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景点排名文章正文

从未设想过的蛇类行为,亮相响尾蛇直播

景点排名 2025年11月13日 15:10 2 cc
从未设想过的蛇类行为,亮相响尾蛇直播

地球是一个奇迹

物种|全球

图上是两条美洲东部束带蛇。科学家发现,蛇的社会行为比从前设想的要多。|摄影:ERIC WOODLEY

从未设想过的蛇类行为,亮相响尾蛇直播

想象一头动物,因倍感压力而彼此依偎,帮忙看孩子,与亲朋好友一起出街,每年都来一场大团聚。

你设想过那会是一条响尾蛇吗?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科学家不认为蛇可以落入这一描述。

“这里有两大谬误。”在加拿大劳瑞尔大学(Wilfrid Laurier University)研究动物社会认知学的诺姆·米勒(Noam Miller)说。其一,蛇类大多依靠反射行动。其二,蛇类通常不聚群——人们一般一次只遇到一条蛇。“于是就形成了这种观点:它们一点儿也不爱交际。”

不过,近几年,米勒等研究人员已在实验室及野外发现,许多种蛇类(从响尾蛇到蟒蛇)的社交生活丰富得令人惊讶,这意味着,很长时间以来,科学家一直看低了这群动物,它们遭受严重误解,而且极度濒危。

从未设想过的蛇类行为,亮相响尾蛇直播

响尾蛇直播项目RattleCam捕捉到了科罗拉多州的大草原响尾蛇的画面。|供图:PROJECT RATTLECAM

为什么研究蛇类很难

研究表明,鳄鱼和蜥蜴的社交生活充满活力,而直到不久前,蛇类在这方面还很少受到关注。研究蛇类社交习性的困难部分在于,它们非常神秘,比之其他爬行动物更甚。“大部分时间你都看不到它们——它们藏起来了。”美国罗格斯大学(Rutgers University)爬行动物行为专家弗拉基米尔·迪涅茨(Vladimir Dinets)说。

蛇类的生活也与多数哺乳动物或鸟类大不相同,后者多居于开放之地,更易于研究。迪涅茨说,蛇类没有招摇的外表,也不会发出夸张的呼号,它们大部分时间藏身某处,很大程度依赖嗅觉行事。一条蛇的世界主要由化学标记和信号构成,因此它们的视角在我们这些视觉动物看来封闭不可见。“对我们而言,它非常难研究。”

这也是对爬行动物社会行为感兴趣的科学家倾向关注某一特定蛇类的原因之一,米勒揭晓:那就是红胁束带蛇(Thamnophis sirtalis parietalis)。该品种从美国中西部到加拿大曼尼托巴都有发现,它们分娩,而不产卵,还会大型集体冬眠越冬。到了春天,它们再次出现,形成几千条蛇那样坚韧的“交配球”。在米勒实验室的学生摩根·斯金纳(Morgan Skinner)看来,束带蛇似乎是一种可以更近距离观察的自然物种:“它们是我们已知存在部分社会习性的那一类。”

从未设想过的蛇类行为,亮相响尾蛇直播

两条玉米锦蛇(Pantherophis guttatus)共居一窝,另一条蛇从门前滑过。|摄影:MAGGIE-ROSE JOHNSTON, NOAM MILLER

从未设想过的蛇类行为,亮相响尾蛇直播

一对玉米锦蛇一起上树。|摄影:MAGGIE-ROSE JOHNSTON, NOAM MILLER

科学家开始通过实验研究东部束带蛇怎样学习,结果撞上一个难题:蛇类很难被鼓舞。“它们或多或少不怎么在意我们安排的许多任务。”米勒说。

于是,他和斯金纳决定只做观察,看看蛇会做些什么。他们造了一座露天大舞台,里面有一堆彼此分开的遮蔽物,然后放进40条幼年东部束带蛇,每条都单独做了标记。通过记录这些蛇的特性,追踪它们在场所中的活动,他们收集到了哪些蛇会聚集一处的数据。在已发表的研究结果中,他们阐述说,这些幼蛇不仅热衷搭伙成团,而且乐于在已经有主的遮蔽物里停留更久,它们还会协调时间、一道外出探索。此外,它们看起来极度偏好与某些特定个体混在一起,“也就是我们通俗说的‘朋友’。”米勒说。

“尽管人们早就知道束带蛇是所有蛇类中社会性较强的品种,”米勒说,“但我认为,它们社会行为的复杂程度,则远超所料。”

束带蛇不是唯一一类喜好陪伴的品种。许多北美响尾蛇类(包括西部菱斑响尾蛇、黑尾响尾蛇和大草原响尾蛇)也行卵胎生,而且集体穴居过冬,加州州立理工大学(California Polytechnic State University)响尾蛇研究专家艾米莉·泰勒(Emily Taylor)说。

虽然无线电追踪技术的进步使得研究人员得以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就开始绘制响尾蛇运动轨迹,但直到现在,这些动物的社会行为才开始热门起来。2004年一项关于人工培育森林响尾蛇的研究发现,雌蛇能认出自己的姊妹,并且更喜欢与它们相伴。另一项来自2011年的有关黑尾响尾蛇的研究发现,响尾蛇单身妈妈会积极照管新孵化额宝宝数日,包括为它们赶走天敌。

