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景点排名文章正文

对释永信的通报终于出来了!结局令人拍案称快!

景点排名 2025年09月07日 19:10 1 admin

第一段

如果说哪一天会让少林寺突然“失声”,那一定是9月4日。河南省佛协一纸公告,把“六根不净、追名逐利”这样的重话砸在释永信头上,和尚与董事长两重身份的裂缝,就此彻底撕开。

第二段

过去十多年,释永信频频出入商务论坛、国际峰会,身边围着投资人和景区官员。今天,他却成了宗教系统的“反面教材”,跨越速度之快,连老登封人都惊讶。

对释永信的通报终于出来了!结局令人拍案称快!

第三段

真正耐人寻味的并不是个人沉浮,而是一个提问:同样做品牌、带项目,为什么别的企业家依旧能坐在前排,他却被公开斥责?

第四段

答案藏在制度里。国家允许宗教场所依法开展经营,但前提是“非营利”的红线不能碰。少林寺在释永信手里更像一家公司,信众捐献、门票分成、影视授权全混在一起,账目模糊触动了监管神经。

对释永信的通报终于出来了!结局令人拍案称快!

第五段

2017年修订的《宗教事务条例》要求宗教收入公开、重大财务由民主议决。各地寺院普遍把财务表贴在公告栏,唯独少林寺始终只给出模糊数字——年进账上亿,但具体流向成谜,这便是导火索。

第六段

工商资料显示,仅“少林”及“达摩”字样的商标,寺方就注册了400余件,覆盖药品、酒店乃至汽车;持股公司遍布河南、广东、云南,产业链远超一般景区。它不再是寺庙扩建,而是资本扩张。

第七段

规模大并不算错,问题在于缺乏信托机制:董事长、住持、慈善会会长三顶帽子都扣在一个人头上,监督失效。信徒质疑香火钱是否被用于古建修缮,财政部门核查时也拿不到完整细目。

对释永信的通报终于出来了!结局令人拍案称快!

第八段

身份的不一致带来观感冲突。普通人允许一位CEO开豪车,住持却最好与粗茶淡饭为伍。当他坐在头等舱翻阅投资方案时,信徒看到的不是弘法,而是与戒律相悖的世俗欲望。

第九段

回到2010年,那场1500周年庆典把一切推向极致。高速封闭、大巴接力,少林赋予登封前所未有的排场;屋檐下的LED循环播放少林文化片,犹如一场“和尚版”商业发布会。那天过后,争议与日俱增。

第十段

大雄宝殿里那副老楹联——“莲花出淤泥而不染,明月照沧海终归空”——被随后来访的老僧解读为警示:离泥太远,莲也会枯萎。因为它要的不是绝对洁净,而是与泥的适当距离。

对释永信的通报终于出来了!结局令人拍案称快!

第十一段

互联网把寺院推到聚光灯下,网友一边抢“少林汽车”段子,一边翻看他持有的境外签证。宗教场合难以避税、避审,网络暴露度又极高,这让释永信的行事空间越来越窄。

第十二段

很多企业家同样高调,却能化险为夷,因为商业规则清晰:增值税、审计、分红,一目了然。而宗教组织一旦和资本交叉,既要符合法规,又要服从教规,天然双重审视,灰色地带更小。

对释永信的通报终于出来了!结局令人拍案称快!

第十三段

怎么办?行业内已有人尝试“寺院理事会+第三方会计”模式,把住持从具体财务中抽离,收入先进公账,再由理事会公开分配。这样既维持清修形象,也减少个人独断的诱惑。

第十四段

监管层面亦在升级。部分省市推广线上备案系统,每笔香火钱、文创费都需实时录入。技术手段不讲情面,数据留痕让“暗箱”越来越难操作,对真正想弘法的人反而是保护伞。

对释永信的通报终于出来了!结局令人拍案称快!

第十五段

释永信的跌落,或许只是宗教商业化剧烈调整的前奏。泥与莲终归要相依,但界线必须可见。未来的少林寺还会继续卖文创、拍功夫片,只是收钱的手,得换成透明的那只。

发表评论

德业号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24 德业号. All Rights Reserved.