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景点排名文章正文

远离“造神”陷阱,央视新闻报道,揭开了17岁全红婵的"真实现状"

景点排名 2025年09月17日 23:11 2 admin

全红婵在17岁实现跳水生涯金牌大满贯,被外界叫作“天才少女”,但“天才少女”外号背后又是什么呢?

远离“造神”陷阱,央视新闻报道,揭开了17岁全红婵的"真实现状"

在十米跳台上,全红婵总是能完成几乎完美的动作,短短几秒,她像是进入了一个只属于自己的世界,把所有噪音和压力都抛在身后,但在另一个场合,人们看见了完全不同的她。

在暨南大学的开学典礼上,当校领导为她佩戴校徽时,她的身体轻轻发抖,无数镜头记录下了这个瞬间,这是她控制不住的紧张。

远离“造神”陷阱,央视新闻报道,揭开了17岁全红婵的"真实现状"

这个细节让人看到一个很真实的事实,她不是一个永远冷静、永远完美的运动机器,而是一个刚满十八岁的女孩,她经历了很多荣耀,也承受着外界看不见的压力。

公众认识全红婵,是从东京奥运会开始的,那一年,她用一套接近满分的动作震惊世界,她一夜之间成了家喻户晓的名字。此后,她又接连拿下世界冠军,很快完成大满贯,她的名字后面,跟着一个又一个的光环。

远离“造神”陷阱,央视新闻报道,揭开了17岁全红婵的"真实现状"

媒体给她贴上了“天才少女”的标签,官方报道也不断强化这种形象,央视发布她入学的视频,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她的形象不再只是运动员,而被赋予了更高的象征意义。

她自己也不自觉地参与了这种塑造,她把签名的奥运出场服送给学校,很多人把这个举动解读为一种荣耀的传递,一个普通的礼物,被看作是象征。

远离“造神”陷阱,央视新闻报道,揭开了17岁全红婵的"真实现状"

久而久之,人们习惯了把她看作一个符号,她在跳台上永远完美,在领奖台上永远微笑,但这个形象太单一,忽视了她真实的存在,她是一个农村孩子,她会成长,会有烦恼,也会有普通的情绪,当这种“完美”形象出现裂缝时,公众的态度就会急转直下。

远离“造神”陷阱,央视新闻报道,揭开了17岁全红婵的"真实现状"

最先被挑剔的,是她的身体,在休赛期,她正式进入青春期,身体开始变化,体重增加,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但网络上却充斥着各种恶意:“不自律”“放飞自我”,在这些人眼里,她的身体好像不属于她自己,而是公众用来满足期待的工具。

远离“造神”陷阱,央视新闻报道,揭开了17岁全红婵的"真实现状"

接下来,是身份上的批评,她因为成绩突出被保送入学,这原本是对她的奖励,但有人质疑公平性,甚至讽刺她“没有文化”,他们忘记了,她的小学、初中、高中,很多时间都在训练馆度过,每天重复同一个动作上千次,根本没有机会像普通学生那样安心学习。

远离“造神”陷阱,央视新闻报道,揭开了17岁全红婵的"真实现状"

然而网友对她的批评并没有停下来,反而不断扩大,和她毫无关系的“AI诈骗”事件,居然能让她背上骂名,不仅如此,就连老家新房因下雨积水,也成了人们讽刺的对象,就连她的哥哥出来解释,也被怀疑是在掩盖什么。

远离“造神”陷阱,央视新闻报道,揭开了17岁全红婵的"真实现状"

她慢慢成了一个“出气口”,无论是社会上的事,还是生活里的小事,都有人硬要扯到她身上,她被放在放大镜下,接受一场场无端的审判,在这样的环境下,她和身边的人只能努力寻找一片能呼吸的空间。

远离“造神”陷阱,央视新闻报道,揭开了17岁全红婵的"真实现状"

在这样的情况下她只能选择低调,在9月13日报到时,她穿着最普通的衣服,背着双肩书包,想安静完成手续,被同学认出来后,她低下头,加快脚步,尽量避开人群的目光,她只想要一段普通的校园生活。

