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景点排名文章正文

88 岁老人去世,强生被判 70 亿元天价赔偿,如何解读此判决?

景点排名 2025年10月22日 01:24 1 cc

陪审团面对「大公司作恶」时展现出对普通人的同理心,是此类天价惩罚性赔偿背后的重要推动力,但公司在二审阶段实现反杀、将赔偿额度砍到脚脖子,也是常态。更何况强生还有将债务剥离至子公司、通过子公司申请破产而自断一臂赖账的后手,因此消费者还远远没到可以开香槟的时候。

88 岁老人去世,强生被判 70 亿元天价赔偿,如何解读此判决?

本案约9.6亿美元(约合70亿人民币)的赔偿判决中,1600万是补偿性赔偿(compensatory damages),包括因使用问题爽身粉患癌后治疗所需医疗费用、护理费用、自己及家属陪护带来的收入下降这样的直接经济损失,也包括患病造成精神痛苦所产生的精神损失(后者是其中的大头)。真正打出大数字的,是9.5亿美元的惩罚性赔偿。

和我国法律不一样的是, 美国法律没有白纸黑字地为惩罚性赔偿设置上限, 不像中国食品安全法那样有价款十倍或实际损失三倍的额度约束,陪审团可以给出他们认为能实现正义、督促大企业规范自身行为的任何金额。2014年就有个更夸张的判决,骆驼牌香烟的生产商雷诺公司,因未能对吸烟致癌风险作出充分提示,被陪审团要求向一名肺癌死者的遗孀Cynthia Robinson支付 230 亿美元的惩罚性赔偿(没错, 原文就是 23billion ,《意林》都不敢这么编)。

我对日化用品的安全问题完全是门外汉,但结合判决背景来看,也能理解为何陪审团这次有些上头:造成逝者罹患癌症的元凶是石棉微尘,它是世界卫生组织认定的致癌物、会显著增加肺癌和间皮瘤的风险,在全球范围内都被普遍禁用于化妆品和其他日用品。按理来说,爽身粉中的主要成分滑石粉是安全的,但由于自然界中石棉矿经常和滑石矿伴生,因此加工过程中可能被污染。有证据表明,强生公司在80年代就使用了电子显微镜进行质检,完全有理由认为该公司已经发现了石棉微尘,但公司长期以来对公众宣称自己的产品绝对安全、在已经收到了有用户患癌的报告后依然我行我素,直到2020年才迫于压力调整了配方、改用玉米淀粉替代滑石粉。

惩罚性赔偿, 惩罚的就是公司漠视人命、明知存在风险却为了控制成本而无所作为的情况 ,我国读者也耳熟能详的福特Pinto汽车油箱质量问题、麦当劳咖啡烫伤老太太等案例都是基于这一逻辑判决的,感兴趣的朋友可以自行询问D师傅了解相关案件。

但话又说回来,陪审团出于义愤作出高额惩罚性赔偿判决,往往不能确保这笔钱真的打到原告手中,二审是没有陪审团的,法官有权对赔偿金额作出调整。虽然成文法律并没有限制惩罚性赔偿金额,但在State Farm Mutual Automobile Insurance Co. v. Campbell, 538 U.S. 408 (2003)这一联邦最高法院判决中,多数意见认为,通常来说 超出补偿性赔偿十倍的惩罚性赔偿不符合法律的正当程序要求。 另据这一判例,当惩罚性赔偿数额超出补偿性赔偿四倍时,二审法官就有理由对其合理性进行审查、酌情下调。

这一判例,在现实中经常帮助大公司通过上诉扳回一局:以上文提到的骆驼牌香烟案为例,在上诉中,法院认为陪审团设置的赔偿额度过高,将其下调至169 万美元,虽然也是不菲的金额,但和一审判决来说,何止是打骨折一句话能形容。

最后,强生公司也在尝试另一种利用法律程序赖掉赔偿金的方式:将存在问题的业务剥离到其中一家子公司,由产品问题引发的潜在负债(即应按照判决所支付的赔偿)也随之转移,随后再为这家承担了负债的子公司申请破产。公司破产清算了,资产不足以清偿由判决产生的债务,债务人能拿走多少算多少、子公司没有的也没法要,这就能完成切割,避免实际掏出9.6亿美元履行判决。这一方案虽然未必能成功,但也是原告所不得不面对的风险,有可能成为后续协商时公司一方的筹码,用来劝原告见好就收,在上诉过程中答应以更低的额度实现和解,免得最后鸡飞蛋打。

所以说,虽然70亿美元的数字看上去非常惊人,但大公司的法务也不是等闲之辈,惩罚性赔偿的威慑力的确存在,但也不必将其过分神话。

发表评论

德业号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24 德业号.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