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海局势紧张得像一根随时会崩断的弦,兵推、军演、台独言论、美国军舰……每一条都像是战争的倒计时。但是,越是看起来要打的地方,反而越可能维持“高压下的稳...
2025-10-14 0
据报道,前不久,菲律宾二十多个城市突然爆发了大规模游行示威,这在历届政府里也算是罕见。中方也紧急发声,提前罕见发布安全提醒,要求在菲中国公民务必提高警惕。这一系列连锁反应,不仅让外界看得目瞪口呆,也让菲律宾政坛一石激起千层浪。更巧的是,就在这个节骨眼,中国驻菲律宾大使黄溪连突然辞行,马科斯总统也终于现身,对中菲关系的表态急踩刹车。
先说9月21日这场游行。当天,马尼拉、宿务等地人头攒动,抗议人群涌上街头。抗议者聚集的原因不复杂,最核心的还是针对一桩涉案金额高达1万亿比索的防洪工程腐败丑闻。简单说,就是菲律宾不少官员和承包商联合做假账,工程没做几分,钱却早已进了私人腰包。天灾人祸接连发生,民众损失惨重,愤怒的情绪早已积蓄到极点。
仅马尼拉就有上百名示威者和警察发生肢体冲突,还有人向警方投掷石块和燃烧弹。警方不得不封锁道路和桥梁,现场一度混乱不堪,至少49人被逮捕,70多名警察受伤。菲律宾政府也出动了2100名警察和1500名快速反应部队,甚至一度拉响“红色警戒”,全国军警都进入最高安保状态。可以说,这场抗议是马科斯上任以来,最大规模的民间示威。
这时候,中方也罕见提前做出反应。中国驻菲律宾大使馆在游行前一天就发出公告,提醒在菲中国公民注意安全、尽量不要外出、避开人群密集场所,并随身携带证件。以往中国大使馆面对小规模骚乱,往往只是事后提醒,这次却提前警告,可见中方对局势的评估相当严肃。毕竟在局势混乱时,外籍人员往往容易成为无辜受害者。
再来看菲律宾国内的政治漩涡。腐败丑闻爆发后,菲律宾参议院议长和众议院议长相继辞职,尤其是众议长罗穆亚尔德斯,他不仅是马科斯的表弟,还是他最重要的政治盟友之一。外界普遍认为,这一连串人事变动,很可能是马科斯在借机打击异己,同时“舍车保帅”,试图平息民愤。可惜,群众的怒火并不是换几个人就能平息的。
马科斯在压力之下,不得不宣布成立独立调查委员会,专门查处腐败工程。但这点姿态,显然没能让大家满意。抗议团体已经不再只是反对腐败这么简单,更多人开始质疑马科斯家族的统治正当性。
就在国内风暴不断升级的时候,中国驻菲律宾大使黄溪连选择了辞行。黄大使在任期间,曾努力稳定中菲关系,推动两国在经贸、人文等领域的合作。辞行当天,他还特意拜会了菲律宾总统马科斯。马科斯总统在会面时对黄大使的贡献表示高度肯定,并强调南海问题不是中菲关系的全部,不能让南海争议定义两国关系。马科斯还重申,菲律宾坚定奉行一个中国政策。
这番表态很有意味。要知道,前段时间菲律宾在南海问题上一度态度强硬,多次与中国海警发生摩擦,甚至在国际场合高调叫板中国。可就在国内局势动荡、抗议风暴爆发之际,马科斯突然对华“踩刹车”,强调通过对话解决分歧。这不禁让人联想到,菲律宾在面对内外压力时,还是要考虑与中国的“睦邻友好”。毕竟,两国经贸往来早已深入骨髓,真要闹僵,菲律宾经济根本吃不消。
事实上,菲律宾的抗议风暴背后,既有民生的无助,也有政坛的暗流涌动。一方面,民众对腐败早已深恶痛绝,每次天灾人祸,都是民众买单,官员却安然无恙。另一方面,马科斯家族的历史包袱和现实执政压力,都让马科斯在这场危机中如履薄冰。国内反对派、社会团体、普通百姓,都在用不同方式表达不满。如果局势进一步恶化,菲律宾的政治生态恐怕还会经历更多地震。
相关文章
台海局势紧张得像一根随时会崩断的弦,兵推、军演、台独言论、美国军舰……每一条都像是战争的倒计时。但是,越是看起来要打的地方,反而越可能维持“高压下的稳...
2025-10-14 0
现在的房地产市场,可以说是“日落西山”。“房子多、买家少,成交难、价格跌”,几乎成了所有卖房人心照不宣的现实。不少人手里握着非刚需房,天天刷房价曲线,...
2025-10-14 0
文/吃柠檬深秋的梧桐叶一片片落下,像极了人生中那些不知不觉的告别。小时候听“狗熊掰棒子”的故事只觉得可笑,成年后才懂得——我们何尝不是一边匆忙赶路,一...
2025-10-14 0
近日,有报道称,中国在与美国的高层谈判中提出了一个硬条件——要求美国政府正式声明反对“台独”。这不是单纯的外交表态,而是中方为了确保台湾问题始终处于国...
2025-10-14 0
有封藏在伊拉克士兵遗骨里的信,是个伊朗兵写的,写信的人叫哈比卜,收信的是伊拉克士兵萨阿德的家人。这信没写在正经纸上,是写在尸体情况描述表背面的,藏了1...
2025-10-14 0
北京飞厦门只要2小时,再坐40分钟高铁,我直接逃进漳州。 机票+车票不到500块,却把故宫人挤人的焦虑一键清零。 落地第一天,田螺坑土楼群给我当头一棒...
2025-10-14 1
周五下午五点二十九分,办公室里弥漫着一种奇异的、浮动的尘埃。不是肉眼可见的那种,而是感觉上的。像春天里被风吹起来的第一波柳絮,看不见,却能钻进你的鼻子...
2025-10-14 0
1948年春,战略决战在即。中央向各民主党派发出电文,筹备召开新政协,组建联合政府。毛主席亲自拟定邀请名单。排在最前的,是个极具争议的人。他是国民党上...
2025-10-14 0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