学校也给了她理解,暨南大学为她设计了特殊的培养计划,允许她最长八年完成学业,这并不是特殊待遇,而是一种人性化的考虑,她既是学生也是运动员,不可能完全按照普通的进度来。

远离“造神”陷阱,央视新闻报道,揭开了17岁全红婵的"真实现状"

更暖心的是来自前辈的“引路”,她的院长,同样也是在赛场和校园间穿梭的苏炳添,不仅在开学典礼上给了她鼓励,私下里,更是主动与她交流如何平衡两种身份的心得。

当全红婵带着家乡特产去看望这位学长时,苏炳添分享的经验,更像是一份宝贵的“生存指南”,告诉她,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远离“造神”陷阱,央视新闻报道,揭开了17岁全红婵的"真实现状"

面对外界的恶意,权威的声音也在进行“纠偏”,央视主动为全红婵家庭澄清“AI诈骗”风波,这种官方层面的正名,无疑是对那些非理性舆论最有力的回击,也是在努力保护一个为国争光的孩子,免受无端的网络暴力。

远离“造神”陷阱,央视新闻报道,揭开了17岁全红婵的"真实现状"

要理解她的处境,得从她小时候说起,她生在广东湛江的一个农村家庭,家里条件不太好,父母靠种地、打点零工养活一家人,在很小的时候,她就被送去练跳水。

远离“造神”陷阱,央视新闻报道,揭开了17岁全红婵的"真实现状"

训练特别苦,有时候一天要练十几个小时,夏天池水反光刺得眼睛难受,冬天跳下去又冷得刺骨,她几乎没什么像别的孩子那样玩耍的时间,童年大部分都是在泳池里度过的。

远离“造神”陷阱,央视新闻报道,揭开了17岁全红婵的"真实现状"

很多人只看到她后来在奥运会上拿奖的那一刻,却不知道她经历过什么,她曾经因为家里凑不出医药费急得直哭,也因为想妈妈,晚上一个人躲在宿舍偷偷抹眼泪,她几乎把所有时间都献给了训练,正是这么多年日复一日的坚持,才有了今天的成绩。

远离“造神”陷阱,央视新闻报道,揭开了17岁全红婵的"真实现状"

现在,让我们回到开学典礼上那个微微发颤的瞬间,那不是脆弱,而是一个18岁的女孩,在承受了远超她年龄的荣誉与非议后,最真实的生理反应,她能征服十米高台,却难以抵挡这无处不在、忽冷忽热的公众凝视。

远离“造神”陷阱,央视新闻报道,揭开了17岁全红婵的"真实现状"

我们或许应该扪心自问,我们到底需要一个怎样的全红婵?是一个永远精准、永远不出错的夺金机器,还是一个有血有肉、会笑会哭、会紧张也会犯错的年轻生命?

远离“造神”陷阱,央视新闻报道,揭开了17岁全红婵的"真实现状"

她赢得的金牌,为国家带来了荣誉,但她的人生,完完全全属于她自己,请收起那把名为“凝视”的双刃剑,停止“造神”,也拒绝“审判”,多一些理性的善意,尊重她作为一个普通女孩正常成长、学习、探索世界的权利。

远离“造神”陷阱,央视新闻报道,揭开了17岁全红婵的"真实现状"

希望暨南大学的校园,能成为她真正的港湾,让她在这里,慢慢学会抵御外界的风雨,最终构建起属于全红婵自己的、坚实而完整的人生。

远离“造神”陷阱,央视新闻报道,揭开了17岁全红婵的"真实现状"

远离“造神”陷阱,央视新闻报道,揭开了17岁全红婵的"真实现状"

远离“造神”陷阱,央视新闻报道,揭开了17岁全红婵的"真实现状"

远离“造神”陷阱,央视新闻报道,揭开了17岁全红婵的"真实现状"


远离“造神”陷阱,央视新闻报道,揭开了17岁全红婵的"真实现状"

发表评论

德业号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24 德业号.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