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景点排名文章正文

30年前,从浙江湖州迁到河南洛阳的移民,如今他们生活的好吗?

景点排名 2025年09月11日 19:55 1 admin

三十年前,如果你走在湖州的老街巷,黄昏时还能听到饭菜香和小孩打闹声。可有一拨人,他们的炉火再也没有在湖州的夜色下燃烧——他们是移民,被命运推着,拖家带口,去了千里之外的洛阳。有些老人说,搬家那天,一家人没什么仪式,只把祖坟上的泥在手里攥紧,算是和故乡最后个别。谁能想到,三十年的风雨,会让这些湖州人,跟河南结下什么样的缘分呢?

30年前,从浙江湖州迁到河南洛阳的移民,如今他们生活的好吗?

初到洛阳,情况比谁都难。听说,当年头几户到了之后,住的是工棚,睡得是竹席和旧棉被。湖州话说在嘴里,河南人听着像外星语。市场买菜,卖主指着“萝卜”喊的是“胡萝卜”,浙江人愣半天,才晓得不是家乡的小青菜。最难的是冬天,洛阳风一刮,雨雪砸在脸上,没人家门口的竹林挡风。有人为了省点钱,硬是三四个家庭挤一处,每晚只能靠家乡带来的腌菜下饭。也有人悄悄哭了——湖州的湿气是暖的,可这河南冬天,透骨头冷。

生活压力大,谁都熬着干。男人们白天外出找活儿,有的在李村附近的工地干泥瓦工,有的想点法子——比如打听到当地没正宗南方菜,就琢磨着开个饭摊,专做糖醋藕和腊肉烧豆腐。这不是说他们都顺风顺水——有位姓王的老乡,开摊三天鸡蛋全碎了,才学会洛阳人不爱吃太甜,只能调整配方。还有人在河边种蔬菜,头一年全虫咬了心,才明白这地儿要多撒灰,跟湖州不一样。女人在家做裁缝,给村里的小孩缝书包,拿老家带来的绣线做些花样,居然慢慢流行起来。小孩也得适应,每天被河南孩子追着喊“南蛮”,慢慢的,连湖州话都换成了半截洛阳腔。这个过程里,谁也没少受气受累,但大家没一个说要回去。

30年前,从浙江湖州迁到河南洛阳的移民,如今他们生活的好吗?

一到节日,乡愁像长了钉。清明的时候,有的人还是会在自家门口烧点纸,说是替祖辈寄点思念。每年湖州的元宵节,移民聚在一起,大家用湖州的糯米粉,一起包汤圆,边捶边聊,笑着说家乡的米才有那个糯,一下楼道都是糯米香。有时候,老人家会教孩子唱湖州的儿歌,虽然小孩答应一声,越唱越像河南民谣。微信刚普及那几年,不少人千里通话,湖州的亲戚问:“洛阳冷不冷,有汤圆吗?”其实洛阳什么都有,就是没有家门口那棵三十年前的杨梅树。

他们也不是只顾着念旧。慢慢地,湖州人开始和河南人合伙做生意。有个姓周的大哥,最初在集市摆摊卖毛豆,后来尝试做手工竹篓,发现本地没人做这种细活儿,他就干脆开了个竹编小作坊,吸引了附近村民来学手艺。还有人跑去洛阳市区开了家湖州菜馆,头阵不过两张桌,却常有客人排队——做的糖醋小排正宗,一传十,十传百,最后洛阳本地电视台都去采访。几位青年还自发做起社区志愿者,帮老乡上户口、办医保,忙得不亦乐乎。有些移民甚至还投身村委会,把家乡的勤快劲儿带进了公共事务,得了本地人赞声一句“湖州人,靠得住”。

30年前,从浙江湖州迁到河南洛阳的移民,如今他们生活的好吗?

说到孩子,事其实最复杂。最初,老一辈怕他们忘了自己的根,于是家里说湖州话,学校讲普通话,跟河南孩子玩就成了“三和面”。可是小孩终归是适应力强的,一两年下来,湖州的新一代和洛阳的孩子没什么区别了。同学间交流多了,男女孩子谈恋爱,谁还是“湖州的外人”?渐渐地,那些原本“客居”的子女,考上当地大学,有人留在郑州,有人出省找了工作。再回头,原先的湖州村,早就成了洛阳的一部分,房子翻修过三次,院子里种的是河南的石榴树,孩子们的口音只有在偶尔跟外公外婆视频时才蹦出来几句“侬好”。

其实,谁也没想到三十年会过得这么快。有些移民如今房有车有,存款小有结余,甚至成了别人口中的“成功案例”。更动人的,是很多老长沙湖州人不但给自己家扎了根,还带动了村子一条街的发展。商店里,有湖州小吃,也有当地面食;社区活动间,会见到湖州老人和河南妇女一起包饺子。有人说湖州人心眼实,有些说,外来人教了我们新东西。甚至在一些村落,湖州移民主持了年度的村文化节,成了桥梁。青壮年们带着孩子参加,当地小朋友也参合进来,一时间谁还分湖州、洛阳?都成了一起过日子的普通人。

安家的背后,其实谁都有自己的难言。老安家说,他有一次回湖州扫墓,外婆问,“你还回来吗?”他愣了半天,说不出来。新家已经在洛阳盖起来,儿女在这里读书结婚,可湖州那块田地,他还是没卖掉。这样的人,不在少数。他们在群里会聊起湖州的水乡节气,有人叹一句“再也吃不到老家榨菜”,有人发来洛阳新房装修的照片——两地生活,都挂心头。或许对于这些移民来说,乡愁是一种浪漫,也是一种不得不放下的小秘密。

别看他们如今过得安稳,其实内心依然惦记未来。有那种一辈子务农的老汉,总觉得下一代要读书出省,去更远的地方闯荡,也有人在想,自己能不能攒够钱买套海边的房子,等老了再回湖州养老?但问及是否会让孩子回家乡发展,年轻人常常笑着摇头:世界大得很,哪里不是家?至于幸福到底是什么,或许只有在老家湖州和新家洛阳的两头月亮下,才能说得清楚。

你要说他们的故事有什么启发?可能就是,每个人的生活里,总有一段风雨和迁徙。无论是从湖州到洛阳,还是从一个小村到大城市——大家其实都在找一个可以踏实过日子的地方。移民们用自己的方式证明了,根在哪里是挂念,叶子在哪儿是生机。三十年前的苦难、三十年的心酸、三十年的和解——都留在一锅饭里、一桌菜上,一群人身上。今日的湖州移民,可能已经习惯河南的风,也许还在晚上思念江南细雨。谁也说不清以后会往哪里走,但只要心里有家,哪里都是一条温暖的路。

发表评论

德业号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24 德业号.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