从未设想过的蛇类行为,亮相响尾蛇直播

东部束带蛇加入到了这场实验,测试是否会选择遮蔽物、与其他蛇类社交。它们头上做了彩色标记,以便区分。|摄影:MORGAN SKINNER

亮相响尾蛇直播

响尾蛇直播项目“响环之眼”(Project RattleCam)提供了部分最引人激动的发现。这是泰勒与同事搭建的网络直播,靠捐款支撑,聚焦科罗拉多州一处大草原响尾蛇大型蛇窟,数十条怀孕雌蛇聚在那里生宝宝,然后一同盘起来过冬。响尾蛇虽然与大多数别的蛇类一样神秘,但这场每年一度、持续数月的聚群却提供了观看“我们从不曾了解的蛇类社会行为”的良机,泰勒说。

做临时保姆就是这类超出预料的活动之一。“夏天会多出上百条蛇宝宝,我们能看到,小家伙通常蜷缩在一位大人身上或周围,”泰勒说,“但是那位大人并不总是它们的妈妈。”由于怀孕雌蛇的产期不同,总有成蛇在周围守卫新生响尾蛇,防范鸟类和其他天敌的攻击。幼蛇常常逗留在蛇窟附近,度过冬眠期,直到来年春天。

这些蛇群不仅是互利互惠的盟友。泰勒表示,尽管蛇们一年到头似乎大段时间都是自己呆着,但蛇群却是响尾蛇社会的核心地点。2023年,一个研究团队证实,当有另一条蛇可偎,干扰造成的压力就会减少。泰勒说,今年他们完成了对科罗拉多蛇群的研究,相关成果发表在即。他们利用直播录屏,判断哪些蛇大部分时间粘在一起。

“我们注意到非常明显的特征,部分雌性似乎偏爱协同出行。”泰勒说。而怀孕雌蛇通常更享受彼此单独陪伴。(至于雄蛇——那些来到蛇群一较高下、交配然后冬眠的家伙则看起来没那么挑剔。)

泰勒说,镜头还拍下了一种略显奇怪的沟通方式:响尾蛇相互靠近时,往往会朝着对方前后抽动头部,十分快速和醒目。研究团队希望有朝一日能够破解这些姿势的含义。

从未设想过的蛇类行为,亮相响尾蛇直播

“响环之眼”直播上,大草原响尾蛇在科罗拉多州的野外盘卷身体。那些灰色的小蛇是一群新生儿。|供图:PROJECT RATTLECAM

蟒蛇聚会

不过,响尾蛇与束带蛇作为蛇类都不大寻常——它们栖居于较为温和的环境,群体冬眠,而且还是卵胎生。2020年,斯金纳提出疑问:一种生态习性截然不同于他类、而且没有社会行为报道的蛇,在近距离观察中会有怎样的表现?斯金纳与米勒选择了球蟒,一种体型娇小、目测独来独往、在宠物贸易中十分流行的非洲蟒蛇。

他们重复了之前为束带蛇设计的实验,将幼年球蟒分5组放入活动场所,设置了足够每一条蛇庇身的塑料遮蔽物,打开摄像头,放任它们自己待了10天。结果令实验室惊讶:全部6条蛇很快挤进了同一处庇护所,超过60%的时间都待在一起。当团队移除了那个庇护所,确保那儿没有什么特别有吸引力的东西,蟒蛇们便涌入了下一处。斯金纳反复打乱不同庇护所内的蛇类分组,将它们全都放在露天区域,然后拿走它们最喜欢的遮蔽点。一而再再而三,小蛇们总是扎堆到一块。

米勒说,令人惊讶的是,球蟒比东方束带蛇表现得还要爱好合群,而且较少出现小团体。“它们最常做的就是全体塞满同一个庇护所。而且就是因为这样,我们实际上甚至没法分辨它们之间是不是朋友。”

团队在小蛇们刚结束一次社交体验后,检查了它们的脑子。米勒说,他们发现,特定大脑区域亮了起来——那就是鸟类和哺乳动物(包括人类在内)大脑中叫作“社会决策制定网络”的片区里同样存在的一块。这表明,聚群时,蛇类调动了与其他动物类似的认知工具包。

米勒说,虽然它们的社会行为可能比我们在许多鸟类和哺乳动物身上看到的简单,但其中调用了相同的基础脑程序。“它们的全部行为与我们大差不差,”他说,“只是我们还在上面附加了更多其他问题。”

米勒实验室已经利用“猪鼻蛇”(北美几种鼻部铲形上翘的蛇类统称,传说它们吃蟾蜍,个性比较孤僻)和玉米锦蛇做了相似的实验。实验结果还没有发布,不过米勒说,结论与前述实验相似。

迪涅茨说,在蛇类社会行为研究上,这类观察结果大概只是一个开端。许多野外蛇类社会行为观察尚未跟进,偶尔大型聚群然后消失在苍茫大海里就是一个例子。还有些品种表现出了围绕潜在食物区域的领地意识,这又是另一种复杂社会行为。

实验室本质上是人造环境,因此我们无法杜绝一种可能性,即蛇类在实验中的表现与在野外不同。不过,根据迪涅茨本人对鳄目动物社会行为的观察,他认为可以合理假设许多物种在培育环境的社会性实际弱于自然状态。换言之,在实验室观察到的蛇类社会行为,很可能比它们在自然栖息地时要少。

“爬行动物不爱交际的观念根本上只是一种推测,”迪涅茨说,“只有当人们开始观察爬行动物,才真正认识到这一点。它们几乎全都比我们以为的更富社会性。”

编译:绿酒

校对:钱思琦

版式设计:钱思琦

从未设想过的蛇类行为,亮相响尾蛇直播

点点,谢谢关注。

伸出小手

从未设想过的蛇类行为,亮相响尾蛇直播

发表评论

德业号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24 德业号.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