石油..."中方的回应简单而有力:"中国作为主权国家的能源选择,不受第三方意志左右。"这个瞬间,贝森特在记事本上重重划掉了预设方案。中国团队用精确到分钟的议程控制、模块化预案设计和专业壁垒的降维打击,让美国首次体验了贸易战"高端局"的滋味。

当75人的中国谈判团队在斯德哥尔摩展现出的大国气象,当中方面对美方压力时的从容不迫,当稀土牌在关键时刻的精准反制——这些都在无声地宣告一个新时代的到来。特朗普的关税大刀可以迫使印度屈服,可以让加拿大愤怒,但在真正的战略对手面前,这套丛林法则第一次显得如此苍白无力。

特朗普公布全球关税,是否直接跳过中国?美国感到很棘手,白宫心知肚明,对上中国没胜算

特朗普(资料图)

或许,白宫此刻最深的恐惧不是中国的崛起,而是自己亲手打造的单边主义武器正在失去威力。当所有牌都失效时,游戏规则必须改变——这不仅是美国的困境,更是全球治理体系转型的契机。斯德哥尔摩那场75人对15人的谈判,终将被历史铭记为一个转折点:霸权主义遇见真功夫,丛林法则撞上战略底牌,世界见证了大国博弈的全新范式。

发表评论

德业号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24 德业号